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谴责小说”巨匠吴趼人的作品轰动一时,影响深远,其中的一部《新石头记》, 让贾宝玉穿越到近代,理念先进超前,甚至是一部现代乌托邦的预言书。
你看过《红楼梦》吗?
学霸如你一定看过。
那你看过《红楼梦》的续作吗?
对红学情有独钟的你大概多少也对嘉庆年间的《红楼复梦》《绮楼重梦》,或是西岭雪的《黛玉之死》、刘心武的《刘心武续红楼梦》有所耳闻。
这些续作多是立足于对原作遗憾的填补,风格上也力求向原作靠拢。虽然不乏文学价值,读来却如老干部开会四平八稳,叫人兴趣缺缺。
然而有一部红楼续作的画风非常清奇,便是光绪年间(约1905-1908)在上海《南方报》上连载的章回小说《新石头记》。用现如今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简直是脑洞中的黑洞,续书界的杀马特。
《新石头记》讲述了贾宝玉在修炼时意外穿越到1901年,不仅目睹了近代中国的种种怪象,更见识了许多神奇的科技产物。
即使在现在看来,这本书中描述的许多事物和作者的很多理念也都是非常超前的,不信你看看本书的目录:
《获奇珍顷刻变温凉 尝旨酒当筵论文野》
《穿鱼腹战船施猛力 试电气海上发奇光》
《遇荒岛鸣枪击海马 沉水底发电战鳅鱼》
《演飞车云端列阵 制奇炮电术通神》
第三十二回《获奇珍顷刻变温凉 尝旨酒当筵论文野》
有没有觉得很高大上?有没有感觉三观受到了冲击?
《新石头记》开篇设定贾宝玉在青埂峰下修炼。在他修炼期间,俗世早已是沧海桑田。宝玉还俗入世后不久便发现了时间上的蹊跷:
宝玉来到里间,只见窗下放着一个方桌,桌上横七竖八摆了几本书……又见那边用字纸,甚是古怪,摊开看,上面横列着“新闻”两个字……拿了这张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也有可解的,也有不可解的,再翻回来,猛看见第一行上,是:大清光绪二十年囗月囗日,即公历一千九百零一年囗月囗日,礼拜日。不觉吃了一大惊。
就这样,贾宝玉穿越到了公元1901年。其间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回宝玉去茶馆里打听贾府,被客人吐槽看《红楼梦》看得走火入魔。直到宝玉看到了那部《红楼梦》,才明白自己是真的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之后宝玉巧遇撒酒疯闹事的薛蟠。原来薛蟠在一次醉倒在陶然亭之后也意外穿越而来。于是宝玉跟着薛蟠下馆子、交朋友、论时政、考察工厂,还学起了英文。
突然有一天薛蟠被骗加入了义和团,大闹北京城,洋人打了进来,宝玉也因妄言被抓。
此时故事已经过半。从第二十二回《贾宝玉初入文明境 老少年演说再造天》开始,宝玉根据薛蟠描述的“自由村”,找到了一个“文明境界”,小说也从前半部分关于当时晚清社会的写实描写,转向了天马行空的奇幻想象。
在第二十六回《闲挑灯主宾谈政体 驾猎车人类战飞禽》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道:“只听说有无线,不料也能做电话。但我闻得无线电报,电机发动,无论何处,只要电力能相感得到的,电机都动起来,所以无线电报必用暗码,以防泄漏。这用无线电话,不怕泄漏么?”绳武笑道:“那是制造未精之故。我们造精了,要到那里便到里。就是那‘叫人钟’,也是无线电铃。”宝玉听了,方明白那人钟按他不响,能叫到人的原故。
这“无线电话”现在看来不就是手机吗?
手机这东西,灵魂摆渡人赵吏表示我们冥界都出到iPhone 10s了哟。
再看这一段:
宝玉道:“方才听孙教习说的,那战船船身便是炮身,船的头尾,是炮口,请教,那沉下时,炮口不要灌水进去么?”老少年道:“这种电机炮,甚是灵捷,放了一弹出去,接着就一弹装到腔里,送到炮口上,就借这个炮弹堵住炮口。”宝玉道:“难道在水底,还能放炮么?”老少年道:“自然能放,不然,躲在水底做什么呢?”
这俨然就是当今的海战利器潜水艇呀。
宝玉你看,我们现在的潜艇还能在冰原上追着时速100英里的兰博基尼到处跑呢,刺不刺激?
