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天祥得丹道传授
内丹派别众多,这其中以文始派的修炼方法最为高妙,充出体现出大道至简的特色。上根器的学者有缘掌握此派法门可以不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些过程。可谓是内丹中的“顿法”,据说掌握住关窍后能立地成仙。据传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就义之前得道人传此派丹法,当下顿悟,从容就义抛却肉身仙去。除了《正气歌》文天祥就义前还留下一首《顿悟诗》,此诗明显透露出文始派丹道的特色。
顿悟诗
文天祥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
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峙行。
闻师此妙绝,遽庐复何情。
2、文始派的源流
文始派以关尹子为宗祖,关尹子名喜,曾为关令,与老子同时,老子之道德经五千言,系应其请而撰著者。刘向谓:“喜著书凡九篇,名关令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旧题周尹喜撰。亦即后世所谓之《文始真经》也。其著是书,当在老子《道德经》后,而道亦近似,故《庄子·天下篇》叙古之道术以老子与关尹子并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故亦即先秦之纯粹哲学派,或纯粹道学派,与老子同为毫无神秘主义色彩存于其间者。
3、文始派是丹道派别中最高妙的一派
余于影刊《文始真经》例言中有云:“道门丹道派中,以重阳派最大,而以文始派最高。衡之曲高和寡之理,历代修文始派者自当寥若晨星,而其不盛也亦宜。数千年来述尹子之道最精要者,莫过于庄子,并极称其与老子同为古之博大真人。《庄子·天下篇》有云: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为实。又引关尹之言曰: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触手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夫;末尝先人,而常随人,此与老子之言深相吻合。
综观文始经全文,其道要不外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处则无相,无则无执,故能极博大而又极高明。养性贵神,,养形贵气养命贵精。而养心则莫过于清静虚无。精气合一,心性合一,形神合一,则自能顿超圣域矣。惟修文始派之虚无大道,下手最难;全在修一己真阳之气,以接天地真阳之气;盗天地虚无之真机,以补我神气之真机。看来似无边际,又无落脚处;实则精要将工夫做将去,自能体会到虚中有实,无中有真。诀本老子道德经与黄帝阴符经而妙用神化之,旨须能夺、能窃、能取、能化。即古真所谓:若识无中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者是!”这可以说为文始派道法画了个眉目。
5、总结
前言文始派最高,非一人之私议也,《仙学真诠》亦直指如是,他认其余丹法,即上乘者亦有所失,惟此派之虚无大道为最圆明澄澈而无渣滓。其言曰:“按《修真辨惑论》上品丹法、《中和集》最上一乘,与《指玄篇》白雪虚无黄芽圆觉之说,似皆知虚无大道之妙。但见地不彻,想像凑合,上攀性学,无能纯至,下恋命宗,诸喻不能割舍,二俱失之矣。虚无大道,岂能有一毫夹杂哉?”读者至此,当知有所取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