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追忆张至顺真人|张真人传授长寿功(内八部)|元篇

追忆张至顺真人|张真人传授长寿功(内八部)|元篇

2020-11-27 08:37:24

张至顺真人长寿功起源介绍



张至顺真人传授长寿功


以下文字及图片内容来源于,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编印的《金刚长寿功》一书及张至顺真人《长寿功》视频等资料,感恩《金刚长寿功》书籍编印者及视频拍摄制作者。本文皆在介绍、推广、传播金刚长寿功。


《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为祖师所传秘法,本在道门内部也很少有人知晓。今张真人慈悲,济世利人,广布于世。普通人习练可祛病强身,更为修士筑基之本。此功法虽习练简单,但从名字到方法蕴含大道,我辈当按张真人所授要领与方法习练,不擅自改变本功法的名字和习练方法。或改名字,或改方法,或擅加意念.......等等之行为,更有违祖师所创此功法之精神。轻者习练者不得效果,重者害人害己。请慎之。



前    言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学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生死之道,重“炁、體”二字。“炁”生万物,“體”包万物。“炁”为“體”之本,“體”为“炁”之寓。无“炁”不成“體”,无“體”“炁”不存。故讲道不离體,离體不为道。“炁、體”,即道德、即性命、即内外、即阴阳。《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它吸取我国传统优秀的气功文化之精华。应用“天人合一”自然规律,结合“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由《金刚功(外八部)》和《长寿功(内八部)》两部功法复合而成。《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础;《长寿功》为阴、为柔、为内、为隐、为坎、为水、为坤、为神、为先天、为上乘。修练《金刚长寿功》实为内外结合、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与后天脏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气结合。长期习练可以达到“天人合一”虚空无为的境界和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金刚功》练外功,练形体,练五脏六腑。运用双臂变成一横一直的直线弧形,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坚持习练调节、理顺四肢,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舒畅;能调整身体中柱脊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能协调五脏六腑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强身健体。

《长寿功》练内功,练心神,练人的先天之气。它着眼于松静自然,存心凝神,采用许多柔和的曲线弧形动作,沟通天地先天之气与人体脏腑元气交融。长久习练,使进入“玄牝之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五气归元,最终达到练神还虚、复归无极、无思无为、物我两忘而“天人合一”的无极境地。此乃长生之道也。

 外气动诱发内气,内气动则带动外气。先天气赖后天气培育充养,后天气得先天气以活力资助。故《金刚长寿功》刚柔互辅,内外交融,阴阳相合,实为道家养生长寿之上乘功法。

本功法不分男女老幼均宜习练。不论肥瘦病残、不讲东西南北、不拘室内野外皆可习练。少壮练之长智长力;老人练之长寿长生;健者练之增气增力;病者练之除疾除根;胖者练之正常减肥;瘦者练之体重增加;不出偏差,更无走火入魔。《金刚功》外刚,强劲好动,象征阳气方刚,宜在清晨阳光快出时,选择一幽静环境习练,让全身金刚之阳气与朝阳相映同辉;《长寿功》内柔,虚静,宜在深更夜静,晶莹的月光下习练,意景相宜,功效倍增。

守株待兔,固不可取;叶公好龙,亦非所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亡羊补牢,何如未雨绸缪。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求。欲健壮而长寿、长寿还健壮者,朝练“金刚”,夜练“长寿”,百天四月,自己可知,亲友可见,长期坚持,倒啖甘蔗,渐人佳境!贫道讲求实际,不爱多言。

“道生之,德蓄之。”金刚长寿功讲德。若恬淡虚无,心神宁谧,豁达开朗,顺应自然,人之元气必定聚集,周流于身,长寿则不难矣!