还有这段:
只见那猎车同前两次所坐的,又自不同……绳武道:“这是华自立新创造的障形软玻璃。把他扯开来,外面便看不见里面,里面看外面却是清清楚楚的。”宝玉大以为奇。绳武便叫仆人把玻璃扯开。车上本做有现成的架子,用绳一扯,那玻璃早搭到架子上面,还有一半,便在前面垂了下来。宝玉见隔着玻璃,望外面甚清楚,连忙下车,走到前面一看,果然全车都不见了。但见碧澄澄的一片,同天色一般,只有进禽鸟的小圆门还看得见,是做玻璃的时候,预先留下一个洞,以备放进禽鸟的。绳武道:“这玻璃还能变颜色呢!此刻天好,他是碧的,天不好,他就变成晦之色,总随着天色变换。
顶级豪车还配备单向玻璃,宝玉这待遇放现在看也够个厅局级干部啦。
不难看出,《新石头记》中的“文明境界”就是作者脑内想象出的一个“科技乌托邦”,作者站在20世纪的最前沿,已经遥想到了百年后人们的生活。
于是宝玉在“文明境界”喝着仿佛今天的瓶装饮料一样的茶:茶香浓郁,却看不到茶叶;学校中有五万学生,老师开讲,每个人都能听清楚,那放进学生耳朵里的“助聪筒”就是今天的耳机;宝玉在医院看到的验骨镜,无疑就是X光设备;对了,人们在“文明境界”中乘坐的交通工具“飞车”:本来取象于鸟,并不用车轮。起先是在两旁装成两翼,后来因为两翼张开,过于阔大,恐怕碰撞误事,经科学名家改良了,免去两翼,在车顶装了一个升降机”,咳,这不就是一架直升机嘛。
第二十四回《验病所痛陈医理 乘飞车快阅水师》中,宝玉与老少年乘坐“飞车”前往水师学堂。
作者当初那些狂野的想象,如今统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一个清朝末年的作家竟有着这样逆天的想象力,就问你服不服?
说起这样厉害的科幻+穿越作品背后的作者大大,就是写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吴趼人。
吴趼人(1866-1910)
史料记载,吴趼人是一个文理全才,据说他在23岁那年已经自行攒了一艘蒸汽船下水玩耍。这多半与他曾供职于江南制造局的经历有关。所以他能在《新石头记》中设想出那些超越时代的未来发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吴趼人生在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尾声,他对那个国度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有着精准的预见,也曾对那腐朽而行将末路的制度进行过深入骨髓的批判。
他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以自号“九死一生”的“我”作为线索,以“我”二十年来的所见所闻,绘就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也从侧面描绘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
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同,《新石头记》并没有过多着墨于病入膏肓的祖国和腐败无能的清廷。吴趼人在书中幻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文明新天地。诚如他在另一部著作《近十年之怪现状》中评价的:本书(《新石头记》)是一部“兼理想、科学、社会、。
吴趼人也借穿越而来的贾宝玉之口,发表了许多在如今看来也非常独到且毫不过时的政见。
书中贾宝玉刚刚穿越到1901年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忧虑又愤懑。他问薛蟠,为什么现代中国人都爱买洋货,街上到处都是洋货铺子,钱都让洋人赚走了,把中国的钱都换到外国去,就没有土货铺子开来赚洋人的钱吗?薛蟠说卖洋货你不高兴,难不成把洋人都打干净吗?宝玉立刻化身为一个理智的爱国青年,摇头说,我恨洋货,是因为恨他们做了那些没用的东西来换我们有用的钱,也恨我们中国人自己不争气,而不是恨洋人。
这一番话倘若今天发表到微博上,一样是给那些崇洋媚外的“美分党”“带路党”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五回《求知识借新书 瞎忧愁纵谈洋货》中,宝玉与薛蟠纵谈洋货利弊。
书的结尾,宝玉再度从红楼世界穿越过来。此时距离1901年已经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再遇故友吴伯惠,伯惠对宝玉说:
“此刻的上海,你道还是从前的上海么?大不相同了。治外法权也收回来了,上海城也拆了,城里及南市都开了商场,一直通到制造局旁边。吴淞的商场也热闹起来了,浦东开了会场,此刻正在那里开万国博览大会。”
宝玉乘着轮船畅游扬子江,果然看到江边两岸已经全部换成中国人自己盖的高楼和工厂。船一路载着他到了上海,他走进一个会场,就看到里面正在召开万国博览会。台上,中国的皇帝正作为大会的主席致辞。
回想百年以前,吴趼人满怀爱国之心与无穷的浪漫撰写了这部幻想小说。彼时的中国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新石头记》就像是吴老先生的一个梦,梦里没有饥饿,没有侵略,那是一个真正的文明世界。
吴趼人去世于1910年。
就在他去世百年后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如他书中所预言的那般在上海召开,举世瞩目,万国朝宗。而中国的治外法权也早已悉数收回。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倘若吴老先生在天有灵,看到这盛世如您所愿,也当可含笑九泉了罢。
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