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
“境若实有如何可变。”
一九八一年 · 《唯识与中观》
To each and every one of life
《成唯识论》
“境若实有如何可变。”
所以说,“证得心自在,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好,他说有个问题:“境若实有,如何可变(呢)?”如果物理世界、一切的外境界真正是固定的,那怎么样说证到心自在者可以把物理的东西随时****?换句话说,物理世界地水火风、物质世界的一切,心物一元,心的本体所呈现一部分的相,***相,物理世界的东西它本身也是空的,随时在变。山河、大地、风、水等等,它没有一个永恒存在的不变的东西。***它都是在变去。
所以我们科学就晓得能量互变、质量互变等等的道理。没有一成不变。因为它互变,所以它体空;因为它是体空,所以随心所欲可以转变。当然我们这个也有神通啊,可以转变的,冷水把它拿来一倒,加工就变成开水;把它放一点酸的东西就可以制酒。这就是我们随心所欲在变,这是凡夫境界的小智。证得大自在这个智,***物质、转变物质,就是心意识这个心念一动,就可以转变了。
那么就要再问了,怎么样能够做到这样?古来成就的祖师他就告诉你个秘诀,但是你不要执着哦:“心风得自在者”,要心风都得自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四大,风是其一,中国的习惯都讲“气(炁)”,中国的炁、最基本的炁,等于科学所讲的“能”。所以心风得自在者,才能证到佛菩萨的大神通,大神通可以转变物质世界。
但是转变了,那个境界是假的了,偶然一用哦!不会长时间转变的。为什么如此?佛菩萨也不肯变、你转变不了。众生定业处。定业没有完,你不能逆转它;逆转以后,它可以用……所以讲到这里,我们顺便另外讲别家的一个故事,道家(祖师)吕真人、吕纯阳,***公司这个老板就拜他的,拜吕纯阳的。吕纯阳当年学道(道家的故事),碰到他的老师叫钟离权。道家有一个条件,道家分几等神仙,分五等,不管哪一等,那么至少修道人这个“三千功满,八百行圆”,要三千、八百个善事做了。什么叫善事?救了人家,要死的人你救他活转来,救一命就叫一件善事。还不是说我拿两个钱投一下功德,然后啊端饭给人家吃,自己沾沾自喜以为做了好事——那个小之又小,应该做的。那个小善慢慢累积起来变成大善。大善是这样,比如拿一个生命做标准。等于说,大好事做三千、八百件了,才可以学仙。
那么吕纯阳跟这个钟离权一拜了老师以后啊,什么善事也没有做啊!他是联考没有考取,正在那里做梦的时候碰到这个老师钟离权——黄粱一梦。那么钟离权要传他一个点石成金,********。修道基本要做善事,做善事没有钱,怎么办呢?传你一个点石成金,指头一点这个东西就变成黄金了,拿这个黄金可以去做善事。这个吕纯阳就问:师父啊!这个法术这么一点就变成黄金了,这个可见是神通变出来的。这个黄金啊,能够流传多少年?——物质上的黄金永远是黄金了,(但)这是神通变出来的。这个钟离权告诉他:五百年。五百年以后这一块黄金还会变,如果是泥巴变的,还是变成泥巴。吕纯阳说:算了,这个我不学了!他说你为什么不学啊?他说:那不是善事,是做坏事啊!这块黄金把它变了做了好事救了别人,五百年以后那害了别人。这个不学了!
“好!”钟离权一听,“你行了!你就在这一念之间可以修道了。”就是这一念!
所以,虽然是道家很有名的这么一个公案、这一件故事,我们自己研究看?所以一切唯心。做人、处事、修道,都一样。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置,自己智慧的检查能到这样精细。所以我们有时候所谓“愚夫”,普通人就是我们愚夫——没有得道的人,自己认为够聪明,这一件事情、好事做的结果,它的后果贻害另外一个空间的人、贻害另外一个时间的人,这就不可以。这个要注意!这是又顺便附带额外的一个故事。
但是,回转来就讲,“境若实有,如何可变?”就是说你所以要知道,物质世界一切是外境,从表面上看是外境,并不是真实;是可以转变的。所以心风得自在者,可以转变这些境界。虽然如此,这是神通,神通也是幻境,不是真实。所以我们佛的弟子神通最大的目连尊者,目连尊者他要死的时候,他自己有神通嘛,马上就逃到地狱里头去。不行,感觉到还是躲不掉;升天,还是躲不掉;躲到世界的边缘处——二铁围山,铁围山就是世界边缘的一个地区,非常艰苦,都是矿,矿藏的中间里头去了,还是跑不掉。*******,最后***。神通最大,无法躲开无常,一切法无常,要变去的,最后还是躲不掉。所以神通皆是幻化。但是有这个事没有?有这个事,神通是有,叫做“心风自在”。这是第一个。
相关内容推荐(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
这一件事你没去做的话,修持上想进步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要打坐呢?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全书-微信收藏版
假如你抽掉佛法的智慧面向,就只剩下宗教的胡说八道
不论士气如何低落,你都持续地遵循自己的修持进程,不中断也不减少
绵密愉悦精进
关注公众号,发送括号内文字免费下载书籍资料
20部著述及视频资料
(经论)
蕅益大师著述全集(蕅益大师)
205份 憨山大师文集(憨山大师)
初祖达摩至六祖著述()
邱阳创巴仁波切书籍内容(邱阳创巴)
顶果钦哲法王书籍(顶果钦哲法王)
南禅七日全集,微信收藏版(南禅七日)
宗萨钦哲仁波切书籍及开示内容(宗萨)
楞严经全文录音资料(楞严经)
您可输入其他关键词内容,亦可直接跳出所需内容
最后,谨以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第三品「发愿」中的诗偈来做为回向:
轻蔑我者、恶待我者,甚或责怪、诽谤我者,
愿此等众、尽皆成就、证悟福德!
愿我护佑、无护佑者,愿我指引、修行旅者。
欲渡河者、愿为其舟、其筏、其桥。
何人渴望着陆、愿我为其小岛;
何人祈求光明、愿我为其灯火。
何人必须休憩、愿我当其寝床;
何人需要仆役、愿我当其奴隶。
愿我为那如意宝、富裕充足一宝瓶,
利益他人之语言、治愈病痛之灵药;
愿我是那奇妙树,满足众愿之母牛。
犹如大地与元素、等同虚空遍常在,
愿为无量有情众、恒为地基与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