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吃过西和粉条,听过西和粉条的传说吗?一个关乎西和粉条的美丽传说...

吃过西和粉条,听过西和粉条的传说吗?一个关乎西和粉条的美丽传说...

2020-06-13 10:41:39


一个关乎西和粉条的美丽传说


内容来自:西和县电子商务中心


近年来,我县电商中心以433发展战略与133发展思路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我县电子商务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电商队伍的发展以燎原之势,漫布在整个仇池大地;逐渐成为我县助推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为创业就业开辟出一条条崭新的渠道,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的思路源泉。随着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热情度不断提高,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过去农副产品主要以传统形式销售,产品销路窄,价格低,而且多数货物的消费群体仅仅局限于当地群众,农民辛苦一年的劳作要么廉价出售,要么屯滞,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将本地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享用到本地特色产品。


西和当地所产的粉条一直被外地人所称道,过去因为销路单一,运送不便,许多外地人要想吃到西和粉条都是通过托本地人稍送,数量最多不超俩三斤,极为不便,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改善,更别说对当地经济起推动作用。如今,西和粉条搭乘电商这班列车,迅速销往全国,只要您淘宝上输入西和粉条,形式各样的本地优质粉条全部呈现你眼前。

西和粉条优良的品质,源于绿色有机洋芋,优越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壤,充足光照和雨水灌溉使得所产洋芋个大、面饱,磨制出的洋芋淀粉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粘性强,是同种洋芋淀粉中的“佼佼者。”

相传洋芋淀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朝光绪年间有个穷小子叫张仲良,排行老六,人称六郎。六郎看上大户人家的小姐任兰蕙,两人暗生情愫,六郎上门提亲,任家坚决反对,两人不愿忍受相思之苦,毅然决然逃避山林,私定终身,学古人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六郎心灵手巧,擅长工匠活,做的工具既省劳力又美观。六郎勤劳,种了几亩洋芋,收获丰盛,兰蕙看着一大山洋芋,发愁着说:“这么多,怎么存放?”六郎看了一眼洋芋,摇了摇头,陷入沉思,如何才能把洋芋变成另一种东西,以方便储存?六郎想到一种方法,并制作了一种工具,他们用这种工具把好多洋芋变成了洋芋淀粉。一天,兰蕙看着一包包洋芋淀粉,皱着眉说:“这么多洋芋粉,何时才能吃完?”六郎瞅着妻子手里端着的面条,突然心生灵感,可不可以把洋芋淀粉做成像面条一样的东西?六郎想了七天七夜,又按想的做了七天七夜,终于在第八天一个叫“杠子”的工具诞生!夫妻俩尝试用“杠子”制作洋芋面条,看着一根根光滑、鲜白的洋芋粉面条从杠子里出来,兰蕙激动的说:“看我们做的洋芋粉面条!”六郎说:“我们就叫它粉条吧!” 自此便有了“粉条”这个东西。 他们把做好的粉条晾晒在院子里,一捆捆雪白的粉条在阳光下泛着光,蔚为壮观…… 六郎做粉条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传遍全县,人们一边羡慕两人爱情,一边赞六郎心灵手巧,制做粉条,一时全县兴起了粉条热…… 今天,阴阳山下的张安家世代替人压粉条为生,家里压粉条用的杠子就是祖传的。据他说六郎真有其人,听祖父说过,他应该是西和压粉人的祖师爷,要不然西和的粉条怎么做的这么好?不过六郎不叫六郎,也不叫张仲良,由于年代久远,名讳已无人知晓……


    

每年九月中旬,洋芋成熟,农民留够一年吃的,将多余的洋芋磨制成洋芋淀粉,用于制作粉条,下面给大家介绍粉条制作过程。 
1.刨制粉面
制作手工粉条首先淀粉一定要好,必须是纯洋芋淀粉,质量上乘,特别是勾糊筋用的淀粉,必须用上等淀粉,不然芡不好粉条就容易断裂。
2.打粉芡

加入明矾,水烧至开,将事先搅拌好的洋芋淀粉水倒入锅中,不间断的来回搅动,使得富有粘性后即可。



3.和粉面
把打好的粉芡倒进大面盆里,两三个汉子共同上手,一手抓住面盆,一手握紧拳头捣向用洋芋淀粉糊调和的粉面团。粉面团不能太硬,也不能软,硬了条子漏不下来,软了漏出的条子容易折断,弄不好就会成为一锅浆糊。
4.漏制粉条
粉芡团温度在30~42摄氏度为好。再检查一次粉团,当淀粉团离手时,抓起一团,少许自然垂落,如不断落,即可漏丝。在漏丝时,要预备一锅开水,当锅内水沸腾时才漏丝。一人左手端着漏瓢,一人负责往漏瓢里添粉团,动作要轻快,端瓢者右手背不停地打击瓢里的粉团,不快不慢地让丝条沉入锅底再浮出水面。



5.冷水中冷却粉条
出锅的粉条甩进备好的冷水中,然后把水中的粉条放到另一个冷水缸里,在冷水缸里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为止。
6.晾干粉条
将竹杆上的粉条挂到通风的户外冷冻,直到粉条冻结成一块,待太阳出来,再把冻在一起的粉条挂到背风向阳处,还要一直用手搓、用木棍轻轻敲打,直到晒干,一捆一捆的手工粉条便好了。


    

   手工粉条,经过水煮,受过冷冻,通风晾晒,几经敲打,最后那光光的、软软的、滑滑的细、宽、韭叶粉条便成了人们餐桌上呈现出的一道道风味美食。

仇池山珍

http://shop108120136.taobao.com  




陇上农缘

http://15693333339.taobao.com






西和在线文化传媒
微信号:xhzx742100 (←长按复制)

PC网址:www.742100.com  手机网址:m.742100.com

商 务 合 作:电话(微信)15193992888 投         稿: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邮件38397798@qq.com 免费发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西和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