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城市农场 为什么我们要在城市里种菜?

城市农场 为什么我们要在城市里种菜?

2020-09-18 15:29:28

限量版头标来啦!!!

社区猫猫、大熊猫猫和小导游Say Hi



为什么
在城市里
种菜?


农业本不该与城市割裂,农业应该是都市发展的一部分。屋顶、阳台生产蔬菜瓜果,城市的人与自然亲密接触。都市农业的发展已完全超越了农业的概念,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成人和孩子们知道盘中菜是怎样生长出来、生长过程中观察到植株茎叶变化、开出第一朵花、结出果实等,同样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科普地点。


通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理念介绍给自幼生活在城市的人,可以唤起更多人对乡土的关注

“博爱家园生计保护”项目走过的地方,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乡村耕耘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培育一方特色农产,守护一种舌尖味道。


城市农场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愿景上开展起来的。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丛中,我们将农业生产从土壤、种子到最后的收获的流程全方位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Step1:搭建我们的美丽“菜园”

,在CSA分享收获农场老师的带领下,城市农场的学员们一起来热身,乒乒乓乓敲起来,自己动手搭建1菜园


先把木条钉装成一米菜园


泡发椰砖,搅拌泥土和有机肥料,为菜园垫好肥沃的土壤


播种下菜苗,浇好水,期待收获

对于完全没有农业经验的小编来说,我们既是这次课程的组织者,也同样是一个小白学习者。握起榔头和铲子的一瞬间,习惯打字、握鼠标的手都跟着激动了起来,有一股立马就想撸起袖子征服世界的冲动感。然而随着钉箱、装土、育苗的推进,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揉起了胳膊,扶起了腰。这个时候才知道,城市人真的离开农田太久了。我们是多么天真的以为凭着自己的身板,脱下笔挺的西装,就能在田头耕耘出一片世界。这个中辛劳,只有真正从事着农业生产的农夫们才会知道。

自己动手从零开始,向乡土中每日流汗的农户致敬!


Step2:土与种子的故事

我们邀请分享收获农场的老师为大家用实物讲解了种苗、种子的培育知识再加上如何辨别土壤。通过触摸和讨论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大家对各种产品的特点和效用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农场老师认真细心的讲解了种苗、种子的培育知识。相信城市农场的学员们今后看见一排排蔬菜的时候,都可以和商贩聊上几句,这样也有助于摸清自己所买蔬菜的质量。

通过触摸来猜食物,参与者们克服了厌“脏”的心理,认真体会每一种作物的特征

一种是加了平常使用农药的土壤,一种是分享收获农场的有机土壤,大家仔细辨别着

我们总听人说:“农业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种子再好也需要土壤来养,所以我们还从农业的起源——土壤开始。小编真心希望参与的每一位都可以感受到,种出一颗好菜是那么不容易,从土壤到种子,从育苗到栽种,都凝结了农家人的汗水。也希望大家能知道出产好的农产品背后都要有哪些必要条件。这样,我们在遇到有关疑惑时,就能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了。

土壤与种子,在乡土里的每个耕种季循环往复。


Step3:CSA分享收获农场实践

坐落在城市楼顶的城市农场只是乡土中家庭农业的一个小缩影。我们周边有一群一直致力于有机农业方式,为关注食品安全的人提供有品质食物的人。我们的合作伙伴“CSA分享收获农场”就是其中之一。跟随我们来到农场,一起感受一下新农人的日常吧。


除去杂草,让作物更好的生长

挖出新鲜的花生,收获一篮子


掰下老玉米,制作饲料

通过在农场劳作,城市农场学员们了解了有机农业是如何运作的。从此“有机”在心中不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概念和冰冷的标准,而是生动的实例。“有机”是一种态度和方式,很多学员非常认同石嫣博士“以农悟道”的理念。不是每一种农业方式都叫“有机”,但我们希望能多人能深入了解它。理解,我们基金会支持乡村按照这样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

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帮助,远在乡土的农户可以生产出有品质的农产,获得更好的收入。同时,从田头到餐桌,在城市的我们能吃上放心的食物。


Step4:食品与食物:从认识到质的飞跃

认识了有机农业方式,我们就了解食物了么?回到城市农场,学员们在石嫣博士的带领下学习食品和食物的区别。


想知道一瓶1.25L的可乐中含有多少糖分么?


