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百年新诗代表作》是纪念中国新诗诞生百年的一项大型征稿活动。该书无疑是百年诗歌的巨献,百年诗歌的经典。本书稿件质量是唯一的用稿标准,欢迎海内外华语诗人积极来稿,我们将通过多家平台陆续将初选作品推出!敬请关注!(主编:夏寒,编委:宫白云)
唐诗简介:本名唐德荣,重庆荣昌人,博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歌导读》主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主编、《世界诗人》杂志特邀总编、中国当代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荣誉主席等,在诗歌创作和文艺评论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是国内外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先后出版诗文集《走向那棵树》、《蚂蚁之光》(中英对照)、《穿越时间的纸张》(中英希对照)、《村庄与星斗》等十余部。主编《国际当代诗人诗选》等十余部诗歌选集。诗作译成十余种文字,入选大学教材和国内外数十种重要选本。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等举办唐诗诗歌作品研讨会。参加《诗刊》23届青春诗会。获重庆文学奖(2003年),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2004年),《诗刊》艺术文库优秀诗集奖(2004年),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诗歌奖(2010年),希腊国际文学艺术奖(2007年)、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艺术最高荣誉奖(2014年)等,获得中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4年),国际最佳诗人(2002年)称号。
唐诗的诗
父亲有好多种病
父亲,你身上有好多种病。一想到这里
我的泪水就不知不觉地淌了出来。父亲,你身上
有红高粱发烧时的颜色,有水稻灌浆时的胀感
有屋后风中老核桃树的咳嗽……当我
看到你发青的脸庞,我感到,遍体的石头都在疼痛
父亲,你身上有松树常患不愈的关节炎,有笋子
出土的压抑,有从犁头那里得来的弓背走路的姿势
当我看到你眼中黯淡的灯盏,我就像你身上掉下的
一根骨头,坐卧不安。父亲,你为什么有病也不想治
你为什么总是忧愁时抽着烟,坐在郁闷里
为了替你买药,瘦弱的弟弟,把痛苦压低了10公分
变卖了家里最后那头老水牛,而我住在白云飘过
窗口的城里,偶尔写点悠闲的小诗,却常常
忽略了您一拖再拖的病,更没想到用我的诗句
作你的药引。父亲,您只想苦熬着把疾病逼走
守着昏迷中的你,母亲哭得默不作声
父亲,红高粱说要治好你的发烧,老核桃树说
要治好你的咳嗽,水稻扬花的芬芳
会重新回到你的血管。父亲,现在,我正流着泪
为您写这首诗,我笔下的字,一粒比一粒沉
一个比一个重,像小时侯,您在老家弯曲的山道上
背着沉重的柴禾,一步一步的回家……
——《诗刊》2007年12月号上半月刊
那只鸟一定是我的爱人
那只鸟起飞时,就朝着我的住址
它浑身雪白,仿佛在玉中
诞生。它飞得不快不慢,悠然从容
脸上全是天空的表情
它从不在飞行中尖叫长鸣,从不夸张,炫耀
小小的红爪上,提着的故事
也波澜不惊。它穿过白云,像送信的人
来了。它随着雨水,偶尔
滴下几滴相思的苦泪。它见过
高山积雪,大河结冰
它也见过一路的海棠花开败了
无数的人。它还见过
什么叫沧海桑田,什么叫坚贞不渝
它飞过了自己的眼睛
但从不飞过自己的口唇。它飞过了羽毛
但从不飞过内心。即是
电闪雷吼,也阻挡不了它的行程
即是翅膀老了,也不影响
它的满腔激情。就像它瞭望我时
海水便凝成了晶体
就像它呼唤我时,崇山峻岭
刹那间便消失得无踪
无影。我站在家门前的桃树下迎接它
我坚信:那只鸟一定是我的爱人
——《诗刊》2010年6月号下半月刊
如果蚯蚓被误伤
如果蚯蚓被误伤,也就伤着了
泥土中褐色的天空,深处的泪水不再行走
草根急急地赶来问候。如果蚯蚓
被误伤,就等于伤着了我兄弟的手足
安详的气息遭破坏,我的文字岂能不暗暗地
流血?如果蚯蚓被误伤
锄头必然隐隐作痛,并默默地忏悔
我的故乡会猛烈地颤抖
——《诗刊》2012年2月号上半月刊
风与小草
风与小草
说好了一同登一座高山
风一生最善于
改变自己的观点
说变就变 抛下
一群小草 独自
攀登在峭壁上
许多年过去了
