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龙,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主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药材名称】
中文名:古山龙
拼音:Gǔ Shān Lónɡ
古山龙的别名:黄藤、黄连藤
【药材来源】
古山龙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
【性味归经】
古山龙味苦、性寒,小毒;归心、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
【古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疖肿,疟疾,皮炎,湿疹,脓疱疮,脚癣感染。"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有降压、止痛作用。"
【形态特征】
古山龙,木质大藤本,老枝具纵条纹。单叶互生,近革质,卵圆至椭圆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先端骤尖,基部近截平,基出脉3~5条;叶柄基部膝曲状,顶部胀大,长3~8厘米。
圆锥花序常在老干上出生,雄花序纤弱,长约8厘米,分枝穗状,几无柄;雄花苞片三角形;外轮萼片3,苞片状,内轮萼片3,长圆形;花瓣3,近于舟形;
聚药雄蕊具雄蕊9枚;雌花序长30~50厘米;雌花花被片6,狭长圆形,顶端向后反折;退化雄蕊微小,鳞片状;心皮3,无花柱,柱头阔,具乳头状突起。
核果长圆形,后变黄色,近顶端偏于一侧有柱头残迹,外面有皱纹和纤维状疏柔毛。花期夏季。 生于大山森林谷地或山腰密林中。分布广东海南等地。
【采集加工】
古山龙根,秋季采集;茎藤,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古山龙生于林中较阴湿处或山腰密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古山龙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