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西游修真奥秘 ——丹道传奇(之三)

西游修真奥秘 ——丹道传奇(之三)

2020-05-17 15:34:51

【新朋友】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火神门”快速关注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按钮转发,与亲朋好友共分享



@火神门:《西游记》是元初圣人所著,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真窍妙,无不详备。本《西游修真奥秘~丹道传奇》参考清代高真悟一子、悟元子的注解,融汇韩金英老师传授金丹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揭秘老子的长生之道。


西游修真奥秘----丹道传奇(之三)


十一、了脱生死


天堂地狱在心头,善恶分明祸福由。

富贵不淫贫贱乐,可生可死有何愁。


这一章写唐太宗神游地狱,领悟生死奥秘,明心见性,用性命合一的金丹起死回生的故事。了脱生死,使一灵真性永断轮回,取得法身成就,唯有金丹大道。一灵真性得到人体先天元气的支持,才能和宇宙真气能量链接,宇宙真气和一灵真性结合,内在本体得到外在本体能量养育,才会取得法身成就,还原一灵真性永生不死的本来特质。


这回首先展示死的罪魁祸首是阴我后天意识心。唐太宗因为泾河之孽龙,去阳世而入阴司,因渭水之金鱼,脱阴司而回阳世。孽龙争强好胜、自欺欺人遭到天诛,孽龙象征意识心、人心,太宗因没救下孽龙自责,梦中被无头孽龙来索命,惊恐之心自招鬼扯。正脱身,观音菩萨将杨柳枝摆去鬼龙,救脱皇帝。观音是真性的化身,不是观音救了他,而是他的真性救了自己。天堂地狱皆由心造,心之忧闷惊恐,死期即到,难免恶鬼之扯;心之神明悔悟生机遂回,即有解脱之机。观音救唐王,示人静观密察,不可由心自造走入死路也。倘不早悟,一迷到底,终为阴鬼所缠。太宗惊恐过度,感觉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终于病入膏肓。魏征让太宗捎给旧交酆都判官一封祈求还阳的信,太宗遂瞑目而亡,棺椁停放在白虎殿。白虎是魄,棺椁放在白虎殿,是魂出游梦游,魄还在。


太宗的游魂来到冥府,遇到判官,果然得以赦免。太宗被阎王邀请,见到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见了十王,得知孽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已被转生去了。太宗阳寿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太宗返本还阳,返阳的路上历览地狱:见那阴司里,不忠不孝、非礼非义、作践五谷、明欺暗骗、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煎熬吊剥之刑,有千千万万,看之不足。又过着枉死城中,有无数的冤魂。尽都是六十四处烟尘的叛贼,七十二处草寇的魂灵,,超度亡灵。


太宗看到了因果报应,没有魏征的善行,阴司崔判官不会手下留情,而且还给他加了20年的阳寿,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毫发不爽。阴间所有恶行都是人心的描述,冤魂尽都是六十四处烟尘的叛贼,七十二处草寇的魂灵,64是坤卦,元气一滴不剩,72侯是一年阴阳升降,自然之理,后天意识心,违背自然,通过六根将先天元气消失殆尽,将空静的元神自动抱阳气的功能破坏,人得不到天地阳气的养育,只有消耗自身的库存,库存耗光了就是死。太宗答应阎王送来南瓜答谢。南瓜者,南,离,属心。把后天意识心送给阎王,灭绝后天意识心才能获得生机。判官将‘一’字上添了两画,注定三十三年。”一为水,两为火,水火相济。前三后三,两而合一,便是不死之妙决,还元之秘密。本性元神得到元精元气的能量支持,真阴真阳合一,自产元气,招摄天地元气入体,将一灵真性养成一个实在物,自由出入,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才是法身成就,灵魂永生。


