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试验道坚论

试验道坚论

2020-06-09 11:11:12


验真试诚以明道坚
阳真道人黄元诚
暂寓越南河内
2011-8-14


  清灵真人曰:今子欲学道,彼必试子,试而不过,是我之耻也。今既语子以得道之方,又悟汝以试观之法,于此试而不过者,亦子之愚也。夫欲试之人,皆意之所不悟,情之所不及者而为之,子慎之哉。
  清灵真人曰:仙道十二试皆过,而授此经,此十二事大试也,皆太极真人临见之可不慎哉。
  清灵真人曰:大洞之道至精至妙,是无英守素真人之经,其读之者无不乘云驾龙。,子若知之祕而勿传。又昔周君兄弟三人,并少而好道。在于常山中积九十七年,精思无所不感,忽然见老公头首皓白,三人知是大神,乃叩头流血涕泪交连,悲喜自搏就之请道。公乃出素书七卷以与诵之,兄弟三人俱精读之。
  奄有一白鹿在山边,二弟放书观之,周君读之不废,三弟还,周君多其弟七过。其二弟内意或云仙人化作白鹿,呼周视之,周君不应。周君诵之万过,三弟诵得九千七百三十三过,周君翻然飞仙。二弟取书诵之,石室忽有石爆成火,烧去书,二人遂不得仙。今犹在常山中,陆行五岳也,子慎之哉。
  元诚言:敝人青少之时于祖门之下闻祖师说法,有闻屋外有二犬恶吠而相噬之,敝人耳闻犬斗之声故心感不悦起身取帚欲驱之。此时祖师令敝人坐下不可出外。
  祖师言今日来此学于道者本是学于清静,若闻犬斗之声而起心动念,此者何有清静可存?再者之间声响形影何曾断之,行以读经、持咒、调养、服食、抱真等等诸法,若欲身外无声无影尔后为之,试问一年之中可有几日几时可用?又于初学于静定者,心中难免幻觉涌现,若有幻象出以土地、仙人、老翁、元君等等,或显厉鬼、恶煞、鬼王等等。若不以真见洞明,着一象即是逐幻入幻,此等何有功成之日可言。所以然者,存神、幻象、真觉不可统为一谈,三者一说无道可言。

  清灵真人曰:昔中山刘伟道,学仙在嶓冢山积十二年,仙人试之以石,重十万斤一白发悬之使伟道卧其下,伟道颜无变色心安体悦,卧在其下积十二年,仙人数试之,无所不至已皆悟之,遂赐其神丹,而白日升天。
  元诚问:学生请问祖师一事,为何常闻习道多年而退者。
  祖师言玄门之学后有极端险要之,,且稍有分心者往往前功尽弃。若常日之功皆无所获,有此之遇者当思此为常态不用怀疑,要回头简视己之基础是否稳固,若就此放逐者,前功尽弃。

  清灵真人曰:真人隐其道妙而露其丑形,或衣败身悴状如痴人,人欲学道作此试人,卒不可识也。不识则为试不过,汝但当慎此也。昔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到复是隐言也。时人莫知之,唯张子房知之乃往拜之,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仙人拜王公揖王母。
  祖师言常真之法非以繁华而象之,甚简甚朴。幸遇上真授之真诀亦是短短几句卽简言毕之,有此之境遇当看个人修为如何,若能识之而习,渐验逐应者,方有应真之日。

  清灵真人曰: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神丹,乃升太清为南岳真人。此有志之士也,子其识之,若有此试,慎勿言不能也。
  祖师言道法当行于人不能行之地,若言之收心而入静定,静定而生道慧,慧藏之而内养。凡常之人思索不得而曰不能,学道之人若亦言不能者,何异于常人者。精诚、敬仰而坚心日行必然成之。

  清灵真人曰:昔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学道在王屋山中,积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谢稚坚、张兆期见之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归去。后见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请道,与之狭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今犹在山中游行五岳。此人知神丹之得道而不悟,试在其中,故但陆仙耳无复登天冀也。
  祖师言长生之道取元养真不以形骸为要务。所谓不死金仙者,其神炁不灭不为有形之劳。虽玄门入手者多以延寿养形而务之,学人不可以以此末枝为本业,地仙虽可养寿千年,然者在劫难逃也。

  清灵真人曰:晋初有真人郭声子,在洛市中作卜师,时刘石张臧四姓并欲学道,常自叹云不遇明师,明师出而已不觉,皆为试不过皆无所得也,常当慎此。有异不觉便为试不过也。人有学道之心,天网疏而不失皆并试人,汝深思此意慎之也。
  元诚问:学生请问祖师常有闻人寻真师而终生不得此为何故。
  祖师言此世高修者众,日日寻徒传法而人不知,然真法藏于内偶偶言之一二,欲学之人可否心知。若自不明者反唇讥侮,何有能人无事自寻其辱。

