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回家”主题征文798号//伦辛畅:归途终点站

“回家”主题征文798号//伦辛畅:归途终点站

2020-07-16 11:37:34



文|伦辛畅

图|网络


归途终点站


        花开叶落,雨没雪飞,转眼间已经离开那个叫做家乡的小地方将近一年,除夕将到,新年欲至,在每一个寓意着团圆的节日里,回家的欲望都像病入膏肓的人急于恢复健康那样的情感炽热。

         已经数不清是第多少次接到妈妈的电话,“宝儿啊,买到票了没,啥时回家,妈和你爸去车站接你啊。”时不时的还会听到电话那头爸爸抱怨的嘟囔,“死丫头,赶紧回来。”隔着冰冷的手机好像已经看到了妈妈眼里刻骨的想念,想着不善言辞,故作不关心的爸爸使劲的竖着耳朵听自己的声音,焦急的踱着步子,泪如泉涌。我试图找到45度角的方向仰望天空逼回泪水,努力平复颤抖的声音,轻松的说:“买到啦,年前一定回去,放心吧,我还有事,挂了。”

        匆忙挂断电话,不用再克制泪水,嚎啕大哭在吵嚷的售票厅里。在这,行走的都是步伐凌乱急切的游子,在这要万家团圆的日子,奔走的都是辛苦一年渴望回家的浪子。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无助哭泣的姑娘,稍显冷漠的路途恰恰是每一份渴望回家的热切。

        “闺女,咋嘞,告诉大伯,看能不能帮你。”抬起深埋在双臂上的脑袋,看着面前和父亲年龄差不多的大伯:“没事,大伯,我有点想家。”“唉,闺女,一个人在外不易啊,来,大伯把位置让你,你先买票。”大伯说着就往后退。“没事,大伯,我不急,就刚接了个电话,想家了。”“闺女,别哭,你爹妈在家心也会不好受的。看着你跟俺闺女差不多大,我一年没看着我闺女了,也挺想的。”看着面前穿着破大衣,背着小山高行李的大伯,鼻子又一酸,强忍住:“大伯,马上你就能回家了,看闺女。”

        擦干脸上的泪,看着十几米长的队伍,回家的路是那么远。双手已经数不过来是第几次来排长队,四五个小时后听着售票员礼貌又冰冷的声音:“没票,站票也没有。”也不知道有多少次用智行一遍又一遍刷着火车票,在深夜,在凌晨,好不容易看到一张站票,顷刻被抢。

        家,突然变得那么远,通向家的那条路如迷宫一般崎岖,小小的我独自一人在冰冷的异地感受着委屈发酵。

        一票终是不得求,却想起答应爸爸妈妈年前到家的话,坚定地背起行囊,买了站台票,被浩浩荡荡的人群拥挤,被沉重的行李箱拖累,终是挤上了一列驶向家方向的火车,然后穿越人海,挤过一个又一个的人,补票。

       十几个小时的站立,车厢里不断有人互相推搡,周围还有人在叫嚣谩骂,远远近近不断有被踩到误伤到的哀叹声传来,暗黑的夜因为回家不再静谧,透过车窗外的灯光因为在回家的途中都是那样充满了暖意。

        终于要回家了,车厢里有人用手紧捂着自己的胸口,可能是拼死拼活累了一年赚的工钱吧;终于要回家了,车厢里有人掏出手机傻傻的笑,可能是临出门前用手机拍的一张最美的全家福吧;终于要回家了,即使已经是后半夜也没有多少人在睡觉,是兴奋想着终于能看到亲人了吧。

        这一年,我们拼搏奋斗,我们向家里报喜弃忧,我们忍下卷铺盖逃离陌生城市的欲望。却都在回家的一刻,我们开始质疑离家在外,漂泊无依的意义,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当初苦苦追求的诗和远方,我们开始责怪自己为何不躲避在家乡的苟且,最少还可以时时贴近来自家人给予的温暖。

       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站了,我亲爱的家乡,我回来了,之所以想念家乡,是因为这里有着深深思念的亲人吧。

        拖着沉重的行李,出了站口。“妮儿!”好像听到了爸爸的声音,自嘲的笑了一下,一定是自己想爸爸妈妈都想疯了,他们怎么可能来接自己,自己都怕上不了回家的列车没有告诉他们回家的日子。“妮儿。”耳边再次出现妈妈的声音,太真实了,正前方,可不就是日思夜念的父母?