太宗从阴间返阳找不到来路,阴灵出壳,一去不返,只能继续轮回。水陆大会,上善若水,善性既是太极真性,修性之义;陆为地,脚踏实地,立命之义。大会是性命合一。能超度冤魂者,惟此性命双修一乘之法。“唐王贪看渭河一对金鱼,太尉“扑”的一声,望渭河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金鱼是水中金,贪看是入神,神入水中金,既是真阴真阳合一之金丹法身,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返阳,是法身脱胎,真人出窍,真性可以起死回生。太宗终于明心见性,见性得金丹。


给阎王送礼,活人无法送,平民刘全之妻李翠莲为斋僧而受气自缢,刘全因妻死而捐躯进瓜,皆从真性中流出,视生死如一辄,富贵如浮云,虽死如生,幻身死真身不能死;所散者浊气,真气不能散。龙王感动说夫妻皆有登仙之寿,夫妻双双死而后生,太宗妹妹玉英定数已到,翠莲借玉英之尸还魂。有真性者死而复生,无真性者生而终死。


十二、点化金蝉


存诚去妄法虽良,究竟难逃生死乡。

何若金丹微妙诀,超凡入圣了无常。


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玄奘在长安化生寺讲经。观世音菩萨以卖袈裟为由,寻找接近玄奘的机会。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菩萨把宝物交唐太宗送给玄奘。,菩萨隐身到会。玄奘正当台上念经谈篆宣卷之际,菩萨厉声高叫道:“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又云:“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混俗和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菩萨显出救苦真身,庄严色相;半空中落下简帖,“西方有妙文”,“求正裹金身”。西方妙文即金丹正道。西是水中金元精,金身既是一灵真性元神,元神得到元精所化元气的能量支持,才可以金蝉脱壳,上无底船而脱壳。上灵山脱胎,元神可以自由出入身体。如果没有能量裹住、支持这个金身,就像火箭要上天,没有火药是飞不上去的。


金蝉之蝉,鸣不以口,饮而不食,处卑而趋高,物中最清高之品,以喻清净无为、其性涵空之意。金,百炼不磨、光明融结之体,喻性体之虚灵。性体虽具命根未固,巍巍佛堂,其中无佛也。玄奘得小乘之法门,只是金蝉之空壳而已,必三家相见之后(木火一家、金水一家、土一家,三家合一既是五行一体,既是元神法身),方能充实命基,成真金不坏之体,得见如来,才是大乘教法。观音奉佛旨而来,佛祖的五色锦襴袈裟一领、九环宝杖二物,已经得了真经。悟道后还要行道,还要用一个实践过程,把理论变成身体的真实体验。。袈裟,像五行之攒簇;九环,像九转之返还,故曰显像化金蝉。三家相见,是藥物;八十一难,即九九返还,是火候。五行之情状,九转之神灵,变幻无定,不可测度。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体用真常,无穷极矣。


玄奘正当台上念经谈篆宣卷之际,菩萨厉声高叫道:“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开坛谈经,空性中之小慧,度人为善可以,自己的法身不能成,怎能度别人成就,又哪里有能力度亡灵提升。菩萨是最慈祥最温柔的,竟然厉声高叫,这是对一切学佛的棒喝,性命是一体的,如果没有能量支持,人的精神会摇摆、错乱,甚至崩溃。人体的能量不被逆反先天的转化,元精化元气,元气化元神,成就法身,跳出人体太极樊笼,能量扭曲在体内,心灵必然扭曲。阴性的思想,阴性的肉体不能转阳,那就会一念进入魔境,处处陷入魔境的泥潭。动时炼性,在生活工作中,做好每件事情,克服难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空性是动中炼出来的,不是谈空就能把本性的力量发挥出来的。佛是觉性,如果因为学佛,生活不要了,事业不干了,做一个修佛专业户,几乎是个废人,一点小事情也做不好,不仅觉性没有增长,比不学佛的人要昏很多,还要当讲师去度人,那就是谤佛。嘴皮子道,无法了脱生死,只有大乘三藏妙典,成己成物、天人合发,能成金刚不坏之体,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佛法三藏是三家合一之妙道,教外别传之深旨。能修持者,度亡度鬼,超脱一切,出生死而逃轮回,真实不妄,天下修行者闻此可以猛醒,不为小乘所惑矣。