  清灵真人曰:世有下土恶强之鬼,多作妇女以惑试人。若有此者,便闭炁思天关之中衡辅之星,具身神正颜色定志意,熟视其规中珠子,浊不明者则鬼试也。知鬼试则思七星在面前亦可在头上以却之。若规中方明者仙道人也,悟者便拜之,不悟为试不过。若遇邪而谓真人亦是不过之例也,子慎之焉。
  元诚问:学生请问祖师,常闻有仙魔于定中来炼试,此如何面对。
  祖师言若学道之人先予沐浴、更衣、焚香、颂念、敬祷乃入静室安坐,此时必有仙祖遣派真人、甲兵守护坛庭,十方巡守之神灵必不来扰之,若安坐之时因寂而感招幽狱神人、鬼仙、邪魔诸方外之形影,此时当立身而起不静坐,此皆事出有因,当察照自身可有过失故以感召此等方外形影。
  若感天女、仙翁、元君、老君等等仙真形影,当莫喜之。须先当知来者何物,玄门一炁内敛之如日月洞照,当识形无定形,此炁契符则以辨真。若以幻形者气乱纷纭暗影自现,见此者亦起身不再静坐。若真形一炁腾腾者豪光自现为之真人过路,以心顶礼即可,卽以过礼勿再多事。

  清灵真人曰:昔闾成子少好长生,好学道四十余年,后入荆山中,积七十余岁,为荆山山神所试,成子谓是真人,拜而求道,而为大蛇所噬,殆至于死,赖悟之速,而存太上,想七星以却之,因而得免。后复为邪鬼所惑,失其左目,遂不得道,而绝山中。子当慎此之试,恒存于师也。犹是成子用志不专,颇有邪心故也。
  祖师言天外纷纷正邪莫明,人有善恶、灵有正邪,学道之人不可不知,学以至道而未能洞明正真者须一门从之莫贪师多学。人多着于眼见之表象,衣冠楚楚者内涵祸心谁而能知之,更况于无名无象之灵神。道法一炁而清静,若异于此者皆当作旁门论处。常以此自诫终不入偏邪之径。

  清灵真人曰:昔有郭崇子者,殷时人也,彭真人之弟子。尝兄弟四人俱行,为恶人所击,伤其左臂,三弟大怒,欲取治之,崇子曰无用,笑而各去。此人后仕宦,而崇子誉致之数数非一,此人乃往谢之而犹豫不止。其人曰:我恶人也,不可以受君子之施。乃。后崇子得道,太极真人以为有杀人之过,不得为真人。
  祖师言学道之人当心存正气明以是非,见横恶当头危及人身者当思所止,见之横恶不思以慧而止者,掩目转头者犹如纵虎噬人,此为过之。又不可以己之正框却他人之过,见他人之过者若此人可言者一语而言之,若不受者令其自去过咎自收,勿多生事。若知其人知行为恶者,又扶之其行。此为助恶为强为虎添翅,此为大过切不可犯。

  清灵真人曰:范零子少好仙道,如此积年,后遇司马季主,季主将入常山中,积七年入石室,东北解有石牖。季主出行,则语之曰:慎勿开此,如此数数非一。零子忽发视,下见其家父母,大小近而不远乃悲思。季主来还乃遣之归,后复取之。复使守一铜柜又使勿发,零子复发之,如前见其家。季主遣之遂不得道。
  祖师言人生在世谁无亲情谁无责任与义务,若弃养年迈之父母、不扶家妻稚幼,此等之人良心泯没,何能修真了道。若言古人离家而去者,须知当时之人家世如何。学道之人心胸坦然以昭天地,若不能如此者无能入寂。

  清灵真人曰:欲使心正,常以日出三丈,错手着两肩上,以日当心,心中间暖,则心正矣。常能行之佳。昔有姜伯真者,学在猛山中,行道采药,奄值仙人,仙人使平倚日中,其影偏,仙人曰:子知仙道之贵,而笃志学之,而不知心不正之为失。因教之如此,后遂得道。
  祖师言真炁即是正气,心正不偏气而正之。学之以道行之以法以此为基,若无正心,任凭万般正法所用之皆成邪术。此为基要之地。

  后言:
  敝人感言:习道之难着之处首在于时时清静,人在山中亦或尘中都须如此,末言仙来相试日日万事经心当时时诫之于己,现代之道人学知甚易然而清静更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