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真·序章

真·序章

2020-11-04 09:55:16

序章


太初之时,天地本处于“混沌状态”,盘古生其间。盘古生长而混沌界所不能容,遂以斧劈之,“清气”上升为天, “浊气”下沉为地。盘古死后,其精、气、神分化为伏羲、神农、女娲三皇。原本蕴藏在盘古体内的灵力逸散,分解为“五灵”,散于天地之间。盘古之心悬于天地之间成为连接天地的纽带,因清浊交汇而生“神树”,神树所结果实为天界生命之源。

夏初,神界清气异变,神树暴长万丈,根系若垂天之云,直入地表。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而成山形,是为蜀山。春秋末期,蜀山附近地气特异,植被生其间则终年翠绿、果实繁硕,动物居其里则体型健硕、毛色艳丽,极强的灵力也吸引了附近的妖类来此栖息修炼。方是时,蜀地虽未通人烟,灵力强盛带来的诸多异象仍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

自秦以后,开始有修仙之士来到蜀地结庐修炼,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修炼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人、妖两族各据地盘,相安无事。两汉时期,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时达数千人,分成近百个小门派,各派的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有一定联系,修仙方法也大同小异。随着来蜀山修仙的人数增多,人妖之间的冲突也愈发频繁,在经历几场激烈争斗之后,双方形成敌对态势,以武力划定界限,于边界之处小的冲突时有发生。

东汉末,人世战火不绝,蜀山各门派亦纷争不断。妖族趁蜀山各派斗争之际大举进攻各派修仙人士,危机关头,一位小派掌门李琼奔走游说众派,于两日内促成“蜀山盟”,集各派之杰力克群妖,一路攻至蜀山绝顶,妖兽逡巡而不敢犯。众人疑惑之际,李琼追寻灵脉的源头来到一洞穴之内,发现了女娲族留下的遗刻,原来昔年伏羲皇创神族以天界自居后,地表留女娲所创人族和神农所创百兽所居,然兽类有凶残强壮而胜人类者,女娲为保护人类,遂在灵力最强的盘古之心设下监禁妖兽的里世界监牢(里蜀山),并以五灵地脉为枢纽连接里外两个世界,凡有妖兽为蜀山地表灵力所吸引来此修行者,如踏入此洞穴,则被吸入对应属性的地脉,永世无法逃出,久之,妖兽便不敢靠近蜀山之巅。同时,李琼还在洞中发现女娲所留下的人为打开地脉入口的方法及所需神器——五灵轮,这五灵轮乃是可吸取天地间四散灵力的至宝,凡人若得此用以修炼不仅法术功力大增,甚至羽化登仙也可期之矣,只因藏于这绝顶险要的洞中,又加之一路妖兽盘踞,这等神器便未被世人所知,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五灵轮已吸取了充沛的灵力。

因此际会,蜀山盟便在此兴木起土,修筑观宇。李琼带领众人修习女娲族留下的练气之法,众人皆服李琼之才气,推举其为掌门,号太武,蜀山盟也正式更名为蜀山派。自此以后,蜀山派以练气修仙为崇高理想,以为人民降妖伏魔为己任,不问朝代更替,只管怪力乱神,蜀山仙侠渐渐出现在民间传说之中。

然世间事此消则彼涨,随着蜀山门众收天下之妖,聚之地脉门户,封入里蜀山,久而久之,蜀地一带开始出现反常现象。先是气候异常,一日之内一山之中而季节不同,随后地震、山火、山洪、风雪灾害接踵而至。时太武真人已初窥仙庭,察此中蹊跷,认为是五灵地脉发生了异变,遂甘冒天险,以一己之力催动五灵轮打开地脉入口,只身进入妖物囚笼——里蜀山。一个月之后,太武真人回到外界,归来蜀山的他身形憔悴,众人诸多关慰都被他一句话拦下“吾自风阳地脉入里蜀山,寻察异变之缘,卒知其故,兹事体大而急,恐愧于三皇圣心和万民福祉,且歇一晚,明日吾将再入地脉。”众人便不再多言。随后,太武真人陆续进入水、土、雷、火地脉,每次归来便更憔悴一分。及至全部地脉打通,蜀地的气候和灾害异象都恢复正常,曾经仙风道骨的太武真人却已槁木死灰,他神情复杂地站在地脉门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催动五灵轮封锁了所有地脉,并告知蜀山众人:“地脉已为吾所封,此地将失收监妖物之能,日后万勿再伤及无辜妖物,纵有恶妖为害人间,也只能另寻他法囚之。五灵轮灵力耗尽,此修仙之径已断,仙缘岂是我等凡人可觊觎,日后当以修心问道为主。吾穷此身修为,只愿弥补过去所犯之错……”说罢,便逝去了。众人将掌门葬于后山,对其遗言虽有不解之处,仍完整镌刻于竹简上,供于正殿(三皇殿)东北角,众弟子每每睹物思人,皆感叹世事无常。

