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2016年第一季度总结

2016年第一季度总结

2020-11-13 15:40:47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第一季度总结:共四项内容,读书、写作、看电影、培训

  • 产能:

读书: 15本。最喜欢蕾秋的《一个人的朝圣》和尼尔《与神对话》;

写作: 9篇。公众号“唤醒情商”原创文字篇;

电影:7部电影。最喜欢的电影《疯狂动物城》和《心理游戏》;

学习内容:高级TTT、教练、田校长的行动学习、12次不同内容的微课。

  • 产出:

培训:共5天,上课内容为“唤醒情商”、“行动学习““4D卓越团队”。

01
读书笔记

 #2016年1月读书1#开年第一读选来选去,决定读迪尔茨的《归属感》,因为喜欢他的逻辑层次,读完之后觉得不失望,更觉得是一门课,而不单单是一本书。让我个人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原来只关注自我与他人,也就是关系上维度上的,2016年,要分一些注意力在系统和目标上。多逻辑层次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区别,当一个人有着清晰的愿景、使命,并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如此的时候,其实能力、行为和环境就不再是约束他的绊脚石,而是让他达到目标的引路者。另外一个收获是我们要用梦想家的能量为我们制定愿景目标;之后,放下愿景,就该去设置路径,如何达到,这是更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实干家;但在设置路径走到梦想的过程中,应该有小结有反馈有质疑,这个时候需要你的身份是批评家。在人生的这条路上,你就是自己的领导力,你最需要领导的人就是你自己,而这个过程,就是你不断拓宽你的觉知,清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过程,伴随着这些过程,实现人生愿景。书中最棒的是每一个章节,都有具体的练习可以做。适合培训师们拆书学习来读,并把工具运用其中。


#2016.1月读书2#《与神对话》,一本很多年前买的书,但真心读不下去。直到2016年,一读便爱不释手。合上书本收获最大的是再次理解这个世界就是由信念系统组成的,行动是移动的话语,话语是被表达的思维,思维是已形成的观念或信念系统。你的世界呈现的就是你的思维、你的信念系统,这也就理解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信念系统,因此有了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你呈现的世界。另一个触动比较大的就是关于身份的重要性,“我要”和“我是”的区别,“我要”背后是匮乏,而“我是”背后是身份,当“我是”是宣言,是存在状态,最佳的宣言是表达感谢。这也是想要、拥有和成为三者的区别。


#2016.1月读书3#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不能看小说啊,一旦打开就必须看完,下班一头栽进来读完。东野的小说逻辑性超强,一步步的推理天衣无缝,适合我这种没逻辑的人学习一下。男主石神是数学奇才,生活中除了唯一的数学爱好没有其他,每一天都是单调的重复,在决定的那一刻看见了女主,于是单恋到一发不可收拾,为她杀人,为她把他的天才逻辑推理的天衣无缝。最终,。结局是不是他要的,就估计只有东野知道。我的感受是一个单一刻板的人,一旦情感被触发,就会如洪流般不可阻挡,几十年被压抑的情感会冲向女主这一个小小的出口,最后彼此窒息而死。


#2016.1月读书4#2016年会重读一部分经典书籍,尤其是情商系列。《情绪的语言》重读依然收获很多,现在最喜欢合上书之后问自己从中收获了什么。这本书收获如下:第一部分、情绪没有好坏,情绪是信使、情绪是礼物、每一个非常浓的情绪背后都有一个卡点,情绪使者要告诉你的就是清理这个卡点,当你清理了这个卡点之后,情绪就能通过,情绪河流重新开始正常流动,如何清理有很多方法,最喜欢的方法是火烧羊皮纸,把情绪卡点的所有内容写在这张想象的羊皮纸上,然后彻底烧掉。第二部分的收获,就是每一个情绪背后的礼物,如何处理,包含如何对待和尊重别人的这些情绪。去收到这份礼物,把卡点移开。


#2016.1月读书5#东野的《幻夜》,读完后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了。最喜欢东野的小说还是《解忧杂货铺》,那是描述人性的多面性,而《幻夜》从头到尾在描述人性的恶,但也不得不承认,人性之恶确实也是存在的,一个不幸的童年造成了《白夜行》女主中的恶行,而《幻夜》貌似继续白夜行中女主的恶,比之前更狠、更恶,或者说整本书就是在描述一个没有心的女主如何一步一步达到她的目标,一切人在她眼里都是工具和手段,最终自己站在目标面前,如同美丽绝顶的机器人,没有内心、人造身体(多次整容)、只剩下不择手段的行为。


