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1/20 新加坡 编号:19-014-0107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第一行: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这一条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这是道品里面第一段,在佛法的术语叫第一个科目,三十七道品分为七个科目,这是第一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科目,是我们入门下手的最初方便,如果不从这个地方下手,你就没有办法入门,所以比什么都重要。这四种叫观,观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你的想法、你的看法。这四种:你对身的看法,你对于你这一生当中享受的看法,你对于心的看法,你对于心外一切万事万物的看法。如果你的看法是正确的,然后才能修道;你的想法、看法错误了,你纵然很精勤努力的修行,你修的都是邪法。佛在经论里头,常常提醒我们,心正一切法都正,心邪一切法都邪,所以四念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前面三条是属于人生观,后面一条是属于宇宙观,“观法无我”是属于宇宙观,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
第一教我们“观身不净”,你真正清楚明白了,你对于身相就不会贪恋,你就决定不会为它而造罪业。众生造业,为身造的超过半数,为身体的享受,世间人所讲的身家性命,迷于身家,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招得来生不如意。诸佛菩萨所谓看破,看破什么?头一个就是把身家看破,身家的真相彻底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明白是不是不要身?不是,要身,要这个身替我修积功德。世间人迷于身家,利用身造作罪业,佛菩萨利用身积功累德,那不一样。由此可知,身家是个工具,它不是目的,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教里面,这是经教里面讲自他身,一切色法皆不净,我们自己的身,一切有情众生的身,色身都是不净之物。为什么不净?心不清净,心染污,所以身也就染污。心要是清净,身就清净,这个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跟心相对的讲,身是境界,是心的境界。身从哪里来的?是心变现出来的。佛在这部经开头就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身是从心想生的,你来投胎的时候,你有想,想才变成身。你为什么长这个相貌?这个相貌是你在投胎之前想的,你喜欢这个相貌,它就变成这个相貌,从心想生。所以世间人讲遗传,儿女的相貌很像爸爸、妈妈。它不是遗传,在佛法讲你喜欢爸爸、喜欢妈妈、喜欢他那个相,自己就变成那个相,不是遗传,这是想象,一切法从心想生。古人有所谓,四十岁之前是受前世的影响,四十岁之后,你的身体相貌要自己负责任,为什么?这是这一生当中,你的妄想、你的思想会改变你的容貌,如果你的念头恶、行为恶,你的相貌愈变愈凶恶;你心地善良、慈悲,你的相貌愈变愈好,就是这个道理。四十岁以后,自己身体健康、容貌,是要自己负责任。从你的容貌,从你的体质,就知道你平常想的是什么,思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很有道理。
如果我们都能够依照《十善业道经》来修行,前面世尊在总纲领里面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果然照修,你的容貌一定跟菩萨一样,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今天的体质、相貌,没有达到菩萨水平,就是我们纵然修善,依旧夹杂不善,所以这种殊胜的果报,我们没有得到。一个人修行有没有功夫不必说,一看你的面相就知道,看你动作就晓得了。你有没有功夫,你的功夫到什么样层次,哪里能瞒得了人?瞒别人,那就是瞒世间愚人,有智慧的人、明白的人你瞒不了他。
诸佛菩萨绝不糟蹋身体,好好利用身体,所谓是“借假修真”。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身相也是虚妄的,借虚妄相修真的。真的是什么?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了三个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净宗经典说的,“真实之际”就是禅宗讲的心性,“开化显示”就是明心见性,这是真的,明心见性是真的,“住真实慧”这是真的。“住真实慧”是什么?是四念处的第二条观受,住真实慧这个享受好,这就是六祖惠能在《坛经》里面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住真实慧,他不生烦恼。第三个“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他受用。我们身住在世间,对于一切众生要布施供养真实的利益。佛菩萨住世只有真实,没有虚妄,他们的享受,受就是享受,真的是至高无上的享受,是智慧,决定不是烦恼,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应当要明了的。
第三条教我们“观心无常”,心是念头,念头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常住是永远不变的。诸位要晓得,真心是永远不变的,清净寂灭。我们现在真心里面,起了念头,念头叫什么?念头叫无明,无明是个动相;真心是寂静的,它不动。佛家讲修行,修行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禅定。为什么这么样重视禅定?禅定不是说禅宗修禅定,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修禅定,大家要懂这个道理,念佛也是修禅定。戒、定、慧三学,你离开了定,哪来的智慧?禅定生智慧,乱心生烦恼。乱心是什么?就是杂念,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六道凡夫各个都是这个样子,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永远不会停止。你要把念头停止,止就是定、止观。真实的功夫是怎样把我的妄念止住?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把心止住,把杂念止住。我们净宗,这是所有法门里面最方便的法门,是用念佛,用念佛这个方法把我们的妄心止住。
六道轮回、三恶道,无量劫来我们所受的这些苦难,根源是什么?就是妄想、妄念。所以我们好方法,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止住,以一个念头把一切的念头都打掉。念佛怎样念才功夫得力?妄念才起,“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一切时一切处,要有高度的警觉,念头无论是善念、是恶念,统统要打掉。为什么?善念是三善道,恶念是三恶道,都出不了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是净念,要懂这个道理。