玄奘愿往西天,号称“三藏”,已包三藏之真经于一体。合三家之五行于一号。“三藏”二字,已是大乘。何谓三藏?以经数而言:五千零四十八卷为一藏,共计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以五行而言:金水一家为一藏,木火一家为一藏,土一家为一藏。以阴阳而言:天为一藏,地为一藏,鬼为一藏。鬼,即二气之良能,盈天地间,皆是也。


佛法三藏,“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西天,西为兑金,金生水,真金之本乡;天竺国,天为二人,竺为二个,真阴真阳相会之地;雷,复卦,先天真阳一阳生;音,震动声音;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无声无臭大道之归结处。正如张三丰祖师所说:“须知得内外的阴阳,同类的是何物件?必须要依世间法,而修出世间。‘顺为凡,逆为仙’一句儿超了千千万。”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见,中藏先天之气,生天生地生人,为仙佛之源头,天地之根本。即大西天真金之处,天竺国阴阳之乡,大雷音正觉之旨,佛如来圆成之地。真经在此!丹头在此!法身在此!


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道:“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说的是归根复命,返本还元。金丹大道,十月怀胎、三年哺育,三年就可以金蝉脱壳,法身就可以养成,自由出入,孙悟空出八卦炉,一灵真性回归宇宙之母。


十三、人心魔境


未修仙道先修人,人与虎蛇作近邻。

急脱诸般凶恶念,小心谨慎保天真。


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出长安,三藏西游第一步,众僧纷纷说艰难。三藏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道明全部宗旨。唐僧心神不宁,起早提前上路:“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心慌意必乱,意乱则目无所见,找不到路,拨草寻路、崎岖难走。“又恐走错了路径,正疑思,又心慌。”写人心是非相混,邪正不分,中无主宰。所至之地,皆是陷阱,所遇之境,非魔即妖。唐僧眼睁睁看着“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渝麻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这说的是修行学道第一步工夫:制御人心之险。


人心吃人和老虎吃人是一样的,人的元气在后天意识心的作用下,一点一点地消磨,64卦就是元气消耗的历史,终于导致人的老、病、死。而本心具有自动抱阳的功能,使人总能保持16岁精满、气足、神全的纯阳状态。虎比喻人心:“南山白额王。”南为离,为丙,丙火长生在寅,为寅将军,明指寅将军为后天意识心。又有二妖,一曰熊山君,一曰特处士。熊为火,火性也;特为牛,意土也。人心一起,火性妄意紧随。人心即二心,好坏、是非、颠倒,为妖为魔而吃人;道心即一心,为神为圣而救人。食二不食一,一是本心,吃了唐僧的两个随从,是修道先要消灭二心,保持一心。唐僧的行李没丢:“那厢不是一匹马、两个包袱?”一马两包袱,道心之象。丢了随从又遇到恶虎,唐僧明知心中自生,而无可解脱。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慌乱的心放下了,空静的本心显露出来,本性元明,灭却人心,天心呈现。太白金星来救三藏,对他说:“只因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你不得。”太白金星,天降神仙,即“一”之本性。此时三藏昏沉沉无主,不能得命;得命之道,惟仗真一之金。“忽见老叟手持拄杖”,即本性之主持而可得命也。


《钟吕传道集》论验证部分说,人最初学道,魂魄不定,梦寐多有恐悸之境。因为身体和后天意识心的双重阴性,一进入梦境或看到虚像空间,都会是比较恐怖的场景。因此先要修心,把乱七八糟的假我请走,请出真我元神。一心一意,真心真意即是真土。真土生慧,假土生魔,一念一个魔境。因为心慌、惊恐,落入虎口,因为放下、心静,脱离虎穴。“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太白金星西方金,金水一家,金生水,水中金才能作为生灵的依赖,只有水中金,才可以挽救落入人体陷阱的灵魂脱离苦海,所以“相随老叟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


