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样也是大雷雨,我下班后接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跟她解释为什么会有雷雨的产生,没错,我正在对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婴儿解释这些物理原则,我不管她现在听不听得懂,但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她对于未知的东西不要害怕,因为我认为害怕是有可能被教导出来的。如果我们观察一岁多的孩子,他们是不是对于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都跃跃欲试,他们分不清楚什么是危险,什么不是危险,更不知道害怕为何物。因不论父母再如何告诫,他们总是胆子很大,充满了冒险的精神。有些孩子甚至直到他们受伤为止,才会知道什么是危险。一岁多的孩子说真的没有甚么害怕的事,但我这边要强调的是,危险不等于害怕,害怕的东西也不见得危险。危险是存在的事实,害怕则是情绪的表现(Danger is reality, fear is emotion)。举例来说,你很害怕吸血鬼,即使很多人告诉你吸血鬼不存在,也无法抹去你的害怕。因为这个感知已存在你头脑裡。当有人告诉你十字架可以抵挡吸血鬼,你可能会觉得似乎有用,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它只是平抚你害怕的情绪,甚至确认你的恐惧。以十字架来防范吸血鬼,反而是确认了吸血鬼的存在,不然你不需要十字架。而有了这个十字架,你相信你处在一个比较不危险的状态下,借由十字架减少了你对于吸血鬼的恐惧,也安抚了你的情绪,十字架的功用比告诉你吸血鬼不存在这样的理性诉求还有用,这也是为什么专家建议我们,当孩子害怕黑暗时,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布偶或玩具,让孩子相信这个布偶可以保护他,让他免于恐惧。这就是所谓的fear management,他只处理了你的情绪,但却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沙漠中有一种致命的蝎子,它的体积很小,身体呈咖啡色,不容易被发现,而这个蝎子确实存在,但如果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偶尔摇晃你的靴子检查有无蝎子存在,在你上床前,检查一下你的床铺与棉被,从不赤足踩在地面上,不伸手到黑暗的地方等,你将可以减少被蝎子攻击的机会。 由此可知,处理危险的方式,是由一连串已被证实的方式,或者是过去的经验所发展成的策略或规范。但如果一个人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不停的摇晃自己的靴子,因为他认为蝎子可能勾住靴子,不容易被甩出来,然而实际上,可能是他的情绪主导了他的行为,因为想像蝎子用他的手脚勾住靴子内,而不容易抖出来,这股想像已经与情绪挂勾,而产生的害怕与恐惧。不论这个想像有无切实际,对这个人而言,这样的恐惧是无限的,因为这是当恐惧与危险结合在一起时,即使危险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想像却是无限的。居家环境对一个幼儿来说,有些地方的确是危险的,于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依照过去的经验,发展成一套策略或规范。例如,防撞条,抽屉锁,门档。每当他接近危险的地方,告诉他不可以,这里很危险,屡劝不听时,就立刻把他抱离危险区域。这就是safety protocols。先做好防护措施,视线不离开已可以自己行动的幼儿,接近危险时口头警告,屡劝不听时则立刻架离危险区域。这样的safety protocols有其必要,有时候幼儿可能因为我们没来由地突然把他架走,感到错愕与惊讶,有些幼儿可能因为这样感到好玩,有些可能会因此而害怕。所以我们父母的态度很重要。我们怎么灌输害怕的观念以及危险的观念会影响他们对事情的判断。好几次,我发现我女儿并不害怕打雷,她可以睡得很好,只是雷声一响,她就会翻身一次,样子非常可爱。但我却发现他有一样东西很害怕,家里的食物处理机。在我们第一次使用食物处理机时,我们告诉他,要帮她做好吃的副食品,她吃了会很健康,有体力,但食物处理机的声音很大声、声音很特别,是她从没有听过的。于是我抱着她,与食物处理机距离约一公尺,请先生从慢打的方式开始,一开始她非常好奇,目不转睛,身体也跟着扭动,但并没有嚎啕大哭,看着她的反应,我们说,接下来要开始连续打萝,这时我们还是距离一公尺,连续按键按下去后,她身体扭动更厉害,但还是没有哭。就这样,她第一次面对食物处理机,我们认为一切正常。直到有一天,我公公从波兰来看他,那天我们是打果汁。我跟公公说,我们要循序渐进,并且要告知我女儿我们的处理过程,公公开玩笑地说: 我们波兰人的血统是不会害怕这玩意的。他要我不要这么坚持,就直接给他用连续按钮,一路到底。他抱着我女儿,当时的距离食物处理机是50公分,我说那如果是这样,至少站到一公尺距离,因为这是我们上次的经验。但公公坚持就要站在我身旁,没想到那次经验,让我女儿嚎啕大哭,非常惨烈。公公也吓得赶紧把他抱离现场,躲到房间,也因为这样,我女儿开始害怕食物处理机。两次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害怕是有机会被教导出来的,当你说别害怕,只有增加他的恐惧,提醒他的忧虑。因为害怕是个错觉,它只存在在你的心里。
一个神奇的微信号“奶爸在线”,勇揭育儿黑幕、母婴用品辣评、贴心知识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