#2016.2月读书6#假期就适合读读闲书看看美剧,东野的《新参者》,逻辑性没有其他几本那么紧密,案件也不太离奇,读起来不算引人入胜,但还是觉得唯一一本可以和《解忧杂货铺》媲美的,也是唯一一个让人喜欢的警察加贺出现,他不单单是只以结果为导向,他喜欢在每一个过程中,把家人与家人之间用警察视角的真相连接起来,从而更紧密更有爱。一部温暖的破案小说。


#2016年2月读书7#《别相信任何人》,不知道家里何时有的一本小说,一口气读完。一个失忆的中年女作家,每一天醒来就回到二十几岁的记忆,需要重新认识身边躺着的“老公”,没有了记忆,但最原始的情感总能提醒她恐惧、害怕、不信任。于是,在一个医生单独的帮助中,女主开始记日记,通过每一天的日记,每一天查到过往的记忆碎片中重新把20年中的碎片补全,发现一个惊人秘密。给我的拾获就是重新理解记忆美好的作用,记忆中的体验让人成长,让人意识到价值、尊严,也重新对活在当下有了更广泛的理解,所谓的当下一定是在生命长河里的当下,而不是脱轨的当下。


#2016年2月读书8#《苦才是人生》,去三亚玩的飞机上读完这本书,喜欢他把每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用故事的形式写出来,最喜欢的是乐观和悲观的故事,故事最终的道理就是想扭转人的情绪,依靠外镜是无济于事,要从悲观转为乐观,只有调整自己的内心。佛家是修内心,有些灵修是修信念,背后的东西都是通的,无论是从脑而来的信念,还是从心而来的感受,一个转念就带来另一个改变。如同书中所言: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2016年2月读书9#查理的《4D卓越团队》,有幸上过老人家一天课,然后又内部引进内训,现在又引进课程,而且非常荣幸自己也有机会来讲这门课程,于是,再次阅读本书。加深几点收获,当我们对自己了解的时候,就更能接纳,当我们对别人了解时,就更能宽容。也许我们无法做到4D全能,但是可以尽可能的在生命中活出其中一项的精彩,比如绿色如我的性格,我去活出对生命的无限欣赏与感恩,而让其他三项及格就好。另一个收获就是N型沟通,N行沟通是一种技巧,而且用语言表达的技巧,但技巧背后却是个人成长的修炼,是满足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影响了别人,别人喜欢你,其实是因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满足了对方的需求。所以,任何课程、任何书本,技巧只是一个通道,一个工具,但技巧背后却是人与人之间最深的连接,因为那是我们最深层次的需求。


#2016.3月读书10#读完《一个人的朝圣》,对作者蕾秋充满膜拜,把一本小说写的如此有灵性,充满爱与生命的真谛。对于易感动的我,几次潸然泪下,整个路途是一次生命的回顾,有悔恨,有爱,有喜悦,但在这条路上,在大自然面前,悔恨已被原谅,在生命面前,让我们无法遗忘并一直传承下去的,只有爱和喜悦。


#2016读书11#在东莞迎宾馆开始读摩顿森的《三杯茶》,本书的前面非常让人感动。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主人公在得到最贫穷的科尔飞村长最好的招待,比如给他喝他们舍不得喝的甜茶,给他盖最好的被子之后,他与科尔飞的人建立的强烈的情感连接,得知村里的孩子都没有一个教室上课,他承诺要给他们建学校,而他此时此刻却也是一无所有。能理解莫顿森在科尔飞的承诺,就像很多来过村庄同样也给过这样承诺的美国人一样,但大多数人回去就忘记了。但莫顿森历经千辛万苦却把他变成了现实,最后这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他的事业。一个梦想,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一份连接,背后却是无数个勇气与行动。每个人都可以去这样做,不一定成为莫顿森,但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梦想,为它定制一个信念,带着我们最强烈的感情,去用无数个行动实现它。


#2016.3月读书12#《美丽新世界》,美丽新世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了,吃一片药全部解决,人们除了像机器一样工作之外,就享受着愉快的视觉感受,整体活在电视虚拟美好的世界中。但这一切都是被科学设置过的,一批又一批的人如此幸福的生活着。而书中另一个来自印第安的正常人,被视为野蛮人,有着自由意志,有着强烈感情的人,最后却,因为无法忍受个人价值观在美丽新世界中的折磨。这本小说读完之后是那种很不舒服的感受,一方面从小说中更加真实的理解了人们的信念如何被设置的可怕性,另一方面感觉人类的渺小,很不舒服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为何。


