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阴符髓-修真功法

阴符髓-修真功法

2020-10-29 10:38:27


夫神仙抱一之道者 上天所佑也世不可得之 乃太乙含真之元 太乙者 太极太渊之源 是虚无炼神之道 一者 气也 人能将太乙真气与我真气相济 包含太和久而炼之乃为大丹 丹者纯阳也 阳者天道也 故神合道聚则成形 散则成风 故与道相通 通者道养气 养气者神保 神 天道也 故曰精气相济 久而用火 乃真气战退阴魔 是谓纯阳炼形 以身为国 以心为君 以精为民 形者炉也 首者鼎也 精满于脑 故用火炼 火者阳也 息者风也 以风吹火炼形神 形神俱妙 故曰炼形 炼形者先须存心于内 真气冲和 火乃丹阳之气 纯粹之精 运行不绝升沉往还 周而复始 包含万类 故乃丹阳也 天地者阴阳之精也 天气降而复升 地气升而复降 天之阳晶为日 地之阴晶为月 若得斗柄之机 自然斡动日月 运行而无休息 乃纯阳炼神之道 天枢之上 天元一气注之 天枢之下 地元一气注之 天枢之中阴之与阳 人能混之上下无穷与天齐年 今之人而不能知者 贪欲忘精 用心失神 劳形散气 以故冥然而死 故谓五贼之败也 所谓见之者昌 不见则亡 五贼者五行之正气也 天真者道之元也 长养万物生杀 机权造化之本 久而满于体内精与天真相济 天气降与地 地气接之而不相离 若能识之故不死矣 

广成子曰 吾一万二千岁皆因五行正理也 五行者五脏也水得一气人肾属于水 人未生之前以道为本 但人命门上应北方太乙之源 造化之根 次生左肾 此中生日脉脉涌腾 朝元下至巽坤中 有元基聚 四时之气入于中宫 并而朝于顶上 故施行于天 头圆象天 足方象地 中理五行之正气也 聚入绛宫 散而达于筋骨 上下而复涌泉 混合万神 故乃青阳至首 群阴皆散 更用天之五行正气 内降五行共处 入鼎修炼成丹 故不死矣 天以斗为机 人以心为机 天机运于阴阳 人机则成大道 大道者 无为也 无为 性不乱 性不乱则神不移 神不移则精不散 精不散则气不荡 气不荡则精火相随 精火不散万神聚于神乡 在于昆仑之内朝于顶上 始得一气之造化也 故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一者天地之根 阴阳之本 万物赖此以生成 千灵资之以舒惨至于高天厚地洞府神仙玄象灵宫神真圣像 未有一物不同元气而生者也 夫未生之时 先受天气 故为人性 然后二气相合 故乃成形 人能澄心 如天不动 故同天地 人心者机本也 人能存其心 守其神 以心为性 以气为命 而不能行者 气绝命亡 皆因乱性散神 天道者 清气也 人受一气 体养万神 纯阳之理 故谓天之道杀机者造化也 龙者气也 蛇者火也 若运精气上下往来夺天地造化 故曰机也 若去五欲动于机权如天之作人肾中青阳之 真为之龟蛇上通天元之气呼吸而上下相应起而离陆地也 

广成子曰 脐下一寸三分气海中 有真精一合 内有二经 左曰丹阳经 右曰灵阳经 二经上通于脑 其中有府名曰灵阳府 府中有二穴左曰太极穴 右曰冲虚穴 上通天气 下至海元 故曰呼吸 天气下降而养真精 上者为龙青阳之本 下者为蛇则元气始也 二气相交而成大药 久炼成丹故不死矣 久炼神趋物外 故曰起陆 人发杀机守于阳神 阴阳升降 天以冬夏二至 人以一呼一吸 呼则至于根 吸则至于蒂 一吸天气下降 一呼地气上腾 我以真气运下元 地气上于天 故曰天地返覆 天性不可乱神 气不可移 能与精气交而生万神 若天地安和 而长万物 圣人内默聪明 外屏嗜欲静居 太始之先未始有巧拙之辩 三要者玄牝玉户金关 上通于天 下通于地 切勿眼观心动 耳听神移口谈气散 故三要动之神散也 但人心中有二窍 左曰玄右曰牝 下入气海上通泥丸 此真相通玉户金关 夹脊相凑过三关 而朝北极阳穴动而养真 

广成子曰 木去火则不灰 人去性则不死 火出神散 神散气离 气离身亡 国有奸久而破 身有邪久而死 去奸则宁 去邪则安 天地盗太虚 人虫盗天地 蝾虰者人腹之虫 烁我魂魄 亡我神气 散我精血 若能还阴阳造化之机 勿能害耳圣人以机筹运法造化之机 如是修炼天界 天以一气长养万物 人受一气而生万神 散一气以盗而死古圣人食天气自有时自调百脉畅 饮太和真气注想身田 即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 关节元气精神安也 

广成子曰 气之柔弱 穿筋骨 安精神 皆使关节通流岂不理乎 神机内用千变万化 天运机而养万物 人运机而化不穷 人知外象有吉凶之兆 即寿而应而不知自己有神乃为神仙 所为神也 日月者阴阳之至晶也 周游八极寒暑相推克 天地之意定于日月周游之道也日出月入 在于数中数者一也 一者气也 圣人得之通天地 阴阳地理固气养神不失于道万变始也 君子可以固穷下士闻笑而轻命三返在于三元天元真气居首 灵元真气居中 本元真气居下 精者师也 心者王也 身者形也 三阳循于内久而神自朝元 故不死矣 以天道而化下方 万物受道所生 自然而然 乃大恩 生不以色欲纵其心 安其心而保其气 造化自恩生也 剪其欲正其心定其气 守神抱一至静 而日新必达于源至于神 阴阳之本也 目不视色 神不移神 不移其气内藏至乐 天真终无所扰 

广成子曰 禽者南方之鸟也 人能致伏真精力久如禽 飞腾太虚不过以气而作飞仙 损有余而补不足 有余者 心不足者 精有余不能损 则其不足不能补 补不足者是害也 节欲潜形物束无味有恩存焉害中恩也 天地之理圣人之机 至道之苗 万物之本 阴阳之宗 故造化无穷 圣人于至道之精我之有也 道之勃然万物自物我哲耳 阴阳非胜我之用胜之者 我神我灵而阴阳同胜天地者 二气结而万物皆同也 哲同神气圣人也 而异于人 故作神仙矣 

内三要 (出黄帝阴符经) 
第一要者头太渊也 天谷神所居之位是也 上应玄都万神会集之乡 人能开此 谷神自居 真息自定 饥渴自除矣

第二要者心绛宫也 人能虚心凝神 得神气俱定 息不往来 谓之大定矣 夫神者 天地之元 性命之本 日月之祖 龙虎之首 阴阳之根 每一息动四至 太上言 二十四动为一刀 二百四十动为一圭 故圣人谓之刀圭

第三要者在两肾之间水火之际谓之地户 此关有神谓之桃康 上通九天 下通涌泉 真气聚散皆从此关 故圣人言天门常开地户永闭人能会此三要神气自然交结 
(阴符经曰九窍之邪在此三要正此意也) 

外三要 
外三要者玄牝之门也 口通五脏 出者重浊之气属阴 一切百谷诸味 皆地之精 从口而入 与地相接 谓之地根 鼻通六腑 出者轻清之气属阳 接其天此乃天根 太上言 玄牝之门是为天根 鼻有两窍口有一窍 共三窍 此是神气往来之门 阳神为玄 阴息为牝此门中有天魂地魄 与我神气混而为一 故强名曰玄牝二物也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千镇百镇桃花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