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32.【长篇小说连播】蒋光成||《故乡,已是远方》第二章(四)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32.【长篇小说连播】蒋光成||《故乡,已是远方》第二章(四)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2021-05-16 13:37:53


《故乡,已是远方》第二章


作者:蒋光成  演播:周静 (图片选自网络)


(四)

第二部分


关键词:爷爷去世后,雪骏成了柳莺惟一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伙伴。没有人告诉这两个还不韵人世的孩子,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今后将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当雪骏从一片树林中穿过,他发现它们仍然和他小时候看见的树林一模一样。其实这些树木即使在已经去世的老人眼里肯定也不会有多少变化,也许它们中间的最小的一棵也有几百年的树龄。但是他还是开始惊讶一个山庄存在的顽强。一个无非是有着一些土胚房和百十号人的山庄,怎么就能够穿越过这么长的时间而存在下来,而且没有任何衰败的迹象?

 这就是故乡留给雪骏的印象。一个不会因为任何人离去或到来而失去什么,也不会因为谁的出现而多出什么的山庄。它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时间感以及自己的逻辑存在着,它就像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自己的内心。事实上,很多人不光无法揭示它的内心,甚至如果没有人的指引,那么要在广阔的丘陵上轻而易举地找到他现在生活的地方都很困难。

 因为故乡的存在完全没有章法。它们隐藏在丘陵的深处,以至于根本无法依靠经验判断它究竟会坐落在什么地方,它可能会在任何一条山沟、一面坡地或者是一块台坝上出现,它们会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好像一只从土洞里跃出来的野兔一样闯进人们的视野中。即使是一张比例尺很小的地图都无法详细地标注出它的存在。在这里,有时候一段路干脆就是一段田埂。

有时雪骏常常这样想,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猎奇而进入故乡,那么他一定无法知道故乡存在的意义和所以存在下来的理由,一个地方在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却自得风水。由此他相信,一个哪怕是再小的故乡也能穿越时空,而它发出的哪怕是一盏麻油灯一样的光亮,也会照亮一块无法用大小来衡量的地面,也会照亮在这块地面上存在着的所有事物,它还会把一些光亮抖落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有理由相信:铺开在自己前面的路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而且谁又能否认,这时候覆盖在他身上的一层尘土就不是故乡的尘土,他将在其他地方梦见的故乡就不是他雪骏精神中的故乡?

雪骏从桑树上摘了很多又大又熟的桑葚递给了柳莺,柳莺接过来攥在手上,并不急着吃。

“吃呀!可好吃了,你吃呀,怎么不吃?”雪骏从树上迅速滑了下来。

“等你呢!你摘的果子,我怎么可以一个人吃独食?”柳莺说着,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爷爷去世后,雪骏成了柳莺惟一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伙伴。没有人告诉这两个还不韵人世的孩子,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今后将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时间很快跨入秋季,天色也渐渐晚了起来。到了小学三年级,由于中心小学离家较远,约有二十多里路程,雪骏和柳莺只好改走读为住校,每逢星期六下午再约好作伴回家。回家的时候,他们要走很远很远的一段山路,待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午夜了。每次回家,走到半道的时候,柳莺总是嚷着喊饿。没办法,雪骏只好为她准备些干粮。久而久之,雪骏已经囊中羞涩,自个儿带到学校的粮食所剩无几。雪骏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星期五傍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雪骏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一节十号铁丝,悄悄潜进了学校食堂的窗下。他通过窗户的木隔断将铁丝的一头插进了蒸馍的蒸笼里,继而将铁丝缓慢地往回收,这样,一个个馒头便顺手牵羊地到了他的手中,然后成为柳莺口中的美味佳肴。

夏天,当瓜果飘香的时节,雪骏还会将裤子的两条裤腿用绳子扎紧,挂在脖子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瓜地,为柳莺采摘还没有上市的甜瓜和西瓜……日子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平淡地过着。


忽然有一天,已经平静了好几年的村子不知刮了什么风,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那是即将临近春节的一天,柳云满身是雪地闯回了家中。

据说那天他带人从大兴安岭森工采伐现场下山时,正好遇见了暴风雪,风带着雪刮来,吹得人满脸满眼都是雪花,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他只觉得天连地,地连天,一片昏暗。柳云踏着滑雪板,不断安慰着身边的工友:“别怕,贴着山坡走,不会有危险的。”这时他又冷又饿,等到了山下,他已经走不动路了。他是被山下的工友抬进了屋里,吃了碗热面条,才逐渐缓了过来,总算大难不死。大伙纷纷对他说:“上老林子搞森工采伐,没有像你这样玩命的!还好,没冻死,算你命大!”