这一章写了两个地名,一是双叉岭,一是两界山。双叉岭为心关,人心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心是元神本心,后天之心是识神后天意识心。入道必须识神退位,请出元神,否则一念一魔境。两界山是色界、无色界,物质世界和虚像世界之间的连接处。唐僧再次遇到猛虎,没办法听天由命了,一念空静天心显露,就被猎人伯钦搭救。在猎人家唐僧为其亡父念超度经文,猎人全家做了同一个梦,“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唐僧为自己能度亡灵而高兴,谢绝了猎人一家的财物,只请猎人送一程。到两界山,猎人说那里的虎我降服不了,到此返回。猎人是普通人,两界山者,天人相分之路,天道能统人道,人道不能全其天道,以人道而欲行其天道,如伯钦过两界山,难矣。抱着阴性的贪嗔痴后天意识心,要得道成仙,那是休想!用后天意识心进入多维空间,那是绝不可能!唐僧经历双叉岭人心放下,道心生起,元神当家,元神通三界,可以度亡灵,才会进入下一关两界山,先找到水中金孙悟空。


十四、轻松伏虎


已修人事急修仙,这个天机要口传。

翻过五行归正觉,霎时六贼化飞烟。


本回的故事写唐僧在两界山找到孙悟空,唐僧反对悟空斩杀六贼,悟空生气离开,观音传紧箍咒帮唐僧降服悟空,悟空反思后主动回到师父身边。在先天的角度看,六欲是吞噬先天元气的罪魁祸首,只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才能看到人体先天能量状态。肉眼凡胎的唐僧所谓的不杀生,只是表面的人心的善是后天,修道是后天返先天,把元气的死看成恶,把元气的生看成善。六根关闭入静,让精气神不泄露,在体内凝聚,最终形成法身。孙悟空在先天,唐僧在后天,真是没法弄。元神是个大智慧,看得到过去未来,元神说不出道理,只是一个直觉,脱口而出。某天一位学员陪了很长时间,我说快回家吧。她不听,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家人寻来不愉快的场景,这时她才想起我刚说的话,后悔没听。她是在客气,这就是后天意识心。元神一念感应,就知道什么事情要发生了。识神包括阴我、阳我,学佛修善阴我去掉了不少,但是阳我也要去掉,因为阳我还是后天意识心。修佛学道要的是真我,真我元神是一体两面。真我是唐僧的行李一匹马、两个包袱,是知其白、守其黑,善恶一体的看,用中,广大包容心。行善不再是表面的概念的坚持,而是看到无形的能量运作,看透本质真相。而不是表面的行善,付出了却遭到一个恶业的果报。要给某个道观捐钱,可被负责人贪污了,表面的善也许就是恶,没有元神的火眼金睛,就不要乱行动。真我元神是先天之心,是修道成功的保障。孙悟空三年修成,就是他用本心元神。唐僧后天意识心一直很强大,要受81难,阴我意识心才被溶解。老子说的虚其心,唐僧用了14年九死一生才做到了这三个字,说明后天人心是多么强大顽固!我太理解孙悟空了!


金丹祖师太慈悲了,他们传的方法,把治理强大的识神这件事,变得自然简单,神关注呼吸,关注的过程自然就把不是昏沉就是散乱的人心给治理好了,一心就是本心。这章题目: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见了天心,得了先天一气,六贼自动消失。心既是道心,既是佛。开篇词是张伯端真人原文: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佛光、道光,从能量角度,修佛、修道就是修光。法身佛,一灵真性既是投胎时的一点灵光,将其修出体外。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既是一切的本元能量,既是这一点光。不生不灭,万劫不坏。每个人的百年肉身中都有这位永生的真人,一灵真性来入胎就是人的诞生,一灵真性的离开就是肉身的死。利用百年的人生,成就一灵真性的永生,就是修佛修道。方法既是心佛两忘,善恶俱泯的一心,开玄关接通宇宙不生不灭的元气能量,将自身空静的本心,养育成道胎圣婴,金丹法身携带着你的真人永远活在人间,遨游宇宙。一念感应,法身立刻前往救难,这就是灵感观世音,具有广大的功德力。历史上亿万学佛修道的人,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生命最高境界,一个普通人可以成长为一个无限伟大的生命。


