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家平衡公益沙龙:暑期焦虑谁之过|《厦门晚报》实录报道

家平衡公益沙龙:暑期焦虑谁之过|《厦门晚报》实录报道

2018-03-11 05:06:47
厦门首个
P.E.T.传播平台
原创分享第125



文/苏苏  图/温娟

“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不知何时,网络上流传起这样一种说法。且不论中国家庭是否真实如此,“焦虑”一词,却的的确确是当下——暑期里,不少妈妈心境的写照,而在她们焦虑情绪背后,也都有一个“失控的孩子”。


7月11日,我和搭档嘉佳带领了一场公益家长沙龙,主题即为《暑期焦虑谁之过》,地点在厦门市人力资源大厦,主办方为怀众心理。这也是我们一起带领的第12场亲子沟通公益分享。在这场公益沙龙中,参与者多数是妈妈,她们在现场表达最多的困扰,就是自己的焦虑——



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在家光看电视不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为此她很焦虑;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倒是不看电视光看书,但是她也很焦虑,原来,孩子看的是漫画书,而不是老师推荐列表里的名著书目;无独有偶,另一个妈妈也为孩子“爱看书”而苦恼,原来,她是担心孩子的健康,希望孩子除了看书,也多出去运动运动……


孩子看电视焦虑,孩子不看电视也焦虑;孩子不看书焦虑,孩子太爱看书也焦虑。听起来,这些情形有些前后矛盾,令人啼笑皆非。我想说的却是,这都是非常真实的呈现——每个妈妈的接纳度不同,她们对待同样事情的态度也就截然不同,因此,她们焦虑的点也各有不同;而诸多妈妈的焦虑,其实是对孩子行为“失控”的焦虑——我希望你少看电视,每天除了看书,也要适量运动,可是你总是偏离航线,我都把控不了你了,能不焦虑吗?


也于是,我们往往会因此对孩子心生怨怼——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配合?为什么不体谅父母?这都是孩子的问题!




但这是真的吗?当我们因为孩子“行为失控”而陷入焦虑的时候,当我们因为自己不能接纳孩子行为而有情绪,有需求无法满足,特别希望改变孩子的时候,究竟是谁遇到问题,谁需要帮助呢?在沙龙的前半场,嘉佳告诉父母们:此时,孩子并没有问题——可不是吗?他们在愉悦地看电视或者看书呢,既没有情绪困扰,也没有什么需求被阻碍满足,遇到“问题”,需要帮助,在一旁百爪挠心的,其实是父母。


 那么,当我们明确,父母的焦虑其实只是父母自己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时,又该如何负责任、无伤害、内外一致地向孩子表达父母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接收到父母也需要被理解和帮助的信号呢?换言之,究竟父母该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就此,在沙龙下半场,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有效表达的沟通技巧。


 沙龙进行了近2个小时。通过体验、练习和觉察,现场的父母们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焦虑,学习如何通过和孩子好好说话缓解自己的焦虑。


 不少妈妈在沙龙结束后,依然围着我和嘉佳,咨询有关亲子沟通的技巧和背后之“道”。一位妈妈,说到和孩子的冲突,以及因为孩子行为所引发和孩子爸爸的冲突时,眼里闪着泪光。我和嘉佳,也再一次,被妈妈们期待冲出自我局限、成为更好自己的动力和努力而触动。




【案例1】


妈妈说:我的孩子10岁了,放暑假后每天都会看2-4个小时的电视,我很焦虑,因为他有眼疾,医生交代每次看电视不能超过40分钟。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点评:在妈妈的叙述中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担心。而且这个担心,有很明确的依据——根据医嘱,孩子的眼睛不适合长时间看电视,否则会影响视力。所以,此时,妈妈可以向孩子发送一个“我-信息”(即以“我”开头,表达事件对我的影响,带给我什么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这个“我-信息”可以这样表述:宝贝,医生交代你的眼睛每次最多只能看40分钟的电视,可是你现在已经超出这个时间,妈妈觉得很焦虑,因为我担心你的视力受到影响,到时候妈妈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帮你治疗。特别提醒的是,这里的影响,一定要是孩子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具体明确的影响,很多父母很容易把这个影响说成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只是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孩子往往很难被触动,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他的事情,跟父母无关。相反,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当他视力出现问题,还需要我们花费时间花费精力甚至金钱去为他解决这些问题时,孩子则能更真实地体会到父母的焦虑情绪,从而体谅和配合父母。