答案是:一瓶1.25L的可乐大约含有28颗重约4.5克糖


在薯片试验中,一片薯片经过燃烧,析出了9滴油脂

石嫣博士讲加工“食品”就是将平时我们无法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大家喜欢接受的形式。当你无法一下吃掉28颗冰糖时,可乐帮你做到了。“食品”与“食物”,通过学会读懂这样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员们面前。


Final Step:收获与分享,新的开始

9月30日,楼顶的蔬菜迎来了被收获的这一天。10平米的菜圃竟然收获了好几箱子。


收获亲手种下的蔬菜,享受付出劳动并获得成果的喜悦


自己动手制作沙拉,品尝有机蔬菜的味道


一家人一起劳动,更加快乐

最后这堂课,学员们将在城市农场中长成的有机蔬菜做成了沙拉。当初,大家搭建菜圃各自种下一平米的菜苗。今天,每个人都收获了十平米的蔬菜。

快乐来自于收获,更来自于分享。这也是我们希望学员们体会到的,城市陌生人之间因为城市农场产生交集,有劳动、有成果、更有分享收获的喜悦。


感悟与愿景

在城市农场活动中,我们把有机的农业生产过程展现在了城市人群面前。有了这些知识的普及和参与式的体验,解答着城市人对农业的疑惑,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们在乡村的实践。

我们到过各地的乡村,看到了很多即使身处逆境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89个西部乡村支持贫困家庭开展农业生产来增加收入。

我们不仅给贫困农户提供种植或养殖的生产资金,更通过能力扶持让他们生产出有品质的农产品。

从田间到餐桌,我们的愿景是:

农户负责勤劳致富,我们负责放心吃粮。



城市农场精彩瞬间回顾:













我们的教师团队:




主办方介绍


分享收获
大地之子

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修真。

大地之子是从2014年开始,由分享收获创始人石嫣发起,由分享收获核心会员小组协助推动的公益性质的项目。我们希望大家在农场通过更多的农田活动,理解自然农业的理念,获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方法,建立与食物的关系,让我们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等相关食物教育。

大地之子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兼顾娱乐,主要课程有:农场体验、农耕课堂、农耕夏令营、校内食育课程等。

“大地之子学校”提倡:人与自然,人与土地和谐相处。我们的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兼顾娱乐。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博爱家园


我们开展城市农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帮助城市人群更好的接受来自乡土的讯息。在我们的生计项目中,我们体会到了在城市和乡村间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而城市农场,是我们的第一步探索。


通过将农业成产过程介绍给更多的城市人群,可以唤起更多人对乡土的关注。而关注,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在博爱家园生计项目走过的地方,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乡村耕耘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培育一方产品。然而,城市和农村的信息不对等使得这些好的产品没有办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到,甚至关注到了也可能持怀疑态度。而“城市农场”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拥有判断能力,在看见这些产品描述的时候能找到共鸣,独具“慧眼”。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农耕,我们的希望是城市和乡村不再割裂。让城市人和村民的关系不再是买家和卖家。希望更多的人看一看乡村,投身乡村,体会真正的乡土情怀。
 
我们现在在乡村开展博爱家园项目,用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技能培养+生计金扶持+基层组织的方式,帮助每一位乡亲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有那么多的从未想到,

我以为那只是我一个狂野的梦想。

但如今不会。

因为我那么真切的,

走进了你。




扫一扫,了解更多


吃货超有材·有情怀的吃货

(通过认识美好的食材去结识乡村里身处逆境仍不断努力的人)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社区发展中心

(为您讲述社区里的防灾减灾与生计扶贫故事)



CSA分享收获农场

(新农人的社区支持农业实践)

回顾:什么是博爱家园?

为了实现不再“因灾而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介入灾害前段管理,开展“博爱家园”项目。为农村社区提供:防灾减灾、环境治理农业生计发展解决方案。具体包含四项内容:

1-防灾减灾与环境治理基础硬件建设。

2-农业经济与生计发展扶持。

3-社区成员能力培训。

4-建立村级组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