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大王叫我来巡山,翻译成诗词萌呆了

大王叫我来巡山,翻译成诗词萌呆了

2022-07-08 12:51:57

上传 · 诗词


歌词原作

词、曲:赵英俊

演唱:贾乃亮  甜馨


大王叫我来巡山

太阳对我眨眼睛

鸟儿唱歌给我听

我是一个努力干活儿

还不粘人的小妖精

别问我从哪里来

也别问我到哪里去

我要摘下最美的花儿

献给我的小公举


大王叫我来巡山

我把人间转一转

打起我的鼓

敲起我的锣

生活充满节奏感


大王叫我来巡山

抓个和尚做晚餐

这山涧的水

无比的甜

不羡鸳鸯不羡仙


王海亮

大王叫我来巡山 

天上白云团团转,枝头小鸟声声唤。人间且作逍遥游,七彩阳光心底灿。遍地鲜花开烂漫,娇娇一朵风中颤。好是芳踪不易求,心心念念驰如电。鼓乐喧哗巡几遍,滚滚红尘真好看。王命焉能拯凡心,多情总赖无情断。是妖是佛皆虚幻,但为天真留一线。溪流自绕青山青,任尔修仙登觉岸。


白雨

金缕曲 大王派我来巡山

新奉妖王令。且巡来,那肥和尚,洗巴干净。腰趁锣儿行随鼓,雀跃石桥野径。与啼鸟,戏相呼应。山日窥人真似睐,忽窜逃、松鼠双双并。照整帽,溪如镜。  

去时来处须无定。偶思茶,涧流掬饮,甘于酩酊。攀采崖花方盈把,有个人儿堪赠。复何羡,鸳俦仙境。明月清风都我有,更从头、养就天然性。愿老此,忘名姓。


一苇

大王叫我来巡山

红日娇妍鸟语喧,巡行王命到尘烟。

何来何去休相问,一叶一花未敢专。

最美献吾小公举,烦难管自上双肩。

饥餐和尚闲敲鼓,不羡鸳鸯不羡仙。



林看云

渔家傲 大王叫我来巡山

红日云边眯眼笑,又听小鸟欢声叫。这个人间真热闹,春方到,吾儿更胜花儿俏。

锣鼓喧天行大道,凡夫难解其中妙。晚上加餐和尚恼,任他跳,做妖比做神仙好。


重楼

清平乐  大王叫我来巡山

莺歌春暖,润得妖风软。背篓去来花渐满,笑煞盈盈眉眼。

大王叫我巡山,趁看锣鼓人间。忽报捉来和尚,何如涧水甘甜。


司雨客

大王叫我来巡山 

山日闪明眸,林莺发好声。巡山随锣鼓,健步喜攀登。家有萌萌女,久占妖主名。女既为妖主,吾是小妖精。巡山何辞远,日暮必归程。一口山泉水,便觉全身轻。从此别疏懒,红尘下苦功。从此爱鲜花,献给前世情。不羡天上客,不羡鸳鸯盟。护你慢慢长,我会永年轻。大王快起床,大王把眼睁,大王先饶命,我去捉唐僧。







孟替非


1922年,周作人在与赵景深的通信中谈到:“童话这个名称,据我所知,是从日本来的。中国唐朝的《诺皋记》里虽然记录着很好的童话,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名称。十八世纪中日本小说家山东京传在《骨董集》里才用童话这两个字,曲亭马琴在《燕石杂志》及《玄同放言》中又发表许多童话的考证,于是这名称可以说完全确定了。”


周氏所说的《诺皋记》里的童话,按今天一般的观点,其实算神话。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详细讨论了“童年”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的。简言之,“童年”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而非自然现象,相应的,作为次生概念,“童话”的产生就更晚了。但“童话”产生之前,孩子们也会有秉其天性所喜欢的种种故事,一些超现实的神话故事,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就曾谈到年幼的自己,对《山海经》的痴迷。



中国最有名的神话书,《西游记》要算其中之一,而它也正是一代代的孩子们所心爱的故事宝库,在此意义上,神话和童话原本没有太大差别。尽管如此,“童话”意识一旦产生,就必然会突破神话原有的框架,正如《大王叫我来巡山》这首歌,背景设定为《西游记》,神话色彩自不用说,然而在语言上,可以看出,其童话意味明显的加强了,“小公举”的出现,不纯粹是反差性的戏谑,而隐含着对一个新群体的关注,那就是“儿童”。


显然,诸多翻作中,童话色彩最为浓厚的是司作。司作根据原作间杂的说白,直接把“大王”与“小公举”明确结合为一体。结合此一复合形象,结尾“大王快起床,大王把眼睁,大王先饶命,我去捉唐僧”的演绎,不仅口角生动,情境宛然,从结构上看,也超越了原故事框架,而悄然构建了说故事者与听故事者——父与女的现实互动,这一双重叙事模式的确立,不妨看作对贾乃亮、甜馨的舞台形象的吸纳和变形,手法独特而富于创造性。


与司作不同,其他几首作品基本更多致力于巡山小妖的形象塑造,乃至心理探索。苇作也提到了“小公举”,但只是一笔带过,其作品精彩处还在于“何来何去休相问,一叶一花未敢专”;林作的“吾儿更胜花儿俏”同样如此,其要旨归于“作妖比作神仙好”。雨作“有个人儿堪赠”,“小公举”已经被模糊到无足轻重的地步,笔墨都在点染巡山所见,啼鸟松鼠、涧流崖花,写的是一个自得其乐于山林之间的“妖隐”,这个形象的塑造本身还是很成功的,“照整帽,溪如镜”一处,清新可喜,“那肥和尚,洗巴干净”一处,富于谐趣,都在原歌基础上丰富了细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创造。



楼作与雨作的诗旨很接近,但因为选择了小令,笔墨只能更为经济,所以“小公举”索性直接删掉了,环境描写也很简略。背篓这个细节很重要,虽然背篓采花有点无厘头,多了惫懒气少了隐士范,但童话不在乎这个,背篓使得小妖的形象更丰满了,就好像小红帽,小妖不再千篇一律的提锣打鼓,添装备了。


海作不仅不关注“小公举”(童话的核心),连“和尚”(神话的要素)都不提,他的笔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现实世界,“但为天真留一线”,这里的天真,指的也是人的纯真天性,与“童年”无关,因此,他的语调,相对其他人,也就显得略为沉重,也多了一些哲学上的思辩。


虽然几首翻作各有侧重,但《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基调,仍然决定了整体的表现,包括海作在内,还是轻快处居多,或者,这就是童话的本色吧。


毕竟是童话。



图文制作:看云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欣赏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彩回放

爱你虔诚的灵魂和苍老的皱纹 | 当你老了·赵照

新年祝福很重要,新年后那个人的生日祝福也很重要哦

此情此际宜有诗,而非哇啦哇啦后就没词儿

我偶尔也会想,当年如果选择了“江一燕”,如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感情的各个阶段,如何给TA写一封与众不同的情书(文后有彩蛋哦)

《成都》:现代歌曲变成古典诗词后有多美

这些诗句拿来发朋友圈逼格真不是一般般

余生渐可知究竟,往事何堪论倘如


更多美文关注平台后参看诗词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转载请联系


公众号:上传出品

ID:shangchuanwenhua

读书/旅行/生活/美食/段子

——————————

 我们不一定要写诗,

我们就是一首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