那群小草
手拉着手 根连着根
一丝一丝地往上登
风一生走过了
许多地方
始终找不到
最适合落脚的地方
—《小学生朗诵诗选100首》2014年四川文艺出版社
独自面对黑暗的路灯
你是密不透光的黑暗中
一把独自与庞大的黑暗
对话的明亮斧头
简洁 明了
足以让那群恐惧的星星
失去声音
你沉默的时候
是一只收拢白昼的黑色拳头
让乱跑乱奔的夜风
撞掉浑身黑色的喧嚣
悄悄地缩回到夜晚深黑的底部
静默地回忆
你铿锵的光芒
你一生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
仍那么光彩照人
用手轻轻一撒
瞬间把黑夜抛在遥远的地方
什么时候 我能像你
从容面对一生的黑暗
什么时候 我能像你
从不对自己产生刹那间的失望
哪怕面临的是辽阔的夜晚
《20世纪中国新诗选》(1917年——2000年)(中英对照)环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野鬼,本名张智,英文名Arthur Zhang,男,1965年3月10日生于四川巴县凤凰镇。文学博士。先后从事过多种职业,现任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主席、混语版《世界诗人》季刊执行总编、英文版《世界诗歌年鉴》主编、希腊国际文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和翻译作品。部分作品被译成二十余种外国文字,并被收入国内外上百种重要选本和辞书。曾获多国诗歌奖。出版著、译、编一百余种。现居重庆。
野鬼的诗
十四行:给十六岁的阿文
你说你未满十六岁
就在老爸老妈的调教下
开始皮肉生涯
我说我未满十六岁
就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
开始行吟生涯
如今,你小小的依然结实
而我,作为诗人也已声名远扬
你读不懂我内心的沧桑
我猜不透你燃烧的美丽
与其说你在国家的床上自由开放
还不如说你在我的诗中悄然生长
六月的夜风啊,把谁的心吹远
你空空的眸子盛不下火的喟叹
(选自《中国当代十家诗人诗选》(马其顿视觉-科幻小说艺术中心2013年版)
鸟语
鸟鸣高不过天空
正如人类
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
那些在混凝土中
隐匿的瞳仁、骨头和血
不 再 醒 来
就算我说世界像一幅画
就算我挂起招牌收购证词
就算我握住婴儿的手
凝视初生的老虎
就算我们每天朗诵精装的
姓氏、童话和鸟语
谁又能相信,从今夜开始
鹰会向低处飞
星光永不黯淡
或者,点燃雪花可以取暖
大地贴满符咒的日子
月亮与僵尸同行
咿——呀!
(选自《葵》诗歌作品集2013总第11辑)
残局
麦粒晶亮
一场暴雨过后
空寂的田野
被鸟儿
叫不出名字的鸟儿
跳跃着啄食干净
我的只剩下麦茬的心呀
这残局,谁来收拾
(选自《雪莲》总第116期2015年10月上旬)
十四行夜歌
请打开沉重的岩页
请翻阅死亡之光
黑暗的果实拒绝回溯过去的子宫
丰收的大地啊竟如此空寂、荒凉
碾碎骨头,灵魂依旧
打磨文字,打磨上帝的
世纪末的风暴猛烈如少女的初潮
血光,把阴冷的天空陡然擦亮
一生的苦难,片刻的欢悦
烧焦的手指探向女巫的粮仓
今夜,世界像一个孤儿欲哭无泪
今夜,欲望的墓园灯火辉煌
骷髅们在乌鸦的瞳仁里起舞翩翩
人兽的合唱有如雏妓,锐不可挡
(选自希腊《KELIANO》诗刊2002年6月号)
之道,本名王金祥,1964年生,陕西乾县人。《诗人文摘》主编,《之道说寺》栏目主持,现居西安。作品见《诗刊》《星星》等诗歌刊物、年选及北京地铁,著有诗集《我拣到了铜》、《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编《长安大歌》(陕西优秀诗歌作品选)。新作有《之道礼佛记》、《咖啡园》、《平壤记事》、《赵小娟的烦心事儿》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印尼等语。参加第32届、33届、36届世界诗人大会。
之道的诗
荷说
1、菡萏卷
我们抵达时,
荷花正举手发言
菡萏拦住去路,拉满小弓,射向谁
谁就是今天的出水芙蓉
女人争相爱莲,却不会驾驭眼神
乱七八糟地惊叹
或把自己塞进去,或把
诗挤出来,留下
妖娆一片
2、荷塘卷
凉棚下,本应品茗
无奈荷塘人家有酒,可吟可颂
独留荷,与风
卷来热浪
揪住荷叶耳朵
“别让妙音辗转”
三十步外
伞撑住风景,观赏者努力弄假成真
镜头咯咯一笑
涟漪就探出头来:
“爱谁,不都是爱莲哦”
3、青菂卷
非白、非黄、非粉的你
独自一隅
为凋零寻找归宿
站在这里,你的妩媚令我始料不及
满目惊愕,打湿你的裙裾
我知道,今天团结没有意义
你凋零,你美丽
