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回家”主题征文316号//刘亚妮:缱绻乡愁入心来

“回家”主题征文316号//刘亚妮:缱绻乡愁入心来

2018-06-01 19:05:53




文|(无锡)

图|网络


         

             缱绻乡愁入心来


凝神在清冷的湖畔,风触痛着神伤,月明星稀,又是一个深沉的夜。银辉烁烁的月光,温柔的开启了我的眼眸。拉长了刻骨的流年旧忆,牵起了入心的缱绻乡愁。

我从未觉得自己苍老,直到在他乡忙碌的间或,穿越时空沉寂在家乡往昔的光景里,如痴如醉。

那是一副月上柳稍头的水墨丹青吗?也许就仅仅只是一片如水的夜色。

旷辽远的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傲立苍莽。所有的风光,婉若都被雄浑深沉所浸透,只有家门口的那棵柳树不落窠臼, 摇曳多姿,清香澹泊。

小时候和伙伴一起玩耍很是任性。每每不高兴了她们毋容置疑的是必须迁就于我的。“算了吧,还是让着妮妮吧,要是惹恼了她,她奶奶抡起柳木拐杖是要打人的。”不知道这柳木拐杖算不算神奇的魔法棒,平素从未见它出击过,但我的童年时光却在它的庇佑下,悠哉优哉地一直游弋在甜蜜的空气里。

挨着家门口的柳树,有一条略显弯曲的水泥马路。路面上每到周日,总是有声音早早地叮叮作响,曲调悠扬。那是柳木拐杖带着少不更事的我和心虔诚的奶奶正在前往路尽头教堂的方向。奶奶不识字,和赞美诗却学的格外认真,只要是教堂里教的东西,她就叮嘱我在她精心置备的笔记本上认真誊写,待到回家一想起来的时候,好让我陪她温习。“我这睁眼瞎的老太婆福气好,有恁好的孙女像个先生教我”,那会儿奶奶总是笑靥如花,当着好多人的面把我夸了又夸。

奶奶一辈子推崇读书人,时代更迭历史变迁,奶奶依然不合事宜地喜欢尊称老师为“先生”。但不管怎么变“书中自有真黄金,高照明灯下苦心”,这句属于奶奶自创的箴言,在我心里却亘古未变,历久弥坚。后来的后来,我读书学习丝毫不敢懈怠,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错失了“真黄金”。知识积累的越多,想到奶奶就越发的嫌少,既是恍然大悟后的自省,更是如梦初醒时的惭愧。原来当初懵懵懂懂做“先生”的我,才是奶奶迟迟未曾毕业的学生呀!

   小时候羸弱多病的我,发育期过后个子并没有爸妈预想的那般高挑,偶尔爸妈会不无惋惜地提及这个话题。 我对此全然无感 ,好像他们谈论的是别人身上可有可无的闲事,丝毫影响不了我的哪怕一丁点幸福快乐。 奶奶倒是出来,用她的柳木拐杖水平横跨在自己和我的头顶,义正辞严地比划给爸妈听:“我年轻的时候,人家都说我是中等个头,妮妮现在比我还高一层头皮呢,怎么会嫌矮呢,再说了女孩子以后怀孕生孩子还会再长高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后来的后来, 我异地求学、他乡奋斗、结婚生子,手忙脚乱地遭逢密密匝匝的生活,压根顾不上纠结“长不长高”。人老筋缩,奶奶拎着柳木拐杖送别的身影越来越瘦小,手扶在家门口柳树上为我送行的奶奶,感觉都快成了柳树盘根错节的枝条。

   2013年的0305日,农历正月廿四,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日子。我的奶奶竟和她的柳木拐杖永远永远地在地下陷入沉睡了。

我承认我是选择性认知,我不否认每见一次奶奶她都以让我难以接受的速度迅速衰老,但我始终认为奶奶的老去肯定会像家门口的柳树,四季循环往复,会在下一个年份里任由枝头旧叶老掉、新芽爆出、枝条永葆青春。却忘记了人生永无轮回,经年流转怎么也挨不住一眨眼功夫的思忖。

灞河源头,我未曾折柳,却被岁月轻抚额头, 浅斟慢酌品咂了这杯情绵肠断的老酒。红尘处频回首,无语泪先流。

北方之北,终究是我的故土。

 




作者简介

       

       刘亚妮   2006年河海大学毕业,外企中级工程师,业余爱好写作,屡有作品见诸于报刊.

