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大家好,相信大家都喜欢看电视电影吧,随着时代的不同,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除了像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等这样的大IP以外,你知道倪家也有个名声赫赫的小说家吗?他的小说:六指琴魔,卫斯理等等早已畅销海内外,这些如雷贯耳的大作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倪家人的骄傲--倪匡宗亲。
【关于倪匡】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手写),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人物经历】
1957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1958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1959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1962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60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1972,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1978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1986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些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1987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2012年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倪匡科幻奖】
倪匡科幻奖,是一个专为中文科幻小说而设立的奖项,由国立交通大学、人间副刊主办。本奖宗旨为表彰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倪匡之终生成就,提倡中文科幻小说创作与欣赏。参赛者资格不限国家地区,惟规定须以繁体中文写作。第一届倪匡科幻奖于2001年举办,由叶李华担任主持人。自第四届起与国科会科普奖合办。
【人物个性】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电影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电影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料,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倪匡的个性极端情绪化,难得不糊涂。率性放任,热情爽朗,慷慨侠情。绝对的自由主义,不喜欢受约束,不爱争胜负,不喜欢正经八百,绝不会道貌岸然。
人物传说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己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广泛兴趣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清。充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小说种类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电影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写作动机
倪匡的写作动机,一、谋生;二、兴趣;三、没有别的本事(但后来又发现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演员)。写作收入,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写作风格,喜欢玩花样,变题材,不投读者所好,却总能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写作天赋,自认是与生俱来的。(倪匡相信一种理论,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龙、倪匡。)写作习惯,一定要听音乐(否则静不下心来),书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会腰酸背痛);从来不能也不会以电脑或口述代替手写。写作速度,最高记录为一小时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时也有二千五百字。写完之后从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谓“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对小说的理念
倪匡对小说的理念:“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他认为不好看的小说,即使里面有再多的学问、道统或艺术价值都没用)。小说的主体是创作意念,至于情节安排则各凭功力。他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写出的作品让读者废寝忘食。
最推崇的小说家
倪匡最推崇的小说家分别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高阳、夏树静子、爱伦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杨与李敖。
刻图章高手
倪匡是业余刻图章高手,当年就是靠伪造多种公章与介绍信、身份证件等,才能一路从内蒙古畏罪叛逃至香港。其伪刻图章的原料是肥皂,并没有依照任何样本,只知道刻得愈大就愈唬人。他还是业余海洋贝壳分类专家,曾购上千本参考书,并租下一个居住单位,陈列所收藏的各种贝壳。又曾花上几年时间收集及钻研贝壳,虽然最后意兴阑珊把心爱的收藏卖掉,但他对贝壳的认识已达专家境界。
“人性本恶”的观念
倪匡绝对赞成人性本恶。对婚姻不赞成也不反对。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不过倪匡也承认很难,倒是自寻烦恼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做人的态度
倪匡做人的态度:“顺眼的多来往,看不顺眼的,不管你怎样,当你不存在。”
【主要作品】
科幻小说
卫斯理系列(145部)
原振侠系列(32部)
亚洲之鹰系列(15部)
年轻人系列(13部)
木兰花系列(60部)
非人协会系列(6部)
浪子高达系列(17部)
神探高斯系列(29部)
侠盗影子系列(3部)
神秘武器系列(3部)
武侠小说长篇作品如下: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血掌魅影 | 红尘白刃 | |||
一剑振八方 | ||||
紫青双剑录 | ||||
铁蝙蝠 | ||||
飞燕情刀 |
武侠小说中短篇作品如下: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红梅金剑 | 剑分飞 | |||
红飞雁 | 八俊杰 | 哑侠 | ||
杏花剑雨 | 剑相逢 | |||
大侠金旋风 | 宝剑千金 | 五虎屠龙追击 | ||
冰天侠侣 | 故剑 | 小白凤 | 情天醉痕 | |
金龙剑侠 | 血雷飞珠玄八之毒 | 盗盒 | 龙虎双剑侠 | |
十三太保侠义金粉 | 铁蝙蝠 | 回光璧 | 金刀怨 | |
不了仇 | 金腰带 | 魔崖 | 煞手神剑 | |
红镖 |
民初传奇如下:
盐枭(大盐枭) | 黄土 | 军阀故事 | 白痴劫 | |
亡命护枪(无名英雄列传:北伐) | 死亡天使(无名英雄列传: |
电影剧本
1967 | 《独臂刀》《金燕子》 |
1969 | 《铁手无情》 |
1970 | 《报仇》 |
1971 | 《唐山大兄》 |
1972 | |
1973 | 《刺马》 |
1974 | 《洪拳小子》《方世玉与洪熙官》 |
1975 | 《神打》 |
1976 | |
1977 | |
1978 | |
1979 | |
1980 | 《失踪的少女》《通天小子红枪客》《少林搭棚大师》 |
1981 | 《再世英雄》《书剑恩仇录》 |
1984 | 《五郎八卦棍》 |
1985 | 《目无王法》 |
1988 | 《银姑》 |
1989 | 《义胆群英》(与侯志强合作) |
卫斯理影视作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近20年来,关于卫斯理题材的影视剧已拍了十多部,其中1986年蓝乃才执导的《原振侠与卫斯理》影片票房收入逾千万,1987年泰迪罗宾执导的《卫斯理传奇》票房收达1870多万,2002年投资4千万的《蓝血人》3日内就票房称霸;而出演“卫斯理”角色的演员从国际巨星周润发到无线一哥罗嘉良,就有8代之多……看来,有着超强的构思能力、传奇味很浓的故事、妙想天开的想法以及令人捉摸不透的卫斯理,才是吸引观众的“法宝”。从1985年许冠杰主演的《卫斯理传奇》开始,近20年的时间里,倪匡的《卫斯理》小说系列被改编成近无数部电影电视,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以下8部。而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情节内容均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离奇古怪、科幻十足,充分说明了原著的魅力,难怪能长演不衰。《原振侠与卫斯理》出品时间:1986年,主演:周润发、钱小豪、张曼玉、胡慧中;《卫斯理传奇》(电影)出品时间:1987年,主演:许冠杰、王祖贤、狄龙;《卫斯理之老猫》出品时间:1992年, 主演:李子雄、叶蕴仪、伍咏薇;《卫斯理之霸王卸甲》出品时间:1991,主演:钱嘉乐、胡慧中、李赛凤;《卫斯理传奇》(电视)出品时间:1998年,主演:陶大宇、郑惠玉、、曾江;《卫斯理蓝血人》
出品时间:2002年主演:刘德华、关之琳、舒淇;TVB电视剧《卫斯理》出品时间:2003年,主演:罗嘉良、蒙嘉慧、唐文龙、杨怡、陈国邦、林扬明、高雄;电视剧《冒险王卫斯理》(又名《少年王》),出品时间:2003年。
【人物荣誉】
2012年4月15日,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首度曝光候选人大合照,并邀请叶德娴、曾江、连诗雅、吴千语一起为特刊的发布进行揭幕仪式。同时,大会宣布本届“终身成就奖”授予编剧倪匡,以表示对他电影剧本创作成就的尊重和赞扬。
【人物评价】
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杂文、散文评论、剧本。
倪家人的骄傲 谢谢观赏
---THE EN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全球倪氏总会” 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大家呈现原滋原味、精彩纷呈的全球倪氏盛大庆典及其相关活动;并努力挖掘倪氏文化;搭建倪氏家族的共同致富平台;宣传倪氏家族中的优秀个人和事迹。谢谢支持,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