4、白莲卷
佛走了,独留莲座
我来了,却来不及从尘世脱壳
脱掉鞋,坐在塘边
清水们缓缓入场,句子熄灭火焰
没有把握,更深入地清澈
就去假想有盏额外的灯,站在
与般若之间
我支付我的一半,任其荏苒
20120624
2014年《中国诗歌》(汉英版)
庞清明,男,生于1967年,四川达州人,第三条道路主推手与代表诗人,提倡“新中庸,新批评”,致力于“南方乡镇”开拓性建设工程。在《诗刊》《萌芽》《钟山》《清明》《作家》《星星》《诗选刊》《红岩》《上海文学》《作家》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评论。出版专著《时辰与花园》《孤独骑士之歌》《第三条道路批判》等。
庞清明的诗
龙套
跳侯爵更能吸引眼球
关键要看何为参照:一面凹凸镜
既可生吞巨蟒,亦可让美眉熬成
一锅糨糊。黑夜的大幕
徐徐展开,幸运的小丑
露出马脚:可以陀螺般忙里偷闲
亦可将家猪自由敞放,得了
咸鸭蛋,难保长大不压垮
董事长的宝座,强权的附庸
关键要看体貌是否端庄,后脑勺的
褐斑是否符合良辰吉日,吹雪
牧童,让革命钻了风箱
长时间被鲜花热捧,被观众
喝倒彩,魔术师总会装神弄鬼
玻璃果腹,袖套杀人,蝴蝶的
矛盾,依靠蝴蝶结解决?——
(原载《钟山》2016年1期)
堕落
如果气囊得以放大,红艺人
甚是可爱,只因东厂
披了万岁的锦袍,空乏的下体
安上旋转的拐杖,仿佛
透明的蝶翼。盗亦有道
和尚于光天化日之下行脚,蜥蜴的
绝活在于断尾求生,将肇事者
绳之以法。但若好为人师
仅有陈词滥调远远不够
还必须奉献赤裸裸的干货
为金蝉脱壳留出隐秘的缺口
矜持的面孔,更需补上素雅的
淡妆,以便客串时疯抢软柿子
娄阿鼠的被褥洗得近乎煞白
梅竹挡了按揭,拉郎配一场接一场
超量的思念引发洪灾——
原载《钟山》2016年1期
替身
影子的替身告诉我:难以
指认的,确实存在,无法打捞的
浮尸,预示生命的重新肇始
一股青烟晕染寰宇奇观
葛朗台表面吝啬,本质上
多多益善。旅人蕉,拥有妖娆的
桂冠,开衩的旗袍,抵挡勾引者的
乐园,与轩窗外的狐狸
异体同构。后半夜的犬吠
轻易击穿转角的柴房梦
补丁打了又打,黑锅越背越多
足有一个加强连。猴山的精英
均有高贵的血统,不仅仅
出自姻亲的属相,储藏室的金币
盖过脖颈,依然饥渴难耐
细腻的丝绸,“噗”地撕开——
原载《钟山》2016年1期
交易
你要出卖劳力,我却收购
权利的批条,你的汗水值几何
你要供奉点子,而我急赶
工期,脑电图怎能抵挡橡皮筋
我握有厚黑内幕与攀爬秘笈
伸手不见五指,如果还需
击鼓传花,保管气球越吹越大
空头支票何以忽悠蛤蟆仔
臆想脱星的风流糗事,就得
放养狗仔队,若要机构的
演说词,必须深挖洞,五角大楼
被迁徙的鼹鼠搅得神经错乱
别在鹦鹉面前摆谱,别拿
马桶讲礼仪,刺穿通胀的泡沫
就能降低文明的冲突?若要坐享
其成,把握见好就收——
原载《钟山》2016年1期
李文武,曾用笔名:星灭,男,1975年生,四川遂宁人,现居重庆江北。有诗作入选《葵》、《新现实主义年选》、《新世纪诗典》第二季、《自便诗年选》、、《橡皮先锋文学》等数十个选本。出版有诗集《诗人与他的妻子》。
李文武的诗
母亲
母亲是地主家的小姐
母亲是黑五类的余孽
母亲是田野上的村妇
母亲是城市里的民工
母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母亲是疼痛的源头
母亲是一切——
但绝不是祖国
绝不
顶多算一块补丁
在国家版图背阴的一角
低泣……
《百人孤独》《每天一首诗》
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把愤怒的刀子
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把愤怒的刀子
你看不出
但可以感知
你看过吞刀表演
也看过刀尖上跳舞
那些把戏足以让人把心提到嗓门
但只是把戏
每把刀子都是一出戏
并在黑夜里演绎
隐忍的人们
常常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我们很少看到刀的影子
但它在飞翔
当刀出鞘
定有
人
头
落
地
2013年9月号《诗潮》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
父亲喜欢打瞌睡
1949年出生的父亲
一直喜欢打瞌睡
特别是现在
瞌睡越来越多
仿佛从没有睡醒
其实,听母亲说
父亲年轻时,是单位的积极分子
一直早出晚归
后来,糊里糊涂的过了十年
就再也没有睡醒
哪怕是睡觉
眼睛也是半开半合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九州出版社)
对精神病人的一次采访
当年在报社
接了一次采访任务
择录如下:
“你是谁?”
