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岛咖啡的老板徐红梅女士请教师父说:“师父,我其实特别喜欢喝咖啡,但只要喝一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也睡不着觉,所以就很少喝。”
师父开示说:“因为你开这个店,所以让你要有节制,这是大自然对你的一种保护。人有相当大的福报,就会自动排除一种弊端,一福压百邪嘛!,并不是你个人的问题。”
徐女士:“哦,原来是这样的。”
宏真师:“就像麝香猫一样,它天生只会挑最熟最甜的咖啡豆吃,这就是自然筛选。”
师父:“老天既然造就了有情生命和无情生命,都是一种绝妙的安排,这不是人为的,而是大自然的一种共业所感。共业之中也有别业,比如同一个行业,有的人做的就很好,有的人就做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那如果再学佛修行就更不一样啊。”
徐女士:“师父,我有点不敢。”
师父:“你有你的忌讳,一是职业,二是个人业力,和你宿世的业力有关系。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很好了,就不需要再提高了。正所谓人往高处走,修行会让你福慧双修,灵性更高,让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参悟宇宙人生,方方面面都要知道它的究竟。世间讲道道有门,门门有道,茶道也好、咖啡也好,都属于艺通道。修道修的好,你的意境更好。既然是上岛,那就叫上上岛。同样的东西,因为你的福报和智慧等各方面因素,占有的灵性就很高。像民间家里如果出了一个大人才,他的亲眷就不行,因为他聚天地之灵气,把好的东西都吸走了。就如,他出生七日后,母亲就去世了。因为她生了一个三界的大导师,必然有因果。但由于她生了这么一个大福报的儿子,死后直接就升到忉利天。《地藏经》就是讲的上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生命不在于活的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和层次。
在凡夫眼里执着长寿和短寿,但在圣者眼里,长和短是相同的。一念一菩提,一念就是永劫,一刹那就是无量劫,这是相等的。在无障碍法界里,一和多是相同的,它没有时空,是无时空的一种世界。人人本性里都有这个境界,但没开发出来。《华严经》上叫无障碍法界,做什么都是无碍的。我们这个世界,大的能装下小的,小的装不下大的,但在无障碍法界里,小的也能装大,大的也能装小,这叫事事无碍,相互可以包容。科学上讲我们这个是三维空间,蚂蚁是二维空间。在蚂蚁的眼里,我们就是神,因为二维只有长和宽,一个简单的平面,没有立体的感觉,平面爬的动物不会理解立体空间的东西。就如孔子说‘对三季人不能谈四季’,因为超越了他的认知范围,就无法理解。
当你修行达到一定生命层次的时候,你的气场、磁场等各方面都会增上。就像一流的厨子做出的饭,你再用同样的材料和做法,也炒不出他做的味道。包括过去好的老中医,他抓的药,病人喝一副就好,但有的医生抓的药,喝多少副都不好。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医德和种种修为所具备的一种能力,以及配这个药,至始至终的发心、熟练程度和个人多生多世的业力、福报、智慧等等因素都不一样。同样的材料配出来的东西,让真正的行家再品,还是有高低。这个模仿不来,也复制不了。成功学上讲的模仿复制,那都是要打问号的,每个人成功的因素都不一样,怎么能复制啊,就算照抄到你那里也不管用,因为他的因缘和你的因缘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各自独立的。俗话说成功取决于细节,修道就是让你的心更细,把握的越细,成功率越高,你的层次也越高。
世间人常说世界没有完美的,我们达不到真善美。而佛法告诉我们,你心性开发出来,成佛了,无论在哪个空间,示现的都是真善美的东西,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地、遍一切性。我们寺院普光明殿为什么塑五方佛?普光明殿遍照一切。人间点个蜡烛就能照亮黑暗,佛法讲的普光明是不分白天和黑夜,无所不照。遍一切处所,在我们殿里照,在你咖啡店里照样照。无论何时、何地、何处都给你点亮,这叫毗卢遮那,遍照一切,这是何等的境界啊!如果你有这个境界,就有大神通,别人无法理解的,在你身上就会发生奇迹。这种功能人人都有,只是没开发出来,你要真了解修道的高境界,就不会去再追求世间的那些功名利禄。你只是在人间,是遍法界的,他的道德名称遍宇宙。我们整个南瞻部洲只是娑婆世界的一小部分,在他一佛化区是无所不照,遍照一切,那其他佛土还遍照吗?照样遍照。对人要讲有限,讲无限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在我们意识里,一想无限还是有限,而无限恰恰是限量级,有有限才有无限,它俩是相对而说的。就像我们有善的世界,有恶的世界,有非善非恶的世界,还有也善也恶的世界,这四种世界,请问你在哪个世界?”
徐女士笑着说:“在第四个,师父讲了好多,有些我似懂非懂。”
师父:“那是一定的,因为你没有系统的学习,有懂的,也有不懂的,有了基础一点点就理解了。佛法是个大道,大道通了再看世间任何事就不一样了。看着表面上都会有这个过程,但做出来是不一样的。就像做饭,他们再怎么做,我吃着总是有缺憾,因为标准不一样,除非提升到我的境界。我这里是无缺憾世界,你时时都在缺憾世界中,蚊子叮铁牛,无力无奈。现在天地人都污染了,时间和空间都变了,再怎么做,也吃不到小时候那种天然、无污染的东西,除非你有大能力回到从前,这就是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当速度达到超光速以后,可以再回去,重复体验小时候美好的东西,这叫穿越时空。这不是美好的愿望,人人都有这个功能,只是我们没达到那个修炼层次。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在我们这个空间里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他可以制造这个幻相,回到过去和现在。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过去了,时光是一直在走的,不可能停留。当你有禅定功夫会发现,这是我们三维空间的一种感觉,事实上这个时间是假的,当你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打破,三际托空的时候,本来就是空的。随着时空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了,由小娃娃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最后到死亡,这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而修道人呢,达到高层次就回过去了。”
徐女士:“师父,那冥想呢?”