#2016年读书13#艾克哈特的《新世界》,继读完《当下的力量》之后,继续深化的一本书,这次最大的收获是 拓展你的内在空间。物理学家发现,我们的感官创造一个假象:所有物体看起来是无比的坚实。包含我们的肉体,但其中99.99其实都是空的。就像原子本身的大小,原子与原子中间却有庞大的空间。所谓内在空间,就是生命的全然展现,而如何让自己拓展内在空间,就是当一个你不熟悉的事情出现,你按惯常行为又要评判之前,设想你头脑里有一个暂停键,你按下你的暂停键,当能做到经常这样的暂停,就会产生一个间隙,这个空间会决定你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和大自然联接的能力。经由不断拓展内在空间,生命会变得越来越鲜活和新奇。


#2016读书14#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周末一个人在家,一边洗衣服一边晒着午后的太阳读书,生活是如此的美!这本书下册比上册好看,和金庸的其它书比起来感觉还是差一点点。比如把乾隆描写的太过于差劲但居然是老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也够强大。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回族阿凡提,几个小故事就把阿凡提写的活灵活现、幽默可爱、武功高强、爱老婆还有点小小虚荣心的他,难道是老顽童的前身。另外就是陈家洛到底爱谁,他自己纠结,读者心中应该都很明了,肯定是人间仙子、没有武功、纯洁无暇的香香公主了,而对香香公主每次出场所带来的气场描述,真是醉了,这样的女子只应天上有,而香香公主的姐姐,青桐才是人间女子,也是适合陈家洛的,但适合不等于爱。不是吗?


#2016.3月读书15#因为读了村上春树的《1Q84》买了这本书,之后就束之高阁,好友推荐之后开始阅读。这本书整个就是在描述恐惧、控制,在恐惧控制背后的世界,无法想像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如何生活,也许只会更惨,不过,因此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电视剧中某党被严刑拷打之后还能保持节操的是真的吗?理解男主的思维过程和选择,只为了让自己活的像个人而选择写日记,选择过有情感的生活,但因此而付出代价。但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和他完全相反的人一样落得和男主一样的下场,因为在控制和恐惧背后,你的潜意识和梦境也会出卖你,而这些却是你无法控制的。

02
电影观后感

#2016.1月电影1#《火星救援》假如你被丢在一个孤岛上,你怎么办?假如你被丢在一个无人的星球上,你怎么办?喜欢男主对生命的态度,当误以为已经死了的他却活着的时候,他对生命的态度,种土豆、听音乐、每天和自己不断对话,最喜欢的就是任何时候都表现出的幽默感。这是个人对生命的成功,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团队的友谊,不同性格的支持者,甚至整个世界彼此的互助,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生命奇迹般生存下来。喜欢男主在最后给学员讲课的那段话:“那是太空,它不会迁就你的,在某个时候,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当一切都越来越糟时,你只能坚强的面对,这就是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要么接受,要么行动,就是这样。你只要开始,进行计算,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下一个问题,解决下下个问题,等解决了足够的问题,你就能回家了。”

#2016.1月电影2#《实习生》,退休后的本应聘去当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生,年轻新潮的女老板想赶紧打发走了事。谁知本是一个做事认真、爱帮别人、又懂分寸、幽默可爱的70岁老头,还不抢别人功劳。本帮了老板几次之后,彼此成为忘年交。其实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本的高情商,而这种高情商是历经生命体验而沉淀下来的美好特征。敏感而又超越敏感,有原则却又给别人留面子,热爱生活,又不断超越自我,同理别人,生活又能平衡的很好的老头,幽默而又知道什么时候表示听不见和闭嘴的可爱老头。而女主也就是年轻的女老板,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各种失衡,和老公、和父母、和同事,但在本这个忘年交朋友的影响下,开始回归平衡。喜欢影片的结尾,大家一起练太极,保持内心的平衡去做动作,存在状态下的行为,Being下的Doing。

#2016.1月电影3#《神探夏洛克》,简直就是成人版的《头脑特工队》,夏洛克的思维空间王国,夏洛克一个典型的高智商、逻辑性极强的男性思维,在有一段他和华生的对话中,华生说夏洛克是一个压抑了自己感情的人。而感情代表的是女性思维,也就是影片中要维护并因此有恐怖新娘的谋杀案。死而复生的莫里亚缇是夏洛克头脑王国中代表弱点和恐惧的他,当他无助的时候,代表弱点和恐惧的莫里亚缇就会出现,而华生代表是关系、友谊和勇气,所以在最后关键时刻,华生出现,打死莫里亚缇。

