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马鞍山村民“大管家”受到中安在线点赞

马鞍山村民“大管家”受到中安在线点赞

2018-03-15 19:38:22
导读

4月5日,中安在线以《村民大管家”:马鞍山的乡村治理实践》为题深入报道了我市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成效,具体内容如下:


村民大管家”:马鞍山的乡村治理实践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政府服务效率的提升,除了服务理念的转变,更需要机制的支撑。从去年开始试点到今年全面推开,马鞍山创新搭建的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通过基层党员资源的盘活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村民的办事机制,为创新乡村治理开拓了一条新路。


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党小组建在村民家门口


在马鞍山,由村民大管家”带来的服务效率的变革,正让村民越来越享受到办事的便捷。刘如成是白桥镇民刘村村民,由于妻子生病家里的日子一落千丈,通过自己所在的网格党小组组长刘如春,他仅用了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办下了低保,这个效率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以前了解政策、申请低保都需要村民自己操办,这对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来说,非常复杂。”刘如春说,村民大管家”在村民家门口建立网格服务点,有什么问题,村民只需要跟服务点的党员说一声,就能由党员代为反映或代办。



据白桥镇书记陶军介绍,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由三部分组成,“在镇上,设有‘大管家’调度中心;在村这一级,设有‘大管家’党群服务中心,在村民所在居住地,有‘大管家’网格服务点,在每个服务点,建立网格党小组,由村里的党员担任网格员。”陶军说,自然村合并为行政村后,村域面积变大,基层干部精力有限,造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在每个自然村建立网格党小组,让党员在村民家门口为大家办事,盘活了基层的党员资源,也让村民办事更方便。”


而在以往,基层的无职党员作用很难发挥,“比如哪家有矛盾,你说我是党员去调解,别人会说,这是我们家的事,为什么要你管,我们也不好意思去管事。有了网格党小组之后,很多人知道有什么事可以找我们帮他办,有了事,也乐意找我们,我们的作用也顺利成章地发挥出来。”刘如春说,现在不少村子村民出去打工,存在空心化、老龄化,出了事无人管的现象,通过增设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了基层普通党员的作用,织密农村管理机理。


互联网思维:建立迅速处理机制



除了请网格员帮忙,村民还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微信、AP等方式直接联系平台。在村民大管家”平台上,除了低保、新农合等需要一定办理时间的事项,一些垃圾处理、矛盾纠纷的小事,当天就能办结。护河镇青山村民冯应双发现雨天路面有积泥,拨打了平台热线电话,调度中心当天就派人来清理。


“过去办理各种事务,都要跑到镇里,还搞不清楚找哪个部门,如今有了‘大管家’,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冯应双对“大管家”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


老百姓人办事的快捷,离不开“大管家”的技术平台支撑。在白桥镇调度中心,记者看到在“大管家”实时大屏上,呈现着通过平台汇集的群众各项诉求。据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介绍,调度中心24小时有人值班,负责接听服务热线、汇集整理各渠道信息、提出办理意见,并以服务指令形式派单给相关部门、网格员或基层党员处理,“网格员们再根据服务指令上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服务精准高效,使群众在家门口端着饭碗就能把事办成。”


同时,平台还建立了反馈评议考核机制,对事项办理过程进行全程督办,事项办结后网格员要向指挥中心反馈,平台对办理满意度进行回访并自动记录。


“村民大管家’平台通过党建,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解决了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再通过信息化手段、互联网思维,建立起迅速处理的机制。”陶军说,通过机制的搭建,马鞍山村民大管家”平台真正盘活了为民服务资源,“让组织更有效率,让百姓所求所盼落地。”


皖媒要论



马皖平:为贴心服务群众的

“大管家”点赞



“管家”,这个肇始于近代西方社会、现已广泛存在于社会服务业态中的词汇,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专业和敬业的服务理念。而在安徽马鞍山,则赋予了“管家”以现代治理的当下意义。据4月5日中安在线独家报道,从2016年开始试点到今年全面推开,马鞍山创新搭建的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通过基层党员资源的盘活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村民的办事机制,为创新乡村治理开拓了一条新路。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基本要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当前,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马鞍山推出的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让联系服务、服务群众有了更为直接和便捷的载体和依托,体现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鲜明导向,“在镇上,设有‘大管家’调度中心;在村这一级,设有‘大管家’党群服务中心,在村民所在居住地,有‘大管家’网格服务点,在每个服务点,建立网格党小组,由村里的党员担任网格员。”分级、分层、分类设置服务平台,强化了服务主导,增强了服务功能的针对性,真正让“以人民的要求”为中心落到实地、见诸实效。


服务群众不仅要积极、主动,更要精准、专业。针对基层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精准服务”“专业服务”,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村民大管家”不仅体现了“管家”式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更展示出对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的追求。以往,各地往往追求标准化服务,在统一化、“一刀切”的标准之下,服务的“锚向性”不足、精准性欠缺,很少照顾到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导致服务效果不佳。而马鞍山村民大管家”平台上,“除了低保、新农合等需要一定办理时间的事项,一些垃圾处理、矛盾纠纷的小事,当天就能办结”,“如今有了‘大管家’,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正是村民大管家”在准确了解群众需求基础上所推出的专业性、专业化服务,有效做到群众需求与政府资源高效投放的双向融合,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供给。


信息化社会,服务群众当然离不开“互联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管理领域都开启了“大数据之旅”。加强基层治理,当然更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当基层治理接上互联网的“翅膀”,服务群众将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成为服务的主题词。马鞍山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不仅让“服务—反馈—服务”机制成为现实,村民“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微信、AP等方式直接联系平台”,平台“建立了反馈评议考核机制,对事项办理过程进行全程督办,事项办结后网格员要向指挥中心反馈,平台对办理满意度进行回访并自动记录”。而服务信息化、办事简易化是基层组织服务水平的必然趋势,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正是通过现代信息科技实现了各类服务资源整合及流程优化,为群众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便捷的办事体验。


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方式,是贯穿村民大管家”平台建设的一条主线。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服务群众方式的应有之义。,不仅要发挥好服务功能,。村民大管家”的意义同样不止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更是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制度化发挥作用的基础平台,让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真正落实在群众身边,让群众通过小事、小节切身感受到、体验到,实现了“让组织更有效率,让百姓所求所盼落地。”有这样贴心的“管家”,群众当然称心;有这样的基层党组织,群众自然称道。


来源:中安在线、皖江在线



往期精彩:



— 马鞍山组工 —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 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