【案例2】


妈妈说:我的苦恼是孩子太爱看书了,暑期里一天到晚就是捧着一本书在看,也不出去运动,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他的健康。


点评:有时候,我们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产生焦虑,却很难说出孩子的这些行为究竟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具体明确的影响。比如,孩子看书多运动少,是不是真的一定会影响健康?究竟会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得而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觉察,是不是我对这件事的接纳度比较低?我能否调整接纳度,让自己更放松一些?又或者,是不是我的某种观点、信念、价值观和孩子的产生了差异或者冲突?那么,我是否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分享我的价值观?比如这样告诉孩子:妈妈认为,看书很重要,运动也很重要,因为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让自己更加有活力。至于是否接受,决定权留给孩子。作为父母,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榜样即可,如果你希望孩子热爱运动,那么,你只需要自己也做到热爱运动。


【案例3】


妈妈说:孩子没写暑假作业,爸爸很生气,用力打了孩子,我因为爸爸这样的行为,也很生气,跟他大吵了一架。这样的冲突让我很焦虑。


点评:家庭教育中,因为家人之间养育理念不同产生的冲突常常会发生,这时候妈妈会有很多情绪升起——对孩子心疼,对爸爸打孩子的行为愤怒,同时对爸爸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深感沮丧。这些,都是“焦虑”背后未被表达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真实而真诚地开放自己,把这些感受说出来,同时,在恰当的时机表达自己在养育方面的见解和观点,或许就能更大程度地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而事实上,我们在表达这些感受的同时,也是在疏解自己焦虑、自我倾听的过程。焦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脱口而出的往往只是指责和攻击,而那些内心最细微的感受却被我们屏蔽,从而阻断爱的流动。


近期活动


重磅推荐!!!

◎9月23-25日

安心厦门P.E.T.工作坊

如果你想学P.E.T,一定要上一次她的工作坊|安心P.E.T.工作坊预告(9月厦门)

◎10月21-23日

嘉佳非盈利P.E.T.工作坊

共修真实高效父母|家平衡非盈利P.E.T.工作坊(10月厦门)


报名请联系嘉佳



P.E.T.简介


P.E.T.父母效能训练
全称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是由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托马斯-戈登博士(Dr. Thomas Gordon)
于1962年创立的父母教育课程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的源头
比尔·盖茨父母的“育儿宝典”
也是全球最早的亲子沟通课程
全球性的顶尖教育品牌

苏苏&嘉佳

○P.E.T.美国总部GTI认证讲师
○家平衡创始人,P.E.T.及无条件养育践行者和传播者
苏苏,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性的记者妈妈
过去12年间,专注社会、政经、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度报道,为人母后,从“外观”转向“内观”,经由P.E.T.,找回开放自己、联结他人的真实力量
嘉佳,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的OL妈妈
坚定的母乳喂养践行者,遇见P.E.T.后,始终坚持体验和分享更为积极健康的亲子沟通方式,传播新养育模式带来的快乐能量
○跟随安心修习P.E.T.精髓,在完形心理及萨提亚模式中自我成长
○2015年3月以来,带领40多场P.E.T.读书会、沙龙及公益分享

家平衡父母成长共同体

厦门首个传播P.E.T.
及无条件养育理念的团体
“共读”“共修”公益平台
长期开办P.E.T.读书会、沙龙及亲子互动
原创+深度编辑,分享育儿新知
建立父母互相倾听小组
邀请资深P.E.T.导师授课
扫码关注加入|即成“家平衡君”
每个人|在这里|自由发光|互相照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