#2016年2月电影4#《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看完电影的感受是爱的重要性,因为彼此爱的链接而不一样。无论是人、妖还是神,没有爱就如同行尸走肉,如张神仙,在电影中说一句话:“爱真的会让人如此疯癫?”从中可以看出可怜的张神仙从来没有体验过爱的滋味,从后来的剧情也可以看出,即使贵为神仙,却被贪欲控制的如同行尸走肉般狰狞丑陋;而钟馗虽然只剩下灵魂,却因为有爱而活得精彩;李冰冰饰演的妖亦如此,因为爱美的绝伦绝幻。


#2016.3月电影5#《疯狂动物城》,超喜欢树懒,从它出来就笑到不行,太可爱啦!特别喜欢朱迪去疯狂动物城路上那段画面,为了理想一直奋斗,在路上的那种喜悦心情;面对逆境,能够豁达的态度;但当面对因为自己认为自己实现梦想而说了自认为的事实之后,却伤害了肉食动物之后,朱迪深深失落,甚至辞掉了最喜爱的工作。喜欢狐狸尼克这个形象,真实可爱,有一段对话觉得狐狸尼克很像老泡儿。在疯狂动物城大与小、美与丑、快与慢、善与恶、狡猾与愚蠢都是相对的,甚至偏见也是相对的。一部好电影,适合大人、小孩一起看的好电影。


#2016.3月电影6#《寻龙决》喜欢陈坤的演技,尤其是他演神叨叨类型的角色。最触动的是关于恐惧、内疚、记忆那段,黄勃和陈坤背负着内疚过生活,陈坤面对当下生活中的舒淇,明明喜欢,但过去的内疚控制着他,而黄勃更是完全活在过去的内疚中。直到他们再次重回现场,意识到过去的内疚、恐惧、自责全都是幻想,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2016.3月电影7#《心理游戏》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有时候把游戏当真,因为内心被恐惧、内疚、冷漠、悲伤充满,所以就要和别人以这样的态度去玩游戏,于是去控制、去权利斗争,最后满身疲惫,直到开始重新去觉察、去发现、去选择,去把眼光和选择更多投向自己内心里真的认为重要的,如影片中尼古拉斯对弟弟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对亲人的爱,对爱情的向往等,于是,生命也许还是一场游戏,但已经换了背景、换了音乐。只有爱存在,恐惧是幻想。

03
微课内容收获


#微课1# 听完武志红老师的微课“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越发感觉做妈妈绝对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不然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另外做妈妈最难的就是放下自己的全能自恋,全能自恋背后就是控制,你必须听我的。这是一门大功课,尤其是背后加了责任之后,很容易把控制和责任绑在一起,就可以为所欲为、明目壮胆的控制了。我要小心加小心,继续修炼。第二个收获就是如何做到不控制,意识到孩子的生命是孩子的,尽可能允许孩子做自己。你自己的愤怒、悲伤也许来自你小时候面对回应的未满足感,而这个未满足感其实是玄幻的,只是你在镜像神经中看到的而已。


#微课2#《李中莹谈人生》,完整听完之后,大师就是大师,把家排、系统、连接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个案方式分享给大家。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背后看不见的磁场确实存在,存在于你的人际关系中,存在于人与人的连接中,存在于你的家族给你的力量中,做好连接,连接力量,充满感恩,做好自己,允许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


 #微课3#轻而易举富足晓燕老师的微课,一个原来是超强大脑搞IT的,后来进入灵性成长,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她的分享虽然是灵性,内容却逻辑性强、落地、更容易让人接受,但在这些易懂的背后却是更强大对生活的感悟与接纳。此次微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切关系的核心是和自己的关系,对自己深深的接纳与允许,重新和自己的连接,看见那份值得感与配得感,从而放下各种限制与评判,当拥有了和自己最好的关系之后,和别人的关系水到渠成。


#微课4#当妈妈绝对是一场磕磕绊绊的成长,而且是一场一直不会结束的成长。今天安心微课收获。

1.亲子沟通无效是因为不在同一频道 !同频才能沟通。进入孩子的频道 :倾听+回应事实+感受

2.无回应就是绝境。孩子有问题是被情绪卡住了,只要让孩子的情绪开始流动,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呈现。

3.对孩子有效表达,在当下内外一致的如实表达,如实表达感受,而非指责和批判!