修道的第一步就是人心灭,道心生,道心是真空,真空妙有内含先天真一之气。这是养育圣婴的宇宙之母的乳汁,成佛的真种子,祖师说:“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没有这个就是假佛,嘴皮子道,几十年练不成,这辈子白来。先天真一之气叫真铅、金公、真一之精、真一之水,是仙佛之真种子,为古今祖祖相传,至圣相授之真谛,非顽空禅学,守一己孤阴者,可窥其浅深。孙悟空就是先天真一之气,唐僧有舍身取经的大志向,即明心见性,但没有先天真一之气成不了佛。唐僧救出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既是得先天真一之气。“石匣中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五行山下有先天真一之精,若能自他家而复我家,你救我,我保你,你我同心,彼此相济,上西天而见真佛,至简至易。他家既是先天真一之气,我家既是元神,先天一气之子。在天的元气,在人是元神。落入后天,藏在五脏五行之中。悟空说:“来得好!来得好!”即《悟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参同》“全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之义。先天真一之气既是道心,好不好,总在道心能不能来。金丹乃先天真一之道心锻炼而成,若非明师指破下手口诀,揭示收伏端的,即是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一张封皮,封住先天门户。“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而道心终不能归复于我。


将六字“轻轻揭下”,是秘传不可与人共知共见。“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那猴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悟真篇》:“赫赫金丹一日成。”一得真诀,直下承当,下手修为,即惊天动地,跳出五行,净倮倮,赤洒洒,大解大脱,无拘无束。“法名悟空,混名行者”,是道要先悟后行,先天之气才会为我所有,不死之方才能为我所得。唐僧得了悟空,是一阳来复,天心复见,性命合一,既是金丹;悟空归了唐僧,翻去五行,归于妙觉之秘。心猿即无心之心,悟得无心之空,则为心猿;行得空中之悟,则为归正。心猿归正,悟空而行真,真空而藏妙有,妙有而含真空,无物无心,是真如法身佛,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后天意识心或妄心的归正。


忽见一只猛虎,三藏心惊。行者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双叉岭之虎,是凡虎;两界山之虎,是真虎。凡虎吃人,真虎护身。所以悟空说“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耳朵内取出金箍棒,被他照头一棒打死。”道心一归,真虎自伏,绝不费力。先天一气发生,第一时间就能感觉到,这感觉即是元神,元神即是真虎真阴。一感觉就神气合一,就是金丹,就是炼丹,就是养育法身。顺其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伏了虎。“脱下他的衣服来,穿了走路。”以真精之道心,穿真虎之皮衣,可知道心即真虎,真虎即道心。悟空得真虎皮而护身,三藏得了悟空而护身,同一“心猿归正”之天机。


金丹之道,所难得者,道心一味大药,即先天一气。道心若得,大本已立,本立道生,得一万事毕既是得道心先天一气。师徒二人见“半岭太阳收返照,一钩新月破黄昏。”便停下来住宿。当先天一气来的时候,停下来,一心内守,神气混一就是炼丹。太阳返照,一钩新月,神光返照会阴窍,元精发动初始,天目看到一个月牙似的光,这是道心初复之象。先天一气初得,为偃月炉。《悟真》云:“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即新月破黄昏之意。新月破黄昏,是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逆气机,为天地所秘。