“你是谁?”
“你为什么杀人?”
“你为什么杀人?”
“……?”
“……?”
病态式回答
让我越来越激动
当我手足无措
他突然傻傻一笑
居然让我有一丝慌乱
“13号!”
“到!”
“吃药!”
“好!”
医生简短的招呼
与病号响亮的回答
让洁白的病房
有了异样的感觉
当我离开
13号一脸天真的问
“你是几号?”
多年来
竟成了我心里
最大的问号?
诗网刊
立正
——向短篇小说《立正》致敬
我的三叔公
必打立正
以示对领袖的忠心
为这两字
没少挨批评
通过非人的训练
竟因立正打得端
而步步高升
解放后
仍会条件反射
只好下放农村
本以为
就这样了此残生
让忠诚的
生生打折了双腿
我想,这下可彻底
治愈了病根
有一次还乡
发现轮椅上佝偻的身子
竟然向前一挺
做了个立正姿势
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2 长江文艺出版社
燕刀三,男,生于重庆。现在重庆某文化部门工作,多家纸媒文学编辑。对小说、诗歌、随笔、散论有涉猎,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种刊物。开创“异象主义”诗歌实验写作,创办《异象诗刊》。
燕刀三的诗
散步偶遇
我在林荫道散步
这是一个清晨
也许是黄昏
我相信是一个清晨
也许就是黄昏
惺忪的草叶
挂着清晨的露珠
也许是黄昏的露珠
有一个人
从露珠中走出来
这是一个清晨的人
也许是黄昏的人
是的
向我走来
向我慢慢走来
这是一个女人
也许是男人
我相信是一个女人
也许就是一个男人
他或者她
与我擦肩而过
瞎子摸象
只有双眼都瞎了
才能摸到大象
那些视力健全的人
只能看见大象
一个瞎子走过来摸大象
他说这是柱子
又一个瞎子走过来摸大象
他说这是墙壁
那些视力健全的人
看见大象就是大象
他们根本摸不到大象
诗人之死
据民间传说
李白是淹死的
别逗了
李白是胀死的
又说杜牧
是嫖死的
真的别逗了
杜甫才是嫖死的
谁说杜甫是胀死的
我给他一大嘴巴
杜甫很穷
很穷就活该胀死吗
很穷娶不起媳妇
很好笑吗
娶不起媳妇
就应该嫖死
屈莉娜,女,笔名屈丽娜,汉族,1973年生。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鸭绿江》《东京文学》《绿风》《散文诗》《延河》《延安文学》等杂志期刊。荣获《延河》诗歌榜最受读者欢迎奖,有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歌等杂志选刊。著有诗集《浮生纪》。《果乡风》杂志执行主编。
屈丽娜的诗
秉烛夜游
月光带着失眠的眩晕
流泻。倾覆
空心的银色交响
带着小胜的满足
又爱又恨
这酸甜。你定不能独食
腿还会跟着伤脚疼痛,抬高脚
直到消肿
止疼。缓解
没有什么
比一颗心坚硬
又比一颗心柔软
选自2015年7期《延河》、《2015年中国最佳诗歌》
镜面
很多次
我浮在这水面的镜子里
看你在镜前穿衣打扮
在这密不透风的房间里
猫咪和狗狗都也安静下来
大幅的油画就挂在墙壁
如果停下来,
不再渴望得到由衷的赞叹
我们还有这刀锋上的闪电
和闪电里携带的风雨
现世的孤独来回穿梭,
已没有不安急躁和小脾气
人面温和,兽心不再
我渐渐爱上了这断面上的水和游走
选自2017年3期《诗刊》
刘德路,笔名:古藤老树, 男,汉族,1966年6月生于重庆市垫江县,现居成都。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2015年开始诗歌创作,在《星星》、《四川文学》、《银河系》、《西南作家》、《长江诗歌》、《四川诗歌》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西南作家》杂志编委、《长江诗歌》报专栏作家。诗集《回眸人生》正在出版中。
刘德路的诗
这个秋天,我看见一些事物
这个秋天,我看见一些事物
黄昏、秋风、落叶
斑驳的岁月又涂染一层沧桑
树上栖息的鸟儿
打开沉睡的翅膀扑向天空
宛若雄鹰驮起了一个季节
残阳下,一个佝偻的身影
在菜地里捡拾光阴,引得
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十分慌张
咳嗽不止的老父亲
一遍又一遍抚摸
被时光越啃越瘦的河流和村庄
飘进眼里的这些事物
犹如嵌入墙体的钉子
深深扎进我脆弱的骨头
(选自《星星》诗刊2016年12期上旬刊)
一个人的晚餐
独坐一张小方桌,就像
坐在渺无人烟的沙漠
干裂的唇,咽下烈酒和泪水
肚子里顿时翻江倒海
今夜,没有烛光陪伴