从朝鲜战场被抬进后方野战医院的时候,柳云在医院整整呆了半个月才苏醒过来。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眼看即将痊愈之时,朝鲜战争已近尾声。

一场战火,百废待兴。森工采伐被摆在了国民经济建设中重中之重的位置。柳云自告奋勇,坚决要求去森工一线工作。请求被批准后,他没有回家,而是裹着行囊直接去了大兴安岭。

刚上山的第一年冬天,气候出奇地冷。他和四个工友骑马回林场时,天上已经开始飘起了小雪。走着走着,积雪不知不觉达到了一米多深。这时,柳云听到了一声松枝折断的脆响,这时他就听身边的工友慌忙地说:“不好了,要起风了!”

话音刚落,就见漫天的白毛风一下子随风飘舞起来,天地顷刻之间一片苍茫。他们只好抽身往回返。但是,风雪太大了,他们骑着马根本上不了坡,风把大树朝风向一米多厚的雪全部尽数刮起……那一次,他们在风雪中呆了整整两天两夜,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再往山下挪。第三天的当头,他们在山下看到了一个蒙古牧民的毡房,欣喜若狂地冲了过去,才得以脱险……冲进毡房后,柳云才发现,他们中的三个人的腿和裤子已经冻在了一起,最终被迫锯去了半个脚掌,那年,他的那三个工友才二十来岁。

安顿好山上的事务,柳云这次回来,是专门接妻子刘晓兰上山的。

就在柳云回到家的第二年夏天,雪原也从战俘营踏上了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

蒋光成,笔名雪城,新疆伊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新疆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疆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北国雪》《往事的台阶》《那些年那些事》《风起草原》,诗集《岁月篱笆》,长篇小说《寂寞风铃》《天路》《锁链》《故乡,已是远方》《界碑》等作品多部。曾获中国首届产业文学特等奖和第二届中国青年文学奖。其中,长篇小说《天路》入围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现居乌鲁木齐。

演播简介

周静,声音艺术爱好者。喜欢读书,热爱朗诵,愿用声音去传播大自然的美,传播人间的真情。

《丝路听雪》编委

顾   问:熊红久 赵光鸣 孤岛 赵英 秦一

主   编:心悦

副主编:潭影 白梅

编 辑:西北望隆回 四海纵横

主 播:温晓萍 王丽楠 贾安合 马踏飞燕 

周静 墨志 李新泉 轻言细语、杨佳妮 蝶儿


《丝路听雪》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刊原创作品,题材不限(诗词、散文、小说、篆刻、字画等)。现代诗歌3首以上,古诗词5首以上。散文千字左右,不限篇数。来稿请附15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本人高清照片3张。

2、投稿邮箱2427567950@qq.com微信gxj2427567950。邮件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请提供方便联系的真实姓名、手机号、微信号、qq号等信息。

3、稿件一经采用文责自负!(投稿后半个月未采用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4、免责声明:本刊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打击盗版剽窃行为,凡有侵权行为,本刊保留与原创作者一同追责的权利。

5、平台接受打赏,赏金的80%返归作者,其余20%留用平台运作。每月1号结算。(稿费低于20元时不发放稿酬)。

6、本平台推出的作品最终版权归作者。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2018年1月8日 

(第123期总第356篇)

往期回顾:(点击即可阅读原文)

【长篇小说】蒋光成||《故乡,已是远方》

【新书评析】夏冠洲||执着生命的远行演播:周静

31.第二章(四)第一部分||演播:周静

30.第二章(三)第七部分||演播:周静

29.第二章(三)第六部分||演播:周静

28.第二章(三)第五部分||演播:周静

27.第二章(三)第四部分||演播:周静

26.第二章(三)第三部分||演播:周静

25.第二章(三)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24.第二章(三)第一部分||演播:周静

23.第二章(二)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22.第二章(二)第一部分||演播:周静

21.第二章(一)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20.第二章 【(一)第一部分】演播:周静

19.【(四)第二部分】演播:周静

18.【(四 )第一部分】演播:周静

17.【(三)第六部分】演播:周静

16.【(三)第五部分】演播:周静

15.【(三)第四部分】演播:周静

14.【(三) 第三部分】演播:周静

13.【(三) 第二部分】

12.【(三)第一部分】

11.【(二)第四部分】

10.【(二)第三部分】

9.【(二)第二部分】

8.【(二)第一部分】

7.【(一)第五部分】

6.【(一)第四部分】

5.【(一)第三部分】

4.【(一)第一部分】

3.【(一)第二部分】

2.《故乡,已是远方》(人物介绍)

1.《故乡,已是远方》(内容提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