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2020年或将是L3自动驾驶整体发展路线能够确定下来的一年

2020年或将是L3自动驾驶整体发展路线能够确定下来的一年

2019-04-22 20:06:35
驱动ic
2019 年即将到来,各大主机厂、自动驾驶研发商也都开始给出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但截至目前,具体到车型、自动驾驶级别的消息还非常少。获悉,总部位于北京、成立于 2017 年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奥特贝睿(AutoBrain)”,已与长城汽车确定了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方案——这也是国内首个确定量产的 L3 级别自动驾驶前装。36氪已于近日前往奥特贝睿天津测试基地,体验了这款改装自年销量近 10 万台的长城 WEY VV7 自动驾驶汽车。这款车型搭载了奥特贝睿提供的 L3 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外观方面,车头前部左右两个 16 线激光雷达和车顶的 GPS 定位模块是后加装部件,其他如毫米波、摄像头等传感器使用的是厂家原装部件。与绝大部分仍处于测试阶段的 L3 方案不同,这辆 VV7 改装车的后备箱只有一台体积与 PC 主机近似的设备,其余部分系统已经集成在了后备箱盖板下面备胎的位置,集成度已经很接近量产要求了。试驾过程中,记者随测试车行驶到了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在 100 公里的时速下(最高可保持 120 公里时速),车辆完成了车道保持、自主超车、自动避障、上下匝道等 L3 必备功能,且自动驾驶模式的开启和关闭,可通过多功能方向盘的功能键完成,并附带语音提示。在近半小时的 E2E(收费站到收费站)路线体验中,安全员全程没有进行人工干预,且实际体验平滑,基本达到了熟练司机的驾驶水准。奥特贝睿创始人兼 CEO 彭永胜告诉36氪,奥特贝睿早在 2016 年就与整车厂商启动了 L3 级量产合作计划,2017 年开始量产前的小批量测试,并向河北省政府领导进行了实车展示,最快将于 2020 年开始大规模销售整车。图为测试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奥特贝睿”自动驾驶的由来2000 年,彭永胜及奥特贝睿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李明喜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彭永胜及其团队可能是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第一批人。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并以多年的海外战争为驱动力,已经掌握了一定无人驾驶的技术。而在当时的国内,第三次人工智能大潮并未来临,Mobileyes、英伟达的自动驾驶 GPU 方案、满足计算的 FPGA 等技术都未出现,所以彭永胜团队是从 0 到 1 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经过十多年的研发与迭代,彭永胜团队带领猛狮团队(隶属军事交通学院)多次取得“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冠军;2015 年,后来他与同为猛狮团队负责人的李明喜、前特斯拉 AutoPilot 华人工程师 Yolanda Du 共同组建了奥特贝睿团队,研发中心设在了天津;2017 年,奥特贝睿正式注册成立。技术优势及前装量产彭永胜表示,“奥特贝睿定位于 Tier 1 厂商,专注于打造自动驾驶的汽车大脑,向客户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域控制器和数据云服务。”此外,由于团队在自动驾驶整车研发方面有多年经验,所以运动学、动力学、决策控制的拟人化也是奥特贝睿的优势之一。彭永胜表示,“近年来很多创新团队是从硬件或者人工智能算法等角度切入的自动驾驶,而奥特贝睿的切入点是‘车辆本身’。”得益于在研发方面的先发优势,奥特贝睿已经实现了多代技术方案的更迭,累计无事故测试里程接近百万公里。此次 L3 级别提供的线控、域控制器等车内硬件的集成度也已经很高,且满足 ASIL-D 级的量产要求。目前接近量产的 VV7 改装车已实现高速公路、环路等近封闭道路的高/低速 L3 自动驾驶,车辆可在司机不接管驾驶的情况下实现数百公里的自动驾驶。除了已经确定的长城 WEY 车型以及暂时保密的合作方(其中包括主机厂与其他行业客户)以外,公开报道显示奥特贝睿也曾为多家国内知名主机厂做过自动驾驶研究项目,并成为了北汽集团智能网联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和四维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据悉,奥特贝睿将深度融入北汽“海豚+”全球战略,加速其 L3 级自动驾驶产品量产进程,同时双方还将在车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上展开深入合作。显然,奥特贝睿的布局不仅在于 L3 级自动驾驶,此次方案前装量产的落地,也将更好的支撑其整个无人驾驶业务体系的发展。改造成本的降低让L3看到了希望随着 L2 自动驾驶开始进入落地阶段,关于 L3 的落地开始被主机厂提上日程。今年 7 月,奥迪宣布最新一代 A8 轿车将可选择搭载 L3 级自动驾驶模块,而这款车将于 2019 年正式上市(中国地区由于法律法规等问题暂缓装配 L3)。而在此之前,L3 技术的落地在行业内仍略显遥远,而 A8 的上市消息也让主机厂重燃了希望。值得一提的是,彭永胜告诉36氪,其实硬件价格不是制约自动驾驶公司商业化落地的主因。举个例子,在几年前改造一辆林肯 MKC 轿车时,所有改造、软硬件、人工成本总和需要百万元以上,但现阶段长城与奥特贝睿合作量产后的 to C 端售价,将控制在数万元以内。“最直观来讲,自动驾驶公司购买一个毫米波雷达可能需要上万元,而主机厂商去采购同样的产品仅需几百元。”彭永胜表示,在量产和上市前,L3 仍面临以下几道难关:§ 量产车需经历大量测试;§ L3 级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的尚未完善;§ 符合自动驾驶运营的基础交通设施和系统的建设尚未完善;§ 社会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度、普及度较低;事实上,自从 L2 技术在特斯拉身上得到验证后,国内主机厂对于自动驾驶也开始抱有开放态度。从目前的节奏来看,行业普遍认为 2020 年将会是 L3 整体发展路线能够确定下来的一年,奥特贝睿目前已确定在 2019 年、2020 年有大批量量产计划,也有助于公司及主机厂完成 L3 汽车的“抢发”。关于奥特贝睿奥特贝睿项目的筹备是从 2015 年开始的,2017 年在国内注册成立后,同时组建了硅谷团队并由 Yolanda 主导。成立之初,奥特贝睿曾获由中关村起航产业基金、磐谷创投共同出资的天使轮融资;团队拥有员工 80 人左右,以技术人员为主;2017 年公司已实现盈利,随着订单的增加,今年的盈利状况会持续走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