天心先天一气是他家不死之方,天心非人心可比。识不得天心,终是人心用事,纵天心常见,也会当面错过。投宿家的老者不认识孙悟空,既是不识天心。天心是师傅口传心授的。悟空与老者论年纪,说出在山脚下五百余年,老者道:“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直到如今,你才脱体。’”可知后天返先天之道,是古今祖祖相传之道,不遇明师,虽活百岁,到老无成;已得真传,心领神会,霎时脱体。心猿归正,先天真一之气来复,丹头已得,可以起身上马,勇猛精进,一直前行啦。


师徒们正走,忽见路旁呼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枪刀,慌的三藏跌下马来,行者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盘缠与我们的。”六个人即六欲,眼、耳、鼻、舌、身、意,生喜、怒、爱、思、欲、忧,皆从人心而出,六欲偷道之贼;心猿护道之圣。六贼伤命,但心猿真金运用,,所以说:“送衣服盘缠与我们的”。孙悟空对六贼说:“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道心是本心元神,六欲是人心。元神是主人,识神是仆人。悟空说“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唐僧“我出家人,宁死也决不敢行凶。”师徒二人意见分歧,孙悟空甩手走了。观音救援,传唐僧紧箍咒,收服孙悟空。孙悟空反思,回到师父身边,点明一念坚固,顽心自化,真心常存。“六贼无踪”不是打死六贼即是无踪,道心发现,六贼自然无踪,不待强制。若得道心一味大药,不但六贼无踪,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一切自然而成,无为而治,毫不费力。


十五、降龙守中


大道原来仗火功,修持次序要深穷。

鉴形闭静都抛去,步步归真莫着空。


上回唐僧找到孙悟空讲的是伏虎,这回唐僧收小白龙讲的是降龙。“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一身坎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颠倒。心为离,属阳,为龙,离中之阴,则虎也;肾为坎,属阴,为虎,坎中之阳,则龙也。能伏虎,离中之真水下降而从龙;能降龙,坎中之真火上蒸而就虎。这就是水火既济坎离交姤。前回伏虎工程,己在山中收得,此回降龙作用,自须水里寻来。“行者伏侍唐僧西进,正是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形容西天路途艰难,平常脚力不能胜任之状。菩萨说那条龙是奏过玉帝讨来,为取经人做个脚力,凡马不能到得灵山。“须是这个龙马,方才去得。”玉龙三太子,三乾卦之三爻,纯阳之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日乾夕惕,大脚力之妙谛。观音来伏孽龙,是叫人于脚力修持处,实证其知,真履实践。神马和凡马的区别,先天一气,不用人为的操作,一刻不停,这才是能成佛成道的真脚力,而人为的炼,炼的时候有感觉,不炼的时候没感觉,就是假的脚力。修行大事,功程悠远,全要脚力得真,脚力之真全在深明火候,火候明而脚力真,脚力真而火候准。“蛇盘山”,蛇为火,说火候曲折;“鹰愁涧”,鹰利爪,喻冒然下手之有错。不知火候,冒然下手,便是假脚力。真脚力之所至,即火候之所关,行一步有一步之火候,行百步有百步之火候。金丹之道,功夫详细,火候不一。人为的把握太难,只有开玄关接通先天一气,进入人体全自动化,自然火候才会妙到毫颠。修真成败全在脚力,脚力一得,从此会三家、攒五行,易于为功。


二神道:“涧中自来无邪,只是深陡宽阔,彻底澄清,鸦雀飞过,照见自己形影,便认作同群之鸟,往往误投水内。”这说的是对镜要无心,只感受不动意识,不参与,否则非常危险。看到老子的光影,听到老子说的话就完全当真,家也不要了,房子也卖了,用钱出书送人传达老子旨意,被不懂的人看成疯子。修道的人陷在境中出不来,多年出不来的人太多了。就是因为元神通了,能进入能量磁场境界,但是没有真我的慧剑把持,人心的贪嗔痴等垃圾泛起,用人心理解道境,必然落入陷阱。鸦雀水中照见形影,认作同群,误投水中,自丧其命。鹰愁陡涧,陡,至危至险,最易陷人。这就是开始修道,识神退位、元神当家,还必须请出真我的原因。元神只是那瞬间的一觉,一觉之后的分别心就不是元神,而是意识心了。感觉后不动心,不起分别心才是真我。没有真我的觉察、神观、定力,元神很快就被意识淹没了,孽龙是观音降服的,“请观音菩萨自然伏了”。真我才能降服元神,观音的六字真言心咒,牢牢地套在孙悟空的头上,就是真我对元神的保护。