   “回家”主题征文大赛启事

       

        我们一生都走在路途。回家,是永恒的主题。越近年关,越是归心似箭,惆怅满怀与喜悦同在。在2018年元旦、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将联合举办“回家”主题征文大赛。有关事项如下:

主办单位:广东《书画研究》杂志社、《南粤诗苑》《南粤作家》编委会。

征文主题内容:回家。凡关于回家,关于路途,关于故乡,关于亲人的题材均可。

征文对象:全国各地的诗友、文友,全球华人作者,不受年龄、国籍限制。

征文体裁:征文以诗(现代诗、散文诗)及散文为主,诗歌三首(章)以内,散文不超过1500字为宜。

征文截稿日期:从即日起至2018年2月20日止。

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一名,价值2500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家书法作品一幅;另发奖金368元;二等奖三名,价值2000元刘长东名家字画一幅,另发奖金138元;三等奖五名,价值1500元名家书画作品;发奖金108元,优秀奖十名,奖吉祥数字红包。网络人气奖三名,奖金168、138、108元。凡获奖者均获得全国知名散文诗人李东华等的散文诗集。部分优秀作品将在杂志选登。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lantianyan525000@126.com,  注明“回家”主题征文字样。投稿格式为:“回家”主题原创首发+题目(体裁)+作者+地域(省市),附上照片、简历、身份证号。如发现抄袭将列入黑名单。

八.评奖。来稿在《南粤诗苑》《南粤作家》等平台制作展示。请加关注。《南粤诗苑》以诗歌为主,发单号作品,《南粤作家》以散文及散文诗为主,发双号作品。参赛作者请关注《南粤诗苑》和《南粤作家》两个平台,留意作品的刊登情况。作品质量为先,好作品要多转发分享。经初审编发后,作者有义务推广自己的作品。凡阅读量达不到200,互动留言少于10条的作品不予以评奖。征文结束由编委初评,专业老师复评,名家终评。3月上旬公布结果。《书画研究》杂志开辟专栏10—15个页码选登部分获奖作品。


 

 

                  《书画研究》杂志社

                    南粤作家编委会

        南粤诗苑编委会

                      2017年121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是一个原创平台,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坚持诗心,热爱生活,励志人生,展露才情。讴歌美好事物,吟唱美好生活,谛造美好未来。《南粤作家》电子刊,兼顾纸刊,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1、原创文学作品、评论不超过5000字。

2、原创现代诗歌1-6首,150行以内。古体诗10首以内,散文诗最好三章以内,最多不超过六章。

3、原创散文一至两篇,每篇不超过1500字。

4、原创短小说,一般不超过3000字。

5、其他文体,一般不超过3000字为宜。

6、栏目设置:散文类,包括,行走天下(游记散文、散章)、品读人生(人生感悟、随笔)、市井百味(生活记事、杂感)等;散文诗园地,刊发散文诗作品及优美短章;现代诗,设诗路花雨、浅吟低唱等专栏;诗词、含格律、词牌、古风:设清吟雅韵专栏;小说,设置小说看台专栏。评论:设轻吟慢酌专栏;其他体裁据实际而定。本刊奉行公益理念、弘扬真善美,根据季节、时事形势和热点需要,增设专栏专稿,欢迎关注和来稿。

7、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一份(100字以内)、个人生活照片一张。作品与个人简介请以word文档形式,编辑在同一个文档中(作品标题用宋体四号字体,正文用宋体五号字体,标题及正文内容靠左对齐编辑),图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8、来稿时请在主题栏注明“南粤作家投稿+姓名+作品题目”。不愿被修改请注明。

投稿邮箱:1、lantianyan525000@126.com

                  2、626210117@qq.com

9、本刊因来稿众多,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请作者尊重自己及编辑工作,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多个平台),以免造成编辑工作繁重无效,多次一稿多投者列入黑名单不再用稿。所有稿件被录用的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002052633。发稿作者应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10、关于稿费:所有稿费来源于赞赏,作品有赞赏才有稿费。前一个月赞赏的60%作为稿酬发给作者,40%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活动以及计划结集出版纸刊(赞赏自愿,不愿被赞赏者可在邮件中提前告知)。不足十元不发放。

11、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翻译权。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删改。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本微信公众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编委组:


顾问: 蔡旭  洛夫  谯达摩

主编:蓝天雁

副主编:白土黑石

编委:杨胜赞  熊亮  许巧如   刘莲  卢笙(陆续添加中,要求具有中高级职称,国家级、省级会员。)

法律顾问:林君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作品

苹果手机用户可以长按二维码输入任意金额

切记在“留言”写上自己及作者姓名

安卓手机用户可以直接点“赞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