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一峰(湖南湘潭)
图|蓝天雁
宝岛阿里山,树木的摇篮
几十年前我就知道祖国宝岛有一座阿里山,还会唱几句“阿里山”的歌。这几年常有到台湾旅游的宣传,我也动心了。刚刚办完退休手续,我就和老伴报名去台湾观光。找了一家旅行社,推荐了六日西线精华游,不是环岛游,环岛要八天。于是,我们从香港飞到台北旅行四天(当地)。我特别关注天气预报,期望这几天不要下雨,据说十一月份是雨季。天气预报上说这几天都有雨,我上了飞机,忧心仲仲,有雨多么不便,难道真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词?结果没有下雨,在台湾几天都是晴天,阳光灿烂。陪同我们的台湾导游风趣地说:“你们来到台湾,带来了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惹得大家一起大笑。
第三天的行程安排就是去阿里山。我们乘坐大巴上山,一路上可见高高的槟榔树,我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曲《采槟榔》。有两句歌词是:“高高的树上采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其实槟榔树又高又细,人是无法爬上去的,写词的人肯定没有看过槟榔树,只要曲子好听,词是否准确也就无所谓了吧。
盘山路较宽,有二车道,不是那么惊险,没有遇到塌方之类的事。当我们的车开到高处往下看,方知阿里山之高。台湾的阿里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条山脉,由18座山峰组成。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阿里山最著名的应该是森林铁道,有火车可以穿山越岭,这是世界闻名的三条登山铁路之一,从嘉义那里的海拔30米运转至阿里山顶部海拔2216米,真是奇迹。
公路的上山路段危险处已修建了保护长廊,安全可靠。大巴车开了四个小时,顺利到达阿里山火车站,这车站可是在海拔2274米处。我们参观了车站的售票处和设施,火车站不大,都为木质结构,因为这里木材太多,所以就地取材吧。因为时间限制,我们没有坐火车去体验穿越森林,比较遗憾。这里铁路很有特点,火车是以推进方式运转上山;火车又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升高200公尺。
到了阿里山,我们开始四处寻找,以为阿里山旅游区会有少数民族的表演,那就可以看到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然而此地并没有表演。阿里山的山歌太好听了,大家认为阿里山的姑娘是一朵花,像睡莲仙女一样的美。后来导游告诉我们那首高山族的民歌正版歌词是“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没有睡呀,阿里山的少年闯进山,啊……啊……”。其实多年来,没有游客见过真正的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那是以前吧,阿里山還沒那麼多人去的時候,能看到阿里山的姑娘”,这是一位资深的台湾人说的。
我们沿着森之道游览,山里雾气蒙蒙,在一片片的葱绿里,白色的海芋花很漂亮,特别鲜艳。我们见到了有百年历史的阿里山宾馆,宾馆建筑很普通,不是那么豪华。宾馆的旁边是一处很大的樱花园,园里有一棵老樱花树王,这里还有许多数十年的老树,受虫害腐朽了,当地人们组织抢救,期望它能够再次盛开花朵。
阿里山的环境气候潮湿,这里是真正的森林,有千奇百怪的古树,有一棵古树叫“三代木”,是一种桧木,三代同一根系。第一代木树龄1500年,枯木死后250年有一颗种子落在枯木上,又生长为第二代,第二代木枯朽又过300年便成为第三代木,现在古树生长还十分茂盛,它也是阿里山的宝贝。我们还参观一下阿里山的博物馆,长长知识,了解阿里山的历史,知道了日本人曾在这里大肆掠夺木材等资源。
这里最有趣的是山上有一所小学,叫香林国民小学,旁边立一块牌子“最高学府”,因为此处海拔2195米,说它是最高学府不为过。当然大陆的西藏拉萨小学比这还要高啊!
阿里山有五奇:“铁路、森林、云海、日出、晚霞”,我们观赏重点是香林神木,这是二代神木选票活动选出来的,在2007年命名的树。树种:红枪;胸围:12.3米;树高:45米;树龄:2300年。这是太让人震惊的神木,所以人们争先恐后留影纪念,也是一种期望,能够像神木一样长寿。
我们在阿里山用了一天的时间,比较仓促,但也非常满意。台湾的第一高峰是玉山,那也是一座著名的山峰,风景优美,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
我是爱山的人,我期望能登遍祖国所有的名山。
作者简介
孙一峰 男,江苏常熟人,曾为知青,当过工人,学生,职员。
业余写作诗歌、小说、散文多篇,先后在北极光文学发表作品《我眼中的新安江》,在有影响力的地方文艺刊物和网络文学平台发表作品《又见美丽的油纸伞》《问道齐云》《动物三题之母子》《荷花颂》《草本植物(外三章)》《西藏高原行 外三章》《挥杆滩头,湘江北去尽收》《行走沼泽 只为那片芦苇》,曾在2015年出版散文集《那一片睡莲》。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是一个原创平台,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坚持诗心,热爱生活,励志人生,展露才情。讴歌美好事物,吟唱美好生活,谛造美好未来。《南粤作家》电子刊,兼顾纸刊,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1、原创文学作品、评论不超过5000字。
2、原创现代诗歌1-6首,150行以内。古体诗10首以内,散文诗最好三章以内,最多不超过六章。
3、原创散文一至两篇,每篇不超过1500字。
4、原创短小说,一般不超过3000字。
5、其他文体,一般不超过3000字为宜。
6、栏目设置:散文类,包括,行走天下(游记散文、散章)、品读人生(人生感悟、随笔)、市井百味(生活记事、杂感)等;散文诗园地,刊发散文诗作品及优美短章;现代诗,设诗路花雨、浅吟低唱等专栏;诗词、含格律、词牌、古风:设清吟雅韵专栏;小说,设置小说看台专栏。评论:设轻吟慢酌专栏;其他体裁据实际而定。本刊奉行公益理念、弘扬真善美,根据季节、时事形势和热点需要,增设专栏专稿,欢迎关注和来稿。
7、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一份(100字以内)、个人生活照片一张。作品与个人简介请以word文档形式,编辑在同一个文档中(作品标题用宋体四号字体,正文用宋体五号字体,标题及正文内容靠左对齐编辑),图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8、来稿时请在主题栏注明“南粤作家投稿+姓名+作品题目”。不愿被修改请注明。
投稿邮箱:1、lantianyan525000@126.com
2、626210117@qq.com
9、本刊因来稿众多,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请作者尊重自己及编辑工作,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多个平台),以免造成编辑工作繁重无效,多次一稿多投者列入黑名单不再用稿。所有稿件被录用的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002052633。发稿作者应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10、关于稿费:所有稿费来源于赞赏,作品有赞赏才有稿费。前一个月赞赏的60%作为稿酬发给作者,40%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活动以及计划结集出版纸刊(赞赏自愿,不愿被赞赏者可在邮件中提前告知)。不足十元不发放。
11、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删改。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本微信公众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编委组:
顾问: 蔡旭 洛夫 谯达摩
主编:蓝天雁
副主编:白土黑石
编委:杨胜赞 熊亮 许巧如 刘莲 卢笙(陆续添加中,要求具有中高级职称,国家级、省级会员。)
法律顾问:林君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作品
苹果手机用户可以长按二维码输入任意金额
切记在“留言”写上自己及作者姓名
安卓手机用户可以直接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