世间人知道恶念不好、善念好,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善念是好,三善道福报,福报是享得尽的,享完之后恶业又现前了,所以这是不究竟法。究竟法,大乘里面所讲的“两边不立,中道不存”,善恶是两边,两边都放下了,中道的念头也没有,这个时候常住真心就现前了,常住真心现前才是住真实慧,真实慧就见到宇宙人生真相。真相就是心性,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真实之际”,你才能见到,才能够证实,然后才能够真正自性里面本具的大慈大悲,慈悲心现前。
昨天晚上,,他们讲的确实没有上讲的这么清楚、这么透彻,一个意思。所以许哲讲“爱”就是宗教,李木源问她:“什么叫宗教”,“爱”就是宗教。“爱”是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里面决定不夹杂情识在其中,夹杂情识就不是自性。所以佛法里面讲慈悲讲四种:“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这是六道众生有的;“法缘慈悲”,菩萨有的;“无缘慈悲”,法身大士有的。法身大士无缘慈悲,在十法界里头,四圣法界是法缘慈悲,六道里头只有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为什么?他有情识在里头。无缘慈悲,“无”是没有情识的,完全是自性本具的德能。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妄念不是好东西。我们今天有思想,思想不是好东西,你看看中国古人造字,中国人是真有智慧,“思”那个字是什么样子?心上面画了一格一格叫“思”,“想”是着了相,心里头有个相,着了相就叫想;心里头起了分别就叫思,思跟想都不是好东西,你把格子拿掉、相拿掉,那个心叫真心。有思有想,六道凡夫;思跟想拿掉,你就超越六道。所以中国的文字是充满了智能的符号,古人造作符号,就是教我们要开智慧,一看就明了。你能够不用思想,你用的就是真实智慧,你用思想就把你真实智慧障碍掉,所以一定要晓得无常的心不是真心。
最后教我们对于自身有正确的观法之后,你再放眼世界,我们身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是世界,佛用一个“法”字做总代名词。万法皆空、万法缘生,凡是缘生之法都没有自性,也就是说没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无我;“我”就是一个自体,万法没有自体,所以佛在《》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就是四念处观,四念处初学。因为一切有为法皆是梦幻泡影,你怎么个观法?佛具体教导我们,你观身、你观受、你观心、你观法,你在这四方面仔细去观察,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了不可得。《》上明白的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不可得就是无常。所以我们学佛的入门,首先讲看破,这叫看破,你没有这个功夫,你怎么能入得了门?
我学佛接触佛法大概一个月,我就遇到章嘉大师,头一天跟他见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看破具体是四念处观,放下就是道品里面的四如意足、四神足。四神足是放下,四念处是看破,四正勤就是十善业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佛法的基本法。离开基本法,无量无边法门,不论你怎么样去勤修,最后都会落空,你没有基础,你修行没基础,所以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2000/11/21 新加坡 编号:19-014-0108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经文第二行: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这是“道品”里面的“四正勤”。四正勤是精进波罗蜜,断恶修善。经上跟我们说的,这是一个纲领,它的范围也是深广无尽。第一句是断已生的恶法,第二句是断未生的恶法,“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这是断恶的两条。凡夫之所以无量劫的轮回,都是造作不善业所产生的结果。现在不仅仅是在东方,西方人对于生死轮回现在非常热衷的在研究,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报导。最近从美国那边同修给我们寄来了七本书,每一本分量都很多,精装本差不多都有这么厚,所以西方近代对于这些著述,相当可观。但是综合所有的报导,可以说肯定轮回是确实存在的,人决定不是死了一切都完了。
我们在讲席过去常讲,人死了就不得了,麻烦大了。但是轮回之所以然,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报导,都没有说清楚。实在对于这个事情讲得清楚、讲得透彻,是在里面。特别是在大乘经论之中,才是真正认识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佛虽然说得很多,我们学佛的同修也听得很多、也看得很多,但是对于眼前的境界依旧迷执而不能看破、不能放下。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是对经论上所讲的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没有参透。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但是不清楚,不明究理,所以才产生学佛矛盾的现象。念头总是转不过来,没有办法把轮回心转成菩提心,或者像《楞严经》上所讲的“常住真心”。只要把轮回的妄心转变成常住真心,这个人就超凡入圣了,这个人在佛法里面讲,究竟解脱了,这是佛法的殊胜处。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的期望就在此地,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觉悟,希望每一个众生超越轮回。
而实在说,超越轮回的人很多,阿罗汉超越了,辟支佛超越了,诸菩萨们也超越了。虽然超越,未必得到究竟圆满的果报。究竟圆满是什么?证得清净法身,那才叫究竟圆满;没有证得清净法身不圆满,虽超越轮回也不圆满。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总得要晓得。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如果为六道轮回里面的福报,那四正勤足矣。你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决定得人天福报。可是你要记住,不能超越六道轮回。要超越轮回,一定要证得清净法身,那是真的超越了,永远的超越了。