昔道祖邱处机秉王重阳全真教之精义,集众家之所长,深受元太祖器重,赐号“神仙”,进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乃造就道教风靡鼎盛之势。邱祖创立全真龙门派,人才辈出,代有高人沿袭相传,其辈份字号历经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园、明、至、理,累计二十二代。吾师祖席永贵,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八代,为湖北省武当山太子坡主持;师爷王圆吉,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九代,接任武当山太子坡主持;师父刘明苍,全真龙门派正宗第二十代,出家于大天竺山铁钟坪大庙,后云迹陕西省华县福城山(即少华山)碧云庵任当家。收徒十七人,香火余烬,今尽存吾一人矣!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即便道友中亦无流传。吾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而出家,承传此功,八十七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今虽年居百岁有余,因得师之法,又承天施大恩,体格还算硬朗。

为弘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将此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身数十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以期望对众生作微薄贡献,使功德更大圆满。愿历代祖师颔首微笑,助我修成大道也。

中国道教全真派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

张至顺(米晶子)



养浩然之气     炼金刚之体

(张至顺道长简介)

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又号九曲回阳道人。河南省沈丘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他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

张至顺道长终生清修,苦己利人,顺应自然,他心地虔诚,奉师如父母,恪守门训不曾逾越。

他离尘脱俗,研读道经,专心修炼,把握阴阳造化之妙,立志攀登丹道之巅峰。

他长途跋涉,忍饥挨饿,苦行募化,积累资财,整修一座又一座的道庙;

他恭谦好学,广交良师益友,掌握到中医、中药、针炙、按摩的高超医术,急人之急,为许许多多的疑难重病患者除疾救命。

他心无挂碍,洒脱飘逸,云游四方,随缘变化。

历经风风雨雨,道长志坚笃行,功具德备,在修炼上获得了极深的造诣,曾被同辈道友羡称为“水上漂”、“七九道人”、“八卦神仙”。

张至顺道长修炼八十多年的惊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刚长寿之躯。虽然百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肌肉结实,肢体灵巧,语音洪亮,步履娇健,其体格之健壮为世所罕见。生动地显现了道家的“寸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伟大思想和“长生久视之道”的修真妙缔。

道长解放前隐世修炼,,全国重点宫观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教祖庭)监院、山东崂山太清宫南岳玄都观知客及湖南张家界明元宫道长、湖南慈利五雷山道教协会会长、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至顺道长是当今世上的高道。从当年流浪乞讨,清苦出家到今日修养有度、气质非凡,他深深体会到祖国道教的伟大。

、真假难辨的现状,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本着道教“济世度人”的宗旨和传统,他不同于那些匿迹遁世的修道者,于一九九三年毅然出山,将祖师的秘传和自己毕生修炼所得献之于世。先后在山东(青岛)、湖南(张家界)、广东(增城、湛江、肇庆)、上海、泰国等地传授《金刚长寿功》和《丹道内功》。

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比自豪,对炎黄子孙殷切厚望,给学员以强烈感染;而他的道家真传“点点入骨,处处见血,更使学员如入宝山,日不暇接。

《金刚长寿功》就是他近几年来在讲授基础上整理出来的。该功法在刘明苍师传时比较零散,尤其是《长寿功》后四部的功理部分阐述甚少,经张至顺道长梳理充实,这一几百年来单传口授之秘法,成为系统文字,广为世人受用。

中国道教炁体养生法研究小组




功法简介

《长寿功》主要练人的先天阴阳二气,为乾阳与坤阴之真气而设,引导真气由动而致虚静。

道家处处讲阴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外八部金刚功属阳,内八部长寿功属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内八部长寿功的前四部属阴中之阳,后四部属阳中之阴。其功法顺序是:前四部由阴转阳,后四部由阳转阴。

笫一部,窃吃昆仑长生酒,外表上好像没有动作,实际内里在活动。吞咽津液,炼阴(津液)化阳。这时,阳气萌动,带动万物生长。体内气体开始发动,为少阳。

第二部,形体开始有了动作,阳气上升。意想一个火球经任、督二脉上、下循环转动。任、二脉是一阴一阳。这时,体内阴阳相接,阴阳交换,阴向阳转化,为纯阳(太阳)。

第三部,由阴阳生化出四象、八卦。形体动作的幅度加大,经过的经络穴位也多,主要是把人体内的元气,从根源上加以深化,由内向外渗发,把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作整体的调整运动,使人的心神,体内阴阳二气,与宇宙天体之真气相沟通,相交换。

