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很重视身体,所以有很多健身之法,追求长寿、强身健体。它源于老子惜身的理念。身体是精神的房屋,身体是神庙,肉体是神灵的宫殿,所以,对身体的热爱是必要的。但佛家有另一种观点,佛家追求破除对身体的执著,首先破的就是身执,也叫我执。佛家把我执和身执作为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最明显的就是苦行僧。当然,更提倡中道。
我看过很多关于苦行僧的资料,最早的时候,和尚头上烫戒疤,后来出现了燃指供佛。所谓的燃指供佛,就是把手指头放在火上烧,来供佛。这种行为很极端,一方面代表了行者的虔诚心,另方面也表达了对身体的不在乎。有一个九指头陀,他是个诗人他对信仰非常虔诚,他之所以叫九指头陀,就是因为他燃指供佛。还有个和尚,他用胸膛当烛台,点上酥油灯供佛,最后在胸膛上烧出了一个大洞,甚至能看见心脏。后来,此人被称为高僧,很有名。
诸如此类的做法,都是在表达自己对身体的不在乎。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有名:二祖向达摩求法时,达摩说,除非天降红雪,否则自己是不会传法给他的。于是,二祖马上就砍断了自已的胳膊,鲜血染红了雪地,也等于天降红雪了。
我的《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有段偈颂,源于一个非常有名的传承,它体现了佛道两家在追求上的区别:“心极法依止,思维暇满时。无常若现前,除法无依止”,极致的心灵训练要以正法为依托和依靠,要多想一想:如果这个身体毁坏了怎么办?我们还能依靠什么?我们只能依靠正法也就是真理,才能解脱。你可以想一下,那么多人拼搏了一辈子,什么都有了,家庭也很美满,突然有一天,他猝死了,他的事业地位和财富也都不属于他了,他生前的好名声也会慢慢地消失,他什么也留不下。怎么办?佛家知道人必然有这么一天,所以不追求保全肉体,只是依靠正法。但道家却注重修炼身体、以求长生。法极穷依止,沦为乞丐时。亦不舍正法,永无退转时。穷极死依止,牺牲身命时。一心系正法,富贵勿贪痴”,不管修道多么困难,哪怕沦为乞丐,吃不饱、穿不暖、没地方住、不被人尊重、甚至饿死,也没关系,也不舍弃正法、一心一意追随真理,永远都不后悔退缩,永远不贪恋富贵权位。在这里,佛道两家有相通之处,就是都不追求富贵权位。但佛道两家的底线不一样,正法也不样。道家是惜命的,道人希望能保全身体和性命,他们的正法是丹道等;佛家的正法是解脱的空性智慧,也就是真理,信仰者为了追寻真理,可以舍弃一切,连命都不要。
死极依荒沟,弃尸荒野时。如狗无尊严,正念无顾忌。”死了怎么办?大不了被弃尸荒野,狗见了叫狗吃掉,狼见了让狼吃掉,没关系,哪怕没有丝毫尊严,我也不会舍弃正法、动摇正念。香巴噶举的训练是可以超越肉体的,因为它有一种中阴身修法,就是说,你到了中阴身,仍然有解脱的机会,就算没有肉体也没关系。但道家的修道必须依靠肉体或阳神。这是佛家和道家的另一个区别。
“事前无牵累,事后无愧悔。同行无执著,金刚无能摧。”在这一点上,佛道两家是相通的,因为佛道两家都追求宠辱不惊。做事前不会瞻前顾后,事后也不会一直牵挂,既不会后悔,也不去愧疚,做了就做了,坦然接受一切。只要没有执著,就连金刚钻也摧毁不了你的道心。虽然佛家和道家在这里有相通之处,但他们的程度还是不一样。道家的修依托于身体,但佛家只注重自性。
出于人群日,入于狗伍时。舍弃诸尘累,圣位正晰晰。”不管是在人群之中,还是与狗为伍,都不要紧,能舍弃红尘中的切,那么超凡入圣就指日可待了。
——摘自《老子的心事》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心极法依止,思维暇满时。
无常若现前,除法无依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光明大手印:实习顿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