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离不开高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涉猎其中,掌上医疗APP也不例外,正在医疗圈遍地开花。不过,大多都是以医生在线回答病人问题的初级网络医疗为主,当中也不乏少数南郭先生之流混迹江湖,误导百姓。而医客,在我看来却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医学交流平台,颇有吸引人之处。
我和医客的缘分,是从一个杯子开始的。一个医生同道随手发给我的注册链接,说一个挺好的医疗APP,赶紧注册吧,认证了就起码有一个不锈钢水杯赠品。正好是炎炎夏日,反正填写点信息也不花多少气力,心想管他有没有赠品,就当一个小游戏。我也开玩笑的和同事说,今天赚了一个不锈钢水杯。同事哈哈大笑说,得了,不可能的。我打着哈哈就过去了,过了几天也就忘记了。
哪知道过了一阵子,一天上班的时候熟悉的快递员跑到了我的办公室,我还以为是哪个网购达人把商品写错地址了。将信将疑的打开长长的盒子,掏出那个精致漂亮的白色不锈钢水杯,我才恍然大悟。同事们聚拢来,七嘴八舌的言语充满羡慕。(小编说:要是能拍个照片分享给我们就更好了。)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物事,但是确使我对医客这个陌生的APP平台有了一层好感。
出于收到赠品的好心情,我马上加了医客的客服为微信好友表示了感谢。客服是个小姑娘,一听说我收到了赠品,在恭喜的同时也非常敬业的介绍了一些医客的服务内容:在医客,不仅有医生对患者一对一的直接对话,而且在有疑难杂症的同时还有会诊转诊平台可供选择,不像大多数答题医疗APP比较单调的传统网络医疗服务模式。我比较遗憾的告诉小姑娘,我这边就诊的患者不多,因为从事的主要是患者管理工作。客服说没关系,还有其他的项目我也可以考虑选择:例如病例讨论,学术经验共享以及征文等等(小编说:活动都为大家准备好了,你们只需负责玩)。这下我来了兴趣,因为本身作为医疗工作者,不光注重于业务知识,对当前的医疗氛围特别是医患关系这样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也特别关注,向同行展示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何不可呢?心中暗暗的想。当然,先从自己熟悉的写作开始吧。
大致看了一下征文要求,觉得还是先写一点专业的东西比较有把握,于是就自己以前遇见的疾病治疗副作用方面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自觉写的还算凑合,也没指望头炮走红,就匆匆按照投稿邮箱发了过去,谁料过了两天就收到了医客录用的回复(插个广告:欲了解有偿投稿事宜,返回对话框回复“投稿”即可)。这下可打开了话匣子,连续就医疗生涯中几个有趣的问题写了好几篇投稿,有的自己觉得写得挺不错的因内容过于陈旧未被采用(有点沮丧),有的自己认为写得一般却被编辑发现其他亮点而收录(意外惊喜),也算是比较有趣的经历吧。截止目前投稿8篇录用了4篇,50%的录用率,可能和很多大咖比起来有明显的差距,不过看着那些发表在APP上的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有篇阅读量还上了5000,还是会产生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当然,看见一些老师的评论和自己的观点相距甚远,也会有一点点不服气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也释然,文化讲坛就要百家争鸣,只是个人想法难免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因为工作时间关系,只能在晚上抽空捉刀写作,目前还没有来得及去病例练功房以及医客会诊等栏目里面尝试。不过,个人最喜欢看的还是各种稿件,其他同行的非凡经历让我敬佩不已,对医疗热点的真知灼见也使我受益匪浅,医客主编也常对我的稿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使我写的内容越来越贴近医生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其实,医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冷酷,他们也是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你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体会到那份对职业的挚爱和对患者的体贴。
越来越觉得医客是一个熟悉的老友,每天都会不由自主的打开看一下是否有新视点,新感觉,新希望。哈,衷心希望医客越办越好!(小编说:也希望你在医学路上越走越顺)
猜对有奖!
这种黄色的泡腾片,是什么药?
点“阅读原文”,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