师父:“瑜伽的冥想是一种催眠术,是让你的灵魂先出窍,然后产生幻觉。催眠运用到临床医学上,能调整你对过去的缺憾。就像一些人有种种遗憾和纠结,让你在催眠中得到自我实现。这样能让很多人得到生命的一种满足和自洽。因为人都是带着遗憾走的,再看我们生儿育女,人之所以想生儿育女,在看也是一件荒谬的事。西方也讲人之所以传宗接代、流传子嗣,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恐惧。你知道人要死亡,所以把自己的一切理想和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徐女士:“师父,可是生生不息还是需要的啊。”
师父:“道家讲的上天有好生之德,生生不息是一种无常法,你从无常法里能体会到常,那就是生命永久,不在于现在和未来,一刹那就是永恒。永远和不永远本来就是假的,是界于色法和心法的一种紊乱,我们才会感觉有生有死。圣人眼里就要证到不生不死,通过无常看到生命的不迁和永恒。当年秦始皇派了五百童男童女求长生不老不死,笑煞了多少修道人,这说明他是外行啊。并不是向外找什么灵丹妙药,生命本来是不死的,但你要证到这一点。人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体,我们修道也是借肉体的躯壳,借假修真。因为我们对生命死亡的一种恐惧,才拼命传宗接代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愿望、不满,来寻找生命的相续。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怨无求了,就是生命的一种圆满,圆满了就不需要再生。生生不息是凡夫众生的流动无常相,就像林黛玉看到了花谢,哀叹生命的种种无奈,想爱的爱不上,想得的得不到,不想要的碰上了,各自都有缺憾和遗憾啊!其实在人的感情世界里,只要不是修道人,多多少少都有缺憾,只是执着点不一样。”
徐女士:“师父,感觉修行好遥远啊。”
师父:“说远不远,就在眼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咖啡屋里好修行,哈哈哈。”
徐女士开心的说:“哈哈,师父,修行就没有咖啡屋的事了吧?”
师父:“当年二祖把法位交给三祖以后,就去酒市酒楼里去练心,这些禅宗历史上都有记载啊。按世间来讲是比较忌讳的,但对于大祖师来说,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练心。越是别人忌讳的,在高层次的人眼里并不存在。入一切境界没障碍,何惧酒楼茶室、灯红酒绿啊,因为在他心里没这些执着和挂碍。我们凡夫是一对境就生情,产生种种的执着。”
徐女士:“师父,您的意思是他即便去了那个地方还是视而不见,不受其影响?”
师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不粘不着。一方面练心,一方面还要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徐女士不解的说:“啊?”
师父笑答:“这是禅语,那叫广度众生。十字街头什么人都有啊,这就是大隐隐于市。我们常说为利有情愿成佛,成了佛有种种神通、智慧和方便,才能更大的利益众生,而不是成佛了去享受。一些人认为到极乐世界修炼,修好了再来度这些人。但你回来只是个菩萨,这些人都成佛了,还得度你呢。位次不一样,对法的认识也不一样。虽然一些人修的是大乘法,但心性太小,因为他在这个世界没有得到种种的满足,也没有能力突破这种生命的禁区,福慧不具足,能力也不够,所以只有靠念佛往生净土。人的能力有大小,有的层次太高,有的层次太低,没有可比性。层次达到圆满了,遍一切处,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是纯利他,没有一丝一毫利己的心。我们凡夫无论做什么,都首先想着自己的利益。真达到那种无障碍法界,才叫占尽天下风流,无拘无碍了。只能借用金庸笔下的那句‘孤独求败’来表达了。”
“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徐女士接着说。
师父语重心长的说:“人人都有这个境界,是我们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建寺院,不理解的认为在化缘,化缘不是光给大家要钱,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开发你的宝藏,最终是让你更富有。就像我们供财神,民间都认为给财神磕头,财神就给我们来钱,并不是这样的。供财神是让你做财神,多布施、多供养,舍得舍得,舍的越多,得的越多。是让你找到一种最高的方法,做人处事德艺双馨,方方面面都是一流,行行都是顶尖,所以佛法叫法王。和尚化缘是化掉你的贪嗔痴,给你更大的财富和智慧,不是图便宜光要钱。和尚是高贵品性,本自具足,拥有无尽的财富,帝王将相都不做而选择出家。
我们把托钵乞食称为化缘,是借助化缘让你增加大福报,让你和佛菩萨结缘,因为没有这种缘分,不会产生交集。只有产生了交集,你才能得到你该得到的。和尚并不是向你索取,恰恰是给你的更多,一位真正的高僧,他的福报比国王的福报还大。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但你体会到了吗?明知人间苦,偏做苦行僧。打开他的生命境界,比你幸福,比你自由自在。这些你要去体会,达不到那种生命层次,是体会不到的。世间人认为有钱有权,有多少店铺才是成功,但在修道者眼里,宇宙法界都是他的,他的店铺最大啊。宇宙都是你的,我即宇宙,宇宙即我。证到那个境界是无障碍法界,称为大自在,一切无碍了就是大自在,自由自在。自由自在是人的天性,都想达到,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就像你们常说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
徐女士:“师父好时尚啊,您的开示真的太令我感动了!”
——2018年3月1日妙建法师开示,宏安师、宏真师、申咏、梁庆新、徐红梅、苗译文、孟令娜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