随后的两百多年间,蜀地残存妖物深居简出,新成妖者也不敢造次,蜀山派偏居桃园,自给自足,秉承太武真人遗愿,凡有披荆斩棘慕名而来的修道者,考察其心性后收入门下;若是一昧求仙问神而来则遣之离去。蜀山派在五灵轮失去灵力之后,法术的修习遇到瓶颈,部分门众转向对剑术进行探索,以气御剑、法武双修,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剑法,蜀山派的修武之道也确定下来,外习武以强身,内聚灵以养气,凡有妖物乱人界者,虽远必诛。也有部分门徒受时代风气所影响,钻研炼丹法门,采山间灵药仙草、奇石异露炼丹,指望能增进修为、延年益寿,然石散终归只对身体有害,炼丹一脉只存二十余载便被掌门所禁,其后只往治病愈伤方向发展。

南朝笃信,蜀山派因此差点招致灭顶之灾,却也因祸得福。梁武帝二十七年(525年),因奸臣斥蜀山派为邪魔外道,武帝萧衍遂派遣两千兵马和数十名高僧前往蜀山,意图强制推行。时任蜀山掌门与朝廷来使交涉失败,只能带领数百名弟子奋力抵抗朝廷军队。幸得蜀道崎岖,蜀山绝顶易守难攻,蜀山派依仗山形优势和御剑之术牵制住官军,但随后却遭遇军队放火箭偷袭,蜀山派门人的精神支柱三皇殿被烧成灰烬,包括初代掌门遗言在内的诸多历史典籍也被烧毁,继续耗下去只对蜀山派无益,无奈之下只好妥协谈判。最终,蜀山派接受朝廷派人在观内修筑佛塔、放置佛像,佛塔修成之后由数十名高僧围坐加持,诵念七七四十九日经文,并嘱咐蜀山众人佛像前香火不可断,奉初一、十五必以礼拜奉,乃去。蜀山众人每日看着这佛塔是又愤又耻,但又无可奈何,后来,蜀山派想出一个绝妙的点子,既能羞辱,又能避人耳目。

原来初代掌门太武真人时期扫尽蜀地之妖,囚于里蜀山,但随着他在死前封印了地脉门户,通往里蜀山的通道阻绝,无法再将妖物囚禁,只留下另寻他法的遗言便陨去。好在两百多年来妖族平静无祸举,但囚妖之所终须有地,皆因兽类虽好斩杀,但一旦修炼成妖,以寻常之力便难以杀之,只能以武力降服之后,囚于一地,待其修为化去、灵力散尽后方死。此时众人想到的点子便是将此塔经书搬空,用以囚妖。说回梁武帝派人修的这座塔,此塔以金刚白玉石为壁,自是坚固异常,只需再以五灵轮为引设下五灵法阵,便能不停吸取塔内妖物灵力,就像是一把锁,永远地锁住了妖物。此塔随即更名为“锁妖塔”,掌门也带领长老和得意弟子在塔底和各层墙壁上布置五灵法阵。后来每代掌门的重任便是以自己的修为驱动五灵轮加固锁妖塔的五灵法阵,防止塔内的妖物逃出。

“爹爹,锁妖塔就是平日里那座高高的塔么?明天带我去那玩好不好?”

一句奶声奶气的问话打断了正在讲述蜀山历史故事的常纪,看着孩子半撒娇半祈求的表情,常纪微笑着说:“正是,但锁妖塔是蜀山禁地,寻常弟子都禁止靠近,更别说你这毛孩子了。好了,煌儿,已经亥时了,你也该睡觉了。”

五岁的小煌儿斜躺在床上,被子半捻着,眼里满是失望之情。

常纪看他这个样子,宽慰道:“快睡吧,明天一早你还要跟司徒叔叔习武呢,他不是说明儿要教你新的法术嘛!”

小煌儿一听立刻转愁为喜,重新靠在枕头上,拉了拉被子,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突然想到什么事,又睁大眼睛看向常纪。

“爹爹,我再问一个事,锁妖塔那么厉害,有妖怪从里面逃出来过吗?”

常纪面色凝重,随即又一脸祥和地看向煌儿,说道“当然没有妖怪能从里面逃出来,快睡吧!”

小煌儿这才放心地闭上眼睛,小声说道:“锁妖塔真厉害呀!”

常纪等煌儿睡着之后又转回严肃的神情,慢慢走出房间,凝望着不远处的锁妖塔,眉头深皱,轻叹一声:“也不是所有妖物都锁住了,六年前就逃出来一个。”然后陷入了沉思。

这是常纪第一次给煌儿讲述蜀山故事的情景,六年前谁从锁妖塔里逃了出来,小煌儿将来会经历怎样的奇幻人生,蜀山派初代掌门太武真人在里蜀山发现了什么,这些都将在后续故事里慢慢揭晓,下一回将正式开启问情篇的故事。


P.S.本章前三段是照搬游戏资料设定,从第四段起是我自己构想的蜀山派历史。别问我这些天都经历了什么=。=

P.P.S.梁武帝派兵攻打蜀山派的详细故事,我在高中时便构思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若此次问情篇顺利连载结束,我可能会考虑写那个故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