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云九资本王京:B2B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性发展机会

云九资本王京:B2B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性发展机会

2022-01-02 22:51:23
身份证识别4月25日,青桐资本邀请B2B领域投资大咖云九资本董事总经理王京分享了他对B2B行业的深度理解。以下为王京在“青桐大咖说”第17期上的分享内容。

一、B2B的发展时代:信息→撮合→自营→金融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B2B出现时间非常早,代表企业包括最早期的阿里巴巴和慧聪网。

在早期B2B的1.0时代,人们提交各自的信息,参与者通过信息的不对称进行交流,网站通过会员费、广告费赚钱。

2012年找钢网的出现,系统化地把B2B从1.0信息时代拓展到2.0撮合交易时代。找钢网完成B轮融资后,彻底引爆了B2B领域,瞬间出现了很多“找”字辈的网站,各行各业都以“找什么”来进行创业。

B2B的3.0时代,标志性事件是2015年的“一亩田数据造假”,媒体和圈内人开始对这种撮合模式进行了深度反思。各家B2B公司看似撮合金额都很大,但真正的价值点在哪里?信息是否足够真实?所有人都产生了怀疑。

从那以后,B2B从2.0撮合时代过渡到3.0自营时代。自营就是自买自卖,钱进自己的账户,这种模式本身是符合商业规律是能挣钱的。甚至可以说迄今为止,B2B依然处于3.0自营时代,即使是现在的4.0时代,也是围绕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供给和交易,在自营之外提供增值服务(主要包括四大类:仓储、物流、加工和金融)。

B2B的4.0时代是金融时代。现在有很多B2B做供应链金融,但金融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因为大宗商品B2B本质上是一种有极强金融属性的交易,大宗商品自身也可以发展出很多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等。当过渡到4.0金融时代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大宗商品的交易是一层皮,本质是金融服务。不过这是未来的事情,目前还没有看到未来这个事情的标志点。

二、B2B的本质:从产业角度进行重新改造和互联网化

到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去重新思考一下,B2B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B2B、B2C、C2C这三种模式的划分方法是有历史原因的,那时候大家没有更深入地研究模式本身。而现在,它们三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京东为例,京东最早是B2C,随着平台发展,京东出现了大量的淘宝模式,这种变化跟传统电商B2C模式是不一样的玩法。但这两种其实都称为B2C。业内讨论这两者的时候,都按照B2C的框架去讨论。

同样,B2B也是。如果拿那个时代的慧聪网、找钢网和现在的找油网做对比,会发现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我们把它们划成一类B2B,就有很强的误导性。比如B2B论坛、B2B媒体、SaaS软件服务,如果把这些全部归结为B2B的话,和我们想象中的B2B差别就太大了。

我认为,Business-to-Business只是B2B的表象,B2B的本质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重新改造和互联网化

三、B2B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性发展机会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计划经济扩展到市场经济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由市场的手去调控,而是人为波动,带来的许多新政策、新方法,和老状态势必存在诸多不匹配的地方。所以中国才会出现独特的B2B行业改造空间

从行业角度来看,B2B的一大要素叫做产能严重过剩,而这件事情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当中是很难出现的。市场有自己的手会去动态调控:一旦某个行业的生产出现过剩的状态,它的产品就会下跌,供给提高产品价格会下降,毛利率会下降,上游的生产、供给会随之减少。而中国很多行业上游的生产方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生产、计划制造,离最终的消费还很远。所以,市场的变化并没有有效地反馈到上游的生产端。比如猪价涨价后,很多农民朋友去养猪,这就是典型的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之间的巨大鸿沟所导致的信息不匹配。

从互联网的发展角度来看,90年代B2B就已经有上市公司出现,可是在找钢网出来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2B模式的发展始终是停滞的,而to C消费端却出现了非常多的模式创新。所以,从互联网自身的客观发展角度来讲,to B类的互联网领域一定会诞生大量的新模式、新玩法,以及新思路和新理论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国外很多成熟的互联网企业,有大量都是to B类服务的。当消费端的需求被充分满足之后,围绕企业经营这一端,如何提高效率、优化产业链会越来越被提上日程,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即使今天的B2B投资并不是很热,也没有出现像C端单车、共享经济这样“蓬勃发展”的B2B公司。但是B2B一定是中国独有的,并且是历史性的发展机会。

四、新一代B2B的五大要素

当年投了找钢网之后,我把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梳理完全部行业之后,我总结了一下以找钢网,找油网模式为代表的B2B的必须要素(并不表示说没有这些要素就不能做),也是B2B投资过程中应当着重去考虑的要素。

第一个,产能严重过剩。以找钢网、找油网为代表,它们是为买家提供服务的网站。如果供给不足,东西都不够,这类网站根本无需存在。这又是另外一个悖论,如果供给足够,买家还需要找吗?

to B类和to C类有着巨大的区别。无论消费者买任何东西,to C类的供给都非常丰富,而B端不像C端买东西一样完整且标准化。B类每个行业与每次交易都有所不同,它涉及到库存、物流运输方式、交货方式以及账款交易方式等。

B类的买家明知道市场上供给是严重过剩的,但仍然不了解此刻谁家的才是最符合要求的货。于是就会出现找钢网、找油网这种类型网站,通过采用信息化、大规模平台化的手段来迅速帮助买家找到想要的货。

第二个,SKU标准化且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