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不想写什么文章的,不过几个老友的弟子说什么弄了个网上修真协会,非要我来帮忙支持,央求着叫我写点文章,那我也就浅谈几句吧。
总所周知,咱们修真界的历史源远流长,上可追溯三皇五帝之前,几千年下来,遍地开花,门派林立,比如内容庞杂、卷帙浩繁的《道藏》,就是我们道门中人追求人生超越的写照和缩影。
不过现在道教虽然人数众多,可是修真者却少之又少,钟吕传承及隐仙诸派加起来,也不过一两百人。诸如昆仑,蜀山,天机,南北全真等当世大派,也不过十余人耳耳,其他小派散修或三三两两,或孤家寡人,可谓是传承难续。
可虽然法脉可能有失传之危,但诸派当家却不随意传法,很多年轻一辈或许会以为是老一辈藏着密着,不愿意示人,其实非也,盖因修真之道易生毁谤,历代祖师都认为,以金鼎返还之道陈于世者,犹非所宜,在有道者,当自知之。所以历代祖师都是宁可失传,也不留与非人,哪怕作丹经时,也是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 言语多为比喻,直指极少。
所以凡修真,必须要有传承,否则就算曾读丹经万卷多,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丹经本无金口诀,教君如何结灵胎?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是以自古以来,真正的有志之士,都是会周游四海,访道寻真。
这一点现在年轻一辈的修真者可能体会不大,因为现在时逢末法,道脉难续,很多门派都是师父周游天下找一个合适的徒弟,不比往年,是寻真者十有八九,得遇者百无一二。
别的不说,就拿近代最负盛名的三丰真人为例,古来修真之人,资质能胜真人的,可以少之有又少,而真人得道过程呢?从元朝延佑元年开始寻访,几近三十年,均无所遇,徒劳勤苦,性命惶惶,不得一遇至人。直到六十七岁,才偶遇火龙老先生传授金丹大道,从而得超凡而入圣。当年求道之难,历尽艰辛,而今年轻一辈虽未有体会,却犹需铭记,不可忘也。
修者得诀之后,才算是半只脚跨入修真大门,接下来的真功修炼实乃百煎十熬,非大志士难以承当!古时人心纯朴,尚且修真者十有八九流连世俗,而不能成道,况且当今花花绿绿世界,更是惹人眼球。古时修道必出家,独居山洞,未修炼有成,不可入世俗,况于而今乎!
小隐于山林,待金液交结,圣胎圆融,则需入世,和光同尘,谓之大隐,若不入世,何来出世?若入世道心动摇,则继续归山打磨,直到心坚如石,不为外物动摇;功德满就,只候天尊飞升之诏,则需著书度人,延续道脉。
如老子道千岁厌世,西出函谷,传关尹《道德》五千真言;杏林金丹大成,圣胎圆满,作《还源》八十一章,以授晚学。历代祖师道成后,都曾著书渡人,延续道脉,为修真之指南,使修真界经久不衰,道炁长存。
所以修真者要常读丹经,历代祖师之书,无一不是万世之法,灼灼光辉,烁古耀今。然只读经而不寻师,则很难有成,如世俗界中,研究经典之人千千万万,可有一成道者乎?盖因真诀皆口传心授耳!毕竟玄机妙,非等闲,妄泄天机罪如山, 岂得无祸福于传授贤否之间乎?
所以修真界从古至今都难以壮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如此,只能择贤才得之,不授奸佞小人,黄金万两不卖道,捧来赠与有缘人。
往年寻真者众而修真者少,是以修真界历来为徒寻师,师择徒。而当今之世,信者少之又少,法脉难续,各派纷纷出世,寻找传人,可谓求道比当初易之又易!诸位欣逢盛世,正是修道、成道之时,如今修炼正当节,莫使悠悠岁月长,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愿诸位皆修炼有成,体道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