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范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导致的视力障碍人数上升,糖尿病性眼疾病目前已成为第五个最常见导致失明的原因。研究者美国诺瓦东南大学 Janet L Leasher博士及其同事将该结果发布于2016年9月期的Diabetes Care上。
这是一项纳入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2010[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Study 2010 ]中1990~2012年全球范围内基于人口研究的荟萃分析。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失明定义为视敏度低于3/60;中至重度视力障碍定义为低于6/18 且高于3/60。
1990~2010年,DR导致的失明和视力障碍人数分别上升了约27%和64%。
结果提示,由于DR导致的视力障碍人数在所有失明和中至重度视力障碍人数中的比例上升。研究者发现,39例失明患者或52例视力障碍的患者中分别就有1例是由于DR导致的。
DR导致的失明和视力障碍人数比例在低收入的年轻人群例如东亚和东南亚中较低,而在全球高收入地区包括北美洲和西欧的老年人群中较高。研究者认为,低收入地区可能有较高比例的患者未能治疗或者视力障碍评估失误,因而降低了DR导致的比例。
Leasher博士指出,目前当务之急,应该制定防止DR导致失明和视力障碍的策略。
策略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具有成本效益的DR筛选策略。
完善系统性风险因素控制。
提高DR相关的视力损害的风险健康教育与意识。
通过扩大使用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类固醇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预防和治疗DR。
降低糖尿病和DR筛查、社会经济因素和医疗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
来源:《国际糖尿病》
更多相关——
【学术探讨】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13个问题
【专家视角】方朝晖:新指南的发布是一个新起点,也开启了新征程
【专家视角】仝小林:探寻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共性规律,在群体化基础上实现治疗的个体化
【专家观点】连凤梅:强化循证医学证据,让中医治疗更具说服力
“四会一盟“学术会议召开,《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6版)》发布
文章源自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通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