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等了两年,才等到了《腾讯传》。一气读完,很是精彩,而又有些意犹未尽,总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不太好评价,只能说:这是一本互联网行业必读的企业史。
为什么觉得这本书是必读的,想来有5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自然是因为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专家,吴晓波老师的作品无论从文笔上娓娓道来,观察也相当细致入微。正如其所崇拜的德鲁克,一生致力于做一位“介入的旁观者”,创作既有客观的描述,也包含着大量企业的纵横比较与分析。从一个产业的角度,分析一个企业也剖析一个行业、一种趋势是吴晓波的特色。
而创作这本书,吴晓波本人感言也是非常之艰难,因为互联网公司独特而多变的特色,使得素材和资料的整合相对困难,原定于两年前出版的本书也一直拖到了现在,根本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腾讯的微信在这两年间风生水起。
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而回顾火山的形成,也有别样的震撼。
第二个理由是:《腾讯传》是一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史。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是0.9年,而腾讯创立至今已经18年,形成了一个“企鹅帝国”。作为一家算是中国第二波崛起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腾讯从各方面都已远远甩开了前辈和同辈的互联网公司。
那么,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中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的互联网有什么异同?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腾讯传》中找到答案。书中对腾讯的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以及同期其他公司的动作和状态都有着很全面的分析和描述。
第三个理由是:关于腾讯的基因和产品方法论的分析,在《腾讯传》中有着周到的描述。作为一家基于在线社交工具成长企业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所依托的便是大量的用户。而为何能获得如此大量的用户青睐,可以归于对用户体验的执着。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经理,马化腾的产品方法论以用户体验至上,那他是如何做的?在《腾讯传》中,吴晓波通过比较和分析进行了诠释,同时还展示了中国网民的特性和行为习惯。目前中国的网民人口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对于这个典型群体的认识将有助于在互联网领域的认识。
第四个理由是:可以管窥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腾讯是互联网行业中获得争议可能最大的企业,腾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并且在互联网行业中四面为敌?、3Q大战这样的危机,腾讯是如何扛过来的?种种是非对错恩怨情仇,由此可以一窥的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面。在这样一个野蛮生长充满挑战的互联网江湖中,腾讯的生存和发展经历在《腾讯传》中有着精彩的分析,同时,腾讯走出争议、实现自我蜕变的过程,它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运作协调体系的革新也非常值得思考。
第五个理由是:腾讯的核心团队和人才策略,这方面,《腾讯传》既从腾讯团队的构成、任职、安排说起,也从各种项目的变迁,人员更替说开,加上各种人员的访谈和评述,可以让我们洞见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人才的配置和利用决定了组织的成长状态,这方面,看看腾讯如何由小及大,一步步走来有过那些成功、遇到过那些困难,也是非常好的借鉴。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横向的经验,避免类似的错误和问题。这方面,读企业史是大有裨益的。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本身的发展过程涵盖了一个典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进化历程。
就像书中一直有的一个问题:你的项目如果腾讯干了怎么办?作为一个绕不过的对手,对腾讯都必须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而吴晓波的《腾讯传》其实已经帮了我们很多。知道从哪儿来,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要到哪儿去。
插播寻人启事,下面图片中的这位同学经过我们的点赞夺书活动,最终赢取了《腾讯传》,麻烦下面这位同学直接在后台留言,或者加微信weijiaqi0991联系后台人员,谢谢这位同学啦!
最后,我们《腾讯传》的阅读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各位同学如果对我们的阅读活动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欢迎留言哦,我们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