悟空被唐僧念咒,头疼万分因此问观音“你怎么生方法儿害我?”菩萨道:“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诳上欺天,似从前撞出锅来,有谁收管?须是这个魔头,你才肯入瑜伽之门。”诳上欺天是元神有法力,但是也有魔性,只有中道才能让元神的魔性不起。所谓的魔性既是站在人的角度说,如果你太用元神,身体的能量会奔跑起来,某个地方使劲地抽动,假如你正在听课,就会造成干扰。稍微回到现实一点,守中,在物质空间和能量空间之间,又能听课,又能感受接收能量。身体动的失控,神经失控就会导致危险,要用真我镇住元神。


摘了小龙项下明珠”,是不使妄用其明,有若无,实若虚也。天目刚开,元神能量微弱,不要在好奇心驱使下人为的用天眼看。否则生命的精华能量很快会被耗光,人会肾气大亏。那些用天眼给人看事看病的人,自己一身疼痛,医生也治不了。用易经赚钱的,到后来不是眼瞎就是腿瘸,天惩不殆。“柳枝醮出甘露,在龙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即变作原来的马匹毛片。”柳枝,柔弱之木,甘露,清净之水,木是元性,甘露是真我智慧,明示人以柔弱清净为本,日乾夕惕为用,一气成功,不得稍有间断。龙变为马,金丹之道以龙为真意,小龙吞马,不用其意。


菩萨再赠一本事,将杨柳摘下三叶,变作脑后三根救命毫毛,叫他若到无济无涯处,可以随机应变,救得急苦之灾。三叶柳叶变三根毫毛,柳树是木,木至于柳则柔,叶至于柳叶则更柔,物至于毛则细,毛至于毫毛则更细,放在脑后,藏于不睹不闻之处。木是本性,是至柔至善,心能至柔,就会异常敏感,明察秋毫,能看得见一切无形的东西。心细如毛,随机应变。有形的灾难是无形的能量汇集后发生的,能看到能量的运动,就可以提前回避。乾卦六阳爻,了性谓之前三,乾之内爻;了命谓之后三,乾之外象。前三后三,总是一般,直到六爻纯乾,成就真金不坏,方为了当。悟空脑后三毛为了性,真变化莫测而循环无端。


有了马没有马鞍,唐僧师徒到一个庙有人送了马鞍,之后人和庙后消失了,天空中山神土地说:“菩萨差山神土地,送鞍辔鞭子。”唐僧倒头就跪拜。山神比心,土地比意,山神土地,皆言心意。此心此意,为后天幻身之物,而非先天法身之宝。龙马自玉帝而讨,秉之于天,鞍辔借山神土地而送,受之于地。心意只可与脚力以作装饰,而不能为脚力进功程。后天意识心只能是仆人的辅佐作用,解读元神,传达执行真意,而不能代替元神。唐僧肉眼凡胎,以此为神道,是以后天之心意为神道,认假作真,望空礼拜,被孙悟空嘲笑。(未完待续)

………………………………………………………………………………

>>> 关于我们:

“火神门”微信号:FY0909CC:一个让您在手掌上可以轻松学习扶阳医学的传承平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扶阳医学传承基地"倾力打造、精心奉献!

>>> 我们的使命是,传承和创造出更多的:

医学家型的企业家,企业家型的医学家!

咨询电话:020-39068933;15602210550

电子邮箱:W0909CC@163.com;1135819217@qq.com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