不见浅浅的笑和迷人的眼神
一个人的晚餐,走不出
一个煎熬的世界
我打开心的天空,不见一片晚霞
仿佛丢失半壁江山
(选自《星星》诗刊2016年12期上旬刊)
浸入灵魂的爱
那个傍晚
你与一池的莲花一同被夏夜的月光
点亮,宁静的夜空
我漆黑的双眼里,看到
你裸露的旧伤
流泻的时光
雕刻出爱的炽热
你变得像一只怜爱的羔羊
把我当着草原
不停地啃食
一枚蓝色的标签,被你贴上
深吻的唇刻进时间
爱,在初升的阳光里
一遍又一遍地被温暖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2期)
一滴露珠的光芒
喜欢一滴露珠
它渺小,却灵动
黯淡的灵魂
也能被它擦亮
就像父亲,一辈子
深爱着锃亮的镰刀
也像母亲,割舍不下
亲手种下的土豆和红薯
一滴露珠也有光芒
比如在荒凉的沙漠
它能成为甘泉
救赎饥渴,甚至死亡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2期)
《中国百年新诗代表作》征稿
为了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把中国新诗诞生以来的百年诗歌代表作进行梳理和编辑,总结中国诗歌百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中国百年新诗代表作,将五四以来诗人代表作进行一次整体呈现,特征编《中国百年新诗代表作》。该项目是新诗百年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为了按计划实施本项目,现将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征稿范围:
1)自1917年以来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文诗人发表的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与散文诗作品。
2)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作品、内部报刊发表的作品、入选各种出版社选本的作品、海外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广播电视播送的作品、各种朗诵会朗诵作品、各种网络与微信平台的作品、个人博客作品皆在征稿之列。
3)拒收打油诗、古剑诗词、散文、小说等与征稿无关的内容。
二、征稿要求:
1)每人可发30行以内的诗歌代表作3—4首,长诗请自行节选;散文诗一般以300字以内为宜,每人可发3—4章。择优选用,新诗或散文诗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2)投稿时,请附200字内作者简介,简介必须注明出生年月,并按如下顺序撰写:姓名(笔名)、性别、民族(汉族无须注明)、出生时间、重要文学团体职务、发表或出版的主要作品及重要奖项。若未按要求投稿撰写简介,则不予受理。
3)投稿时请在稿件末端注明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微信号、电话、电子信箱及真实姓名,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
4)投稿时,作者必须注明出处,在稿件末端注明:选自某年某月第多少期与报刊名称(如:。
三、编选规划:
1)本书由资深文学编辑、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组成编辑委员会进行推荐与编审,精心打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精品工程。
2)以诗人出生年代作为先后排序的方式进行编排,每人选编1—2首(章),以题目、诗人简介、正文为编排顺序,所有稿件随来随编,初编成型后,交编委会复审。
四、其他事项:
1)本着早来稿早处理的原则,分批次处理。8月底截稿,逾期不再受理,本书将在2017年底出版。统一征稿邮箱为:zgsws888@126.com
2)一旦投稿后,请不要重复投稿,由于编委会工作繁忙请不要催问,届时会统一通过网络或微信发布相关消息。
3)微信号: 18648106127
诗赏读|在读与写中与您相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