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异地恋吗?那是什么感觉?
有人说异地恋的分手率高达90%,我不相信这个概率的准确性,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大多数的异地恋有始无终。
孤身漂泊已经够艰难了,最后却连爱情也要失去。
他们非分不可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爱情越磨越薄,直到透明。”
落落最近总是听到男朋友的流言蜚语,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两个人一个在厦门,一个在上海。去年十一长假,落落还跟着拥挤的游客去厦门看过他一次,今年却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关于那些流言蜚语,他跟哪个女生关系暧昧,谁看到他早晨从酒店里出来,这些同学的老乡的朋友不停转述的N手消息,落落既不相信,也不质疑。
此刻她正在自习室里发呆,仿佛自己从没谈过恋爱。
真正让落落感到失望的,不是那些流言蜚语,不是男朋友可能的背叛,而是现在的自己。
她就快忘记自己还有一个男朋友了。
曾经在一起炽热的爱过,曾经因为分别痛苦的哭过,如今这段爱情被时间无限拉长,像拉一条断不掉的透明线,越来越细,越来越薄,直到肉眼不可见。
可是这根线就在那里,每次当有人问起落落有没有男朋友时,她都会愣一下,意识到这根线的存在,冷漠的说一句有。
这根线缠住了她,异地恋不知从何时起,成为看不见的束缚。
落落不愿承认自己在等着被说分手,她也不期待被分手,这些年没再喜欢过谁,连仅有的恋爱也谈到渐渐消失。
大多数的异地恋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波澜,没有什么故事,像是一首歌渐弱的尾声,一部电影淡出的黑屏,无声无息的都被吞掉了。
人们总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解药,可是当时间加上距离,全部施压在一对情侣身上,就成了他们彼此忘却,混沌度日的催眠药。
“最懂我的人,变成最陌生的人。”
他们异地的第二年,彼此变得客气起来。
依然每晚通电话,可是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些简单的问候。
吃饭了吗?今天过的怎么样?天冷了多穿衣服,感冒了要注意休息……
他们用这些问候努力撑满通话时长,就像每天的打卡任务。
偶尔,他们也会聊起各自发生的新鲜事。
他说宿舍的兄弟跟人打起来了,她说有一个餐厅的兼职明天去面试,可是每次说到兴起时,对方生疏勉强的回应就会像座警钟一样,在他们的脑袋里敲响,生猛的提醒他们说,对方好像并不感兴趣。
于是他们开始更努力的寻找新的故事,穷尽自己的语言,搜刮一天的记忆,添油加醋,绘声绘色。
这一切换来的却是猜忌。
她故事里反复出现的那个男生,跟她是什么关系?他提到的那个学妹是不是喜欢他?为什么他好像跟别人在一起更开心?她是不是在跟我暗示些什么?
每次听完对方的一件小事,都能脑补出一部电影。
自此,他们的生活变成了:没有共同话题——制造共同话题——出现表达障碍——产生彼此猜忌——隐忍——继续隐忍。
他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而猜忌也并不是真正击溃他们的理由,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才是罪魁祸首。
遥远的距离,不同的人生,在人群中必定会走散的他们,正在面对谁也对抗不了的结局。
终于,这个曾经最懂你的人,如今变成最陌生的人。
因为彼此留恋的感情,强硬着不分手,如今的对方却只是平行世界里一个虚幻的梦中人。
他们却不敢从梦中醒来,因为只要醒来,就再也回不去。
“每年见一次,给感情充值。”
小柔在自己心里,立下了一个规矩。
那就是:一年里,无论和异地的男友发生什么问题,不吵架,不分手,放假的时候当面解决。
异地的男友是她想要结婚的对象,尽管她也不确定这样的机会是否依然存在。
他们几乎经历过所有异地情侣出现的问题,每次在濒临崩溃的时候,都是小柔在努力化解。
她的固定台词是,我们先把这件事放下,等见面再说好吗?
他们每年能见一次面,就是公司短暂的春节假期,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墨尔本,小柔等着男友公派结束,等着他回国结婚。
在那之前,她不希望有任何事情发生。
每年一次的见面,成了给感情充值的时间。
他们要在那短暂相处的几天里,消耗过去一整年的思念,怨念,怀疑,愤怒,误会甚至谎言。
这几天,就像公司年尾的集中加班一样,有太多任务要完成。
异地好累,见面更累,小柔不敢承认自己都有点怕见面了,因为一年到头的疲惫,要在更疲惫中结束。
但她必须这样做,如果她还期待着两个人的未来。
她要用爱,用甜言蜜语,用身体去解决这一年的所有问题,修修补补,给感情充值续费。
然后再用上一年。
异地恋,如同渡劫。
所有普通情侣面对的小问题,在你面前都是巨大的磨难,因为你无法解释。
任何一个没有及时解决的小矛盾,都有可能变成再也翻不进去的围墙,你们隔海相望,所有的声音和表情,都可能被海风吹散。
异地恋很难,难在进退两难。
看着身边出双入对的情侣,觉得那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看着微信里没有回复的信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会不会分手。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的停在此处,经受漫长的折磨。
能渡异地恋这一劫的人,才是真的佛系情侣。
祝你们终有一日,修成正果。
-END-
音乐 / Vale Of Tears-Jay Clifford
这里有更多故事
夏阳:
磨铁图书,豆瓣阅读,
中国出版集团签约作家
逗逼,毒舌,偶尔也走心
头条|微博|豆瓣|简书@胶囊少年
长按图片,关注胶囊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