修行的起步就是在断恶修善,这两桩事情我们要勤奋的去做。四正勤,勤是勤奋,要努力认真的去做。佛说这四条,这叫“正勤”,这不是邪法,这是正法。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必须要有能力辨别。善、恶的根本区分,我们也不要说得太高,就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里头。凡是为自己的都是恶,凡是为众生的都是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世间人有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意思好像是说人起心动念为自己这是正常的,哪个人不为自己?为什么佛说为自己是恶?这是佛跟世间人说法不一样,也就是觉悟的人跟没有觉悟的人说法不相同。佛为什么这样子教给我们?常常听佛讲经说法的人,自然能明了。
佛跟我们讲十法界怎么形成的。诸佛如来住一真法界,十法界怎么形成的?十法界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就是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佛如来没有心想,所以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里头有想、有念头。“心想”,佛把它说三个类别:见思、尘沙、无明,这三桩事情通称作烦恼。在《华严经》上,佛没有用这个名词,佛换了一句话说: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就是见思烦恼。你起这三种烦恼,就把一真法界变换成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四圣六凡,六凡通称为六道轮回,这个是很不好的境界。六凡的轮回境界里面,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特别是严重的执着。
《》大家都念过,古德跟我们说,这部经文字虽然不多,只有五千字,它分上下两部。上半部我们“离相”,离相是离执着;下半部教我们“离见”,离见是离分别。你能够离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超越了;虽超越,他还有分别、还有见。如果把四见也离开了,“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他就超越十法界;四圣法界超越了,这样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就觉悟了。
为什么佛说起心动念为自己是恶?起心动念为自己着相,“我相”,坚固执着我相。换句话说,你永远脱离不了轮回,你说这是善、是恶?人起心动念为自己,这个心是轮回心,这个心出离不了六道轮回。我们首先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转过来我起心动念为众生,起心动念为佛法,把观念换过来。换过来,虽有分别,你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你至少能够提升到四圣法界的境界。如果你连四见都破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是法身大士,你超越十法界。佛是依据这一个道理、这样的事实真相来教导我们,他教得没错。
佛门当中常说众生根性的利钝。哪一种叫利根?能够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这个人是利根。大凡利根的人,这一生当中肯定成就。钝根的人放不下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轮回的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决定不是好东西。可是世间人偏偏贪爱,这个贪爱叫迷惑。我们学佛的人,听了佛的教诲要觉悟、要回头,决定不受迷惑,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罪业。已经有的要断,没有的要防范,决定不能让恶念生起来,决定不可以有恶的行为。如果有恶念、有恶行为,现在不管怎样包装得好,过不了几年,三途地狱去了。
所以佛法的修学要重实质,不重表面。我们帮助自己,就是完全放下。这个身体还在世间,要好好利用它。佛门当中常说“借假修真”,这身体是假的。真是什么?真是明心见性,真是一真法界。我要借这个假身体,在这几十年当中,修是修正,把所有的错误都修正过来,提升自己到一真法界,这一生你就没有白来了,你这一生真的有意义、有价值。如果不能够提升,超越轮回、契入一真法界,我们这一生依旧是醉生梦死,胡里胡涂过一辈子,生命结束之后,又去投胎轮回了。佛跟我们讲,来生投胎能投人身很稀少。大多数到哪里去?到饿鬼、地狱、畜生去了。所以人能保住人身,来生还得人身,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懂得断恶修善,才能保住人身。
要想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他那一种的行仪,就是佛菩萨的行仪,那是诸佛如来的生活,对这个世间一切法一尘不染。人家生活简单,他不是得不到名闻利养,他生下来就得到。他生下来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修行,他将来作国王,继承他父亲的位子,古人所谓的“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什么都得到,人家放弃、舍掉,做给我们看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表演给我们看,不是假的。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他做出来了,那个人是真正觉悟的人,那个人叫,那种人叫菩萨,那种人不在十法界里面,何况六道?这是我们要学的,这叫真学佛。
断恶,要如世尊那样的断法;修善,也要如世尊那样的修法。世尊一生修什么善?三种布施。财布施,世尊没有钱财,用身体;身体是内财,用身体为社会服务,这是属于财布施。用身体、用体力,每一天到处讲学,教化众生,这是内财布施。教学的内容是帮助人开悟,帮助人、教导别人断恶修善,教导别人破迷开悟,法布施。慰问一些苦难众生,跟他们生活融成一片,让他们生欢喜心,无畏布施。,他教菩萨六度四摄,他圆圆满满做到。一生当中表现的是敬业,他的事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从示现成佛到离去这个世间,四十九年当中没有一天休息,天天在教化众生,天天讲经说法,这是“正勤”,我们应当要知道、学习的。所以学佛,。,看到了,要向他学习。学不到,要生惭愧心,要认真努力把自己不断向上提升。这一段的意思还没有讲尽,今天只说个断恶,后面两条是修善。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这是错误的想法。
是教育,。真正的学佛必须学,用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http://sj.qq.com/myapp/search.htm?kw=%E5%87%80%E5%AE%97%E7%BB%8F%E6%95%99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