#微课5#陈传沣老师的轻而易举的富足。收获:1、技巧只是表面,重要的是背后的能量,同样一句话不同能量带来不同效果。看电影夏洛后的感悟超级高能量,“打老师那段,你在梦中都欺负我。”这句话陈老师感悟到信念多么影响人,从而甚至改善了他和妈妈的关系,他彻底从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听到老师背后的深深感悟与高能量,真实、感动、力量、体悟、充满爱。2、信念系统,首先去看见,好的,留下。不好的,清理。外在世界呈现是内在世界信念系统的投射。而这一切我们都是有选择的。


#微课6#张国莉老师的微课,内容:《》成功密钥:种子四大定律: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种子很小,果实很大

3)如果你种下种子,就一定会得到果实

4)如果你不种种子,一定得不到结果。 

我的收获:曾经种下的种子,就是一个信念,你种下的种子就是你曾收下来的信念。而重新种下新种子意味着置入新的信念,对自己对周围人有益的信念,种种子之前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和信念的区别在于种子要种在和你一样有这个需要的人身上,才能成长。而空性不是所谓的空而是种在背后的无限可能。或者你往往在意别人不好的,不满别人的,通常是因为你内心有这样的种子。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先明白空性,然后再次回到内在。

  #微课7#方晓梅轻而易举的富足,很落地。收获:1、活在正念中,关注美好的事情,把眼睛投向美丽的事情,如绿树、花朵、飞鸟、月亮;2、觉察,尤其觉察头脑中的评判,只有觉察到了才有机会转换,让自己再次选择把注意力投向好的一面,身边人的那份美好,去看见每个人身上的美好,尤其是亲密关系身上的美好;


#微课8#薛梅老师的《爱和自由》,虽然听的是微课,但几次都被薛梅老师和孩子沟通的案例所感动,感受到爱的能量在流动,感受到当情绪自由之后,孩子内在空间无限拓展,感受到薛梅老师个人不断的自我成长之后的力量。我的收获就是更加深深意识到养儿育女是让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当自己成长了,孩子的成长只是一个自然呈现的结果。


#微课9#影响莉老师分享寂静法师的课程,唤醒四部曲1、放松:深呼吸,通过深呼吸,让身体变得柔软;2、接纳:如大地母亲般接受所有的,光明和阴影;3、信心:不断觉察清理成长,从内在而来的信心就会散发出来;4、分享,分享背后就是吸引力法则,分享美好的快乐的,就会吸引美好快乐来身边。最触动我的是关于信心那部,结合昨天讲的内容,人是宇宙多么巧妙、精确、美好的安排,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当我们站在生命的角度看自己,自信本具足。感恩!


#微课10#最触动我的是Lisa老师举得例子,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面镜子,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同类型事件卡住的时候,如果能够觉察,去意识到外面发生的事情在照出你内在的问题的时候,当内观的时候,就有机会清理掉这样的卡点。但在这个过程,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微课11#有些时候,有时事情,总是很微妙,因缘巧合,来来去去,然后有机会听了阿勋老师的微课“阿勋开启的世界”,能理解他的阿勋盒子背后的理论来源,就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但对于他只用一个小时时间去改变认知,我还是有点疑惑,也许这也是一种可能,但这个却让我想起最近新读的小说《美丽新世界》,就是这些新世界的人们在出生之处,就被不断播放重复的录音给他们,让他们在深深的潜意识深处把这些录音认定为自己的认知,并按照这个既定的认知生活。而阿勋的盒子猫貌似也是通过这样的催眠,让人改变过去的认知,从原来1.0版本的对自己身份的认知,重新用2、0版的身份认知去理解这个世界,从而过上另一种生活,但是,但是,这样快速的疗法不知符合人性吗?也许这背后也是我的信念,觉得有些暗黑和负面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扔掉了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完整。或者通过自己的内在成长去成长和清理也许更适合,而不是通过一种仪器。也许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起码,这次微课让我思考很多。


#微课12#琢磨先生的微课真是妙语横生,通过拆解几本经典,告诉我们如何阅读,给我几点收获,第一,是讲故事的时候,尽可能的有剧情,而且要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化口味,比如琢磨先生讲的林冲、武大、叔本华都栩栩如生;第二,要多读书,但不要成为书呆子,读书要和自己建立连接,要在过程中问,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呢?这就是建立连接的过程,而通过这样的连接和思考,才能在读书中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