第四部,形体动作幅度更大,内气活动完全包拢到整个世界,与天地融为一体。所以,这部功法的名目称“大转逍遥”。第四部,阳气旺盛到了极点,阳光照耀世界,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为老阳(阳明)。前四部由阴转阳。由阳的萌动、生长变化到爆发;由人体内,向宇宙间引发,效法宇宙的宏观之理;后四部由阳转阴。效法自然,模仿生物,从宇宙回归于人体本身。

第五部,仿大雁俯空。

第六部,仿安稳行舟。

第七部,仿白鹤定神。

第八部,仿鱼沉海底。形体由较大的动作,到小幅度的动,到更小的动。体内的元气也逐步由收敛,到聚拢,到存定合成。这就是由少阴向纯阴(太阴)、老阴(厥阴)的转化,由动入静的境界。这个静,对修炼大道来说,不过是初静,是静功之基础。静极生动。长寿功练好了,会出现初动。进一步修炼,能达到真静,大动,阳神出窍。

所以,长寿功是修炼大道的基础,它和静功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后四部,与静功实难截然划分。但倘若不分,又难明其深奥妙理,学练者,则难以下手。所以,在这里勉强地分一分,使其功理、功法比较集中明了,有思想与顺序可循。

讲道不离体,离体不为道,“道法自然”。离开身体不是讲道。讲道,比天地,比日月,比山河,比龙虎,比飞禽走兽,讲的都是身体。

所以,习练长寿功,本意须时时在体内流转。神不外驰,才能凝炼成灵珠一粒,破邪祛病,延年益寿,所谓“神在身,身常健,不修炼,自成仙”。

否则,把长寿功当作一般的养生动功,当作一般的导引吐纳,神光外驰,元气走散,就完全背离了长寿功的真谛。




第一部  昆仑长生酒

功  理

“昆仑”,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高山,这里形容人体的头部。头部,在人体之上,最高处,为六阳之首,是修炼机窍最多的地方,也是静功修炼的着手处。“长生酒”,不是指平常市场上卖的酒,它指人体口中的唾液,又称“金津玉液”。可以使人除病健身,长生久视。“窍吃”,不是偷吃,是指自己吞咽口水时,别人不知不觉。八仙之一吕洞宾祖师《百字碑》曰:“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先祖对这部功有诗一首作为概括:

昆仑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万年。

有人窃吃泉中水,活个生长不老仙!

我也曾就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写了四句作为注解:

龙戏九江水,虎登万重山。

阴阳交换处,火内开白莲!

“龙”者,舌也,为心之苗;“虎”者,齿也,为肾之苗。心为阳,为离,为火;肾为阴,为坎、为水。“九江水”即口水。“万重山”,即头部。这“龙戏水,虎登山”,正是坎离相合,水火相济,“阴阳交换”。如此时时相交通融,阴阳平衡,定会“火内开白莲”,岂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这个长生酒,不是尘世之酒。我们道家经典《元道真经》上讲,它是坚精补髓,固护五脏,归根复命之法。一般修道的人,得道的神仙都离不了这一步。

我体会这个长生酒作用就是大。天黑了你想睡,你先不要睡,慢慢咽几口,十口,二十口口水,晚上睡那里,灵灵醒醒,打坐精精神神,不昏沉,不糊涂。好比你想去病,舌在口里搅动,想象舌在病的部位搅动,坚持炼,慢慢病也就好了。

这个道理,中医认为:舌是人体相对独立的部分。主要脏腑在舌上都有特定的部位: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膀胱,舌边属肝胆、四肢。舌体是人体的缩影。当人的脏器有病,首先心动意引,用舌搅动口水,口水里有高级能量,通过以意领气,意到,气到,血到,液到,力到,就能够治病。

本部功法关系重大。《黄庭经》说:“至道不烦也。”大道至简至易。窃吃“长生酒”,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身体强弱,不论行站坐卧,不拘室内野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大家多练,潜移默化,佳境无穷。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美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