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到底应该排在第几位?
2021-01-29 11:48:30
![]()
![]()
![]()
从孔夫子的“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开始,到“春蚕”、“红烛”溢美之词对教师的褒扬,教师一直是一份崇高的职业,甚至有人称教师第一。他们甘守三尺讲台,一心只讲奉献的高尚品格成就了教师高大上的地位。虽然在一个特殊时段,教师降格到“臭老九”,依旧无损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 反观当下,,教师形象不断遭到诋毁与损伤,教师队伍自尊自律的大厦开始摇摆,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对教师越发抵触,加之社会角色的变化和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冲击,教师职业的认同开始遭受诟病。 某校体育老师在上铅球训练课时,学生在投掷过程中不小心砸到了老师的后小腿,该名体育老师当场表示:非常庆幸,幸亏没让学生受伤,不然学生闹,家长告,自己下半辈子没好日子过了。 某位老师在返家途中,遭到学生的殴打,该学生因在课堂上捣乱被教师批评。为保护该名学生不受到刑事追究,老师只能忍辱负重,自掏腰包疗伤。 从原来的单一教育(全靠教师)到现在提倡的三位一体教育,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之间角色分配的混乱必然造成三方力量的抗衡。一方面,社会人群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味理想化教师的形象,产生了一些脱离现实的要求施压于教师。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变化已经彻底改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群体也产生了价值取向的混乱。 这大概是当前家长对教师质疑颇多的一重要因素。家长的态度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开始加剧,教师的地位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 从尊师重教的角度,教师理应在学生之前,从而保持教师的权威地位。从尊老爱幼的角度,教师自然该把学生放置首位,而事实是,地位是相对而言的,时常也只是一种虚位。教师主要寻求的是一种职业认同感,是家长、社会在评价教师时所秉持的理念和态度。换一个角度,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力量的分配必须和谐。家长和教师作为帮助学生起飞的两翼,一旦不协调,其结果就是拖住了学生顺利成长。 无论教师是第一,或是第九,回归初心,“三尺讲台”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同时也是一份艰巨的重担。我们要共同维护老师的尊严,让教师在尊师重教的光环下重沐教育事业的荣耀之光。
![]()
【点击页面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呗↑】
【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在最下方点赞↓】
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官方微信
(微信ID:ycthjy)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亭湖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