        “爸,妈,我回来了。”“还知道回来。”爸爸一边责怪的说着一边接过行李,妈妈亲切的挽着自己的胳膊,“走,咱们回家。”

       在火车站卖矿泉水的老大爷看见,笑说:“哟,两口子可接着闺女了,这天天的没白来。”

        原来,出站口的相遇都不是巧合,是父母执着的爱。


 注凡阅读量达不到200,互动留言少于10条的作品不予以评奖。


作者简介


        伦辛畅山海孕育的河北秦皇岛人,一个热爱文字的理科生,一个喜欢用文字抒写世界,表达内心的女孩。喜欢安静的埋于洒满温暖阳光的角落,轻捻时光,漫数流年。执一抹随意与安然,踏一路繁华和向往,许自己一世的悠然淡雅。

打造经典,传承美好

 ——征集《回家》主题优秀作品启事


  家,是我们永远的依恋,美好的归宿。一生中,我们呆得最多的时光,就是家里。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神圣而温馨的字眼。我们每天外出奔波,劳累之后,最渴望的就是回家。回家这一举动,寄托了我们最质朴、最无法割舍的想念。家,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港湾。而每个人对家的情愫又寄托在不同的人和事上。为此,我们特意举办了“回家”这个最朴实而又具有魅力的主题诗文大赛,激发每个人内心对家的感情,抒写出对家最真切的感受和思考。非常感谢各地作者和读者的支持,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收到全国30个省市800多份来稿。我们编委会工作人员每天忙于收稿、阅稿、审稿、编稿,用最大的热情和细心,编选每一份参赛作品,常常废寝忘食。欣赏着美文美诗,疲惫里也满带喜悦。

品读着众多优秀的作品,编辑总是感慨优质的作品较多,而奖项设置太少,经编委会讨论,决定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出版专集,以此来纪念这一场“回家”盛事,把“回家”刻在铅字里,把“回家”收藏在岁月里。准备收录约150人的作品。此次作品征集与奖项关系不大,纪念是主要目的,凡通过初选、已在平台展出作品的作者均可报名。因本刊是公益服务性质,出版拟采取自愿众筹的形式,每人需订阅五本,每本36元,多订欢迎。请有意参与的作者添加出专集专用微信nyzj2018,添加时务必注明作者姓名以及参赛作品编号及题目,以红包或转账方式征订。同时把订阅数量、地址发来。机会难得,期待您的参与。

 

                         南粤作家编委会 

                         南粤诗苑编委会

                          2018年1月28日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是一个原创平台,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坚持诗心,热爱生活,励志人生,展露才情。讴歌美好事物,吟唱美好生活,谛造美好未来。《南粤作家》电子刊,兼顾纸刊,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1、原创文学作品、评论不超过5000字。

2、原创现代诗歌1-6首,150行以内。古体诗10首以内,散文诗最好三章以内,最多不超过六章。

3、原创散文一至两篇,每篇不超过1500字。

4、原创短小说,一般不超过3000字。

5、其他文体,一般不超过3000字为宜。

6、栏目设置:散文类,包括,行走天下(游记散文、散章)、品读人生(人生感悟、随笔)、市井百味(生活记事、杂感)等;散文诗园地,刊发散文诗作品及优美短章;现代诗,设诗路花雨、浅吟低唱等专栏;诗词、含格律、词牌、古风:设清吟雅韵专栏;小说,设置小说看台专栏。评论:设轻吟慢酌专栏;其他体裁据实际而定。本刊奉行公益理念、弘扬真善美,根据季节、时事形势和热点需要,增设专栏专稿,欢迎关注和来稿。

7、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一份(100字以内)、个人生活照片一张。作品与个人简介请以word文档形式,编辑在同一个文档中(作品标题用宋体四号字体,正文用宋体五号字体,标题及正文内容靠左对齐编辑),图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8、来稿时请在主题栏注明“南粤作家投稿+姓名+作品题目”。不愿被修改请注明。

投稿邮箱:1、lantianyan525000@126.com

                  2、626210117@qq.com

9、本刊因来稿众多,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请作者尊重自己及编辑工作,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多个平台),以免造成编辑工作繁重无效,多次一稿多投者列入黑名单不再用稿。所有稿件被录用的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002052633。发稿作者应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10、关于稿费:所有稿费来源于赞赏,作品有赞赏才有稿费。前一个月赞赏的60%作为稿酬发给作者,40%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活动以及计划结集出版纸刊(赞赏自愿,不愿被赞赏者可在邮件中提前告知)。不足十元不发放。

11、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删改。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本微信公众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编委组:


顾问: 蔡旭  洛夫  谯达摩

主编:蓝天雁

副主编:白土黑石

编委:杨胜赞  熊亮  许巧如   刘莲  卢笙(陆续添加中,要求具有中高级职称,国家级、省级会员。)

法律顾问:林君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作品

苹果手机用户可以长按二维码输入任意金额

切记在“留言”写上自己及作者姓名

安卓手机用户可以直接点“赞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