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韩院长10月25日一堂讲课摘要
在南京运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分成《素问》81篇,《灵枢》81篇,共162篇,是一本集中国文学,史学,医学,玄学,艺术集大成的宝典。它和《易经》,《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中华三大鼎足。
8000年前,三皇之首的伏羲为我们带来了易道文化;5000年前,黄帝给我们带来了法道文化;2500年前老子给我们带来了德道文化。
在这样8000的德道根文化滋养下,一代一代的中国儿女,通过象术理气的学、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格物致知,同步将我们的智性慧性发展开展。
这是一本一定需要通过不断练功,不断内视,才可从身、心、性,三个层面,同步了解、滋养、贯穿灵魂的一本经。
我们发现诵读《黄帝内经》的感受和《黄帝四经》、《德道经》等道家经典的感受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一本很适合诵读的经典,其中只有《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灵兰秘典论篇第五》《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和《灵书天年第五十四》适合诵读,而且适合高质量的诵读。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排在了162篇之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天真”二字是让我们通过三修一化不断将后天意识头脑,“心”字三个点的右边一步一步回归左边阳我丹元,直至回归到三个点的中间真我本性。所以在有些内经版本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八个字的感慨词: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感慨词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的和此书、和此经、和道家深入对接,去感受古人们的节奏和状态,去像古人那样融入大自然。我们就需要一步一步三修一化,由后天回归于先天……。
“昔在黄帝”,这个“昔”,其实是为修真明德的具体方式,我们在《德道经》第二章《得一》中也看到这个“昔”字,在十三章《生死》中老子运用了隐喻藏诀的经文具体告诉我们如何“昔”。这不是简单的按字面上的解释过去有个黄帝。
“生而神灵”,我们先来看一下“靈”字繁体,上面有一个雨字头,中间三个口,下面一个巫,这是我们真正灵字的写法。我们现在汉字简化最大的问题,将古代慧智文,真正的智慧源头一一剪断去掉,将慧智文的神韵,通神通经的神韵一一删掉……。“靈”字的下面是一个“巫”,“巫”是由一个“工”和左右两个“人”组成,“工”上面一横是指我们对接天地间宇宙道光德能,“工”下面的一横是指我们对接的地气,中间的一竖代表通过我们这个肉身作为一个导体。这左右两人有多重解释,一种是将右边我们的假我慢慢通过三修一化,灵魂整合回归到左边的真我本我。
一种为巫具有沟通天地、阴阳两界、人鬼两界,通过上面的三个口不断持咒诵经,通过这个的仪式真的让天上的雨下来了,这个字叫“靈”。“神”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说“神者隐身万物也”,天地之神为大道,人体内的神就是我们的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我们需要找回这样的节奏,跟随天地大道的节奏,通过三修一化,修身修心修性来消因化业,整合灵魂回归于一……。这句话是说黄帝生下来带有前若干世多生累结的福报和道根,具备了慧观神通及内在高智慧的状态。
“弱而能言”,在黄帝小的时候,既能出口成章,句句都在大道都在灵魂。“幼而徇齐”,到了一定时候生命中的导师一一出现,黄帝通过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一通百通。
“长而敦敏”,二十岁有了弱冠之礼,“敦敏”是一种内在高质量的状态,“敦”《德道经》第47章《安民》中说道“实其腹”,丹田阳气充足为敦;“敏”“虚其心”内心空灵为“敏”,这也就是说黄帝具备了心火不断下降去温养肾水,肾水不断上延包炼心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一切的起心动念都在大道大德大智慧下。
“成而登天”,终于在河北着陆,在那个伟大的时刻,战胜了蚩尤,最后羽化升仙而去。
“乃问于天师曰”,黄帝其实已带有很高的慧根和内在能力品质,这本经一直贯穿于黄帝与岐伯邵伯等的一问一答,这些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大家们无一例外都来自于四川重庆巴蜀之地,巫山巫峡之处。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解读为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大家们,(春秋即指一年)都在百岁之上而且活出了极高的质量。“动作不衰”,“动”代表有力轻快,肾气旺;“作”心灵手巧,心力足。他们不但思路清晰,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家人照顾,而且往往还能真正帮到大众。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不衰”。这里的“今时之人”指黄帝距今五千之人,不到天年的一半(120岁),50岁就心力过亏,肾精过耗,手不能穿针引线,每天下肢沉重甚至拖沓。我们看到这里联想到现在的人,可能不用到50岁就已动作皆衰。
“时世界异耶?天将失之耶?”。是天地之大道的问题呢?还是人出了问题呢?当然不用说,已有了答案。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那些上古时期的人们,没有过多的后天意识,名利之心,我们不要以为给钱才是利,我们帮助了他人也包括自己家最亲近的人,但是内心一直想要对方给予回报,这也叫利。完全按照天地大道自然地规律生活,知道这一切并且做到了这一切叫做“知、道”。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以每天来说早起早睡,阳运阴藏;以四季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里的数我们看到了两个字,一个是技术的“术”,谋生手段,干任何工作绝对不以伤害身心性为代价,哪怕再多钱,绝对不做表里不一的工作,绝对做服务大众帮助他人的工作。第二个是算数的“数”,根据奇数为阳13579,偶数为阴246810,完全按照《麻衣相术》《紫微斗数》,内在性命的八卦之数和外界宇宙的八卦大道。。。。。
“食饮有节”。每顿饭绝对不吃到八成饱以上,而且有一半是种子以上。我们看到道家三宝精氣神的“精”是米字旁,“氣”上面一个“气”底下一个“米”,告诉我们只有吃种子才最养心最养命最养性。我们跟随古人在这里做到二十个字。“晨不多饮(养心养肾),饮必热饮(避免心肾的消耗)。三口一饮(慢慢喝进入细胞),不渴不饮(相信身体的信号),慎用水源(泉水利于吸收,转化代谢)。”
“起居有常”。“常”是规律,我们建议大家清晨卯时功4点45非常重要,这是一天的领头阳,如果我们没有跟太阳同步和阳气升起,都在七八点起来会内耗阳气;没有在中午午休,将手机关掉,聚阳守一,我们就会消耗心血,使心脑血管提前老化;晚上很难在9点熟睡,很难在一天内分泌系统排毒调整滋养。
“不妄作勞”。我们看到“妄”字上面一个“亡”下面一个“女”,这里有两层含义指不正确无止境的性生活,非常容易夺走我们的精气神,所谓敲骨吸髓。第二层意思是我们需要有适当的劳动来怡养精神,若能对接到三修一化胎息静功,太极阴阳五德动功更好。在这里一堂提醒大家切记不要晚上工作,点灯熬油。我们看到“勞”这个字有两个火,前面一个是我们跟随太阳不消耗自己,第二个是我们晚上还在加班内耗自己的元气、元精、元神。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样我们的肉身命体系统“形”与我们的灵魂性体系统“神”,就像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互相滋养互相扶持。活到我们,应该每个人活的寿命120岁天年,而且是高质量,真正达到五福临门,一福寿、二福贵、三福康宁、四福有德、五福善终(预知时日,无疾而终)。
导引的意义:更多是把自己和别人的慈悲、感恩,一点一点找到,一点一点唤醒。当我们帮别人做导引时速度不宜快,因为快会进入头脑状态,通过导引不断唤醒还原召唤出我们内心的感恩、仁爱。让我们的心和灵魂,通过我们的手与对方的心和灵魂连接,同步唤醒还原召唤出对方的感恩慈悲仁爱。这样才能真正地升起忏悔心,忏悔前若干世伤害过的冤情债主。
在雨花台一堂习导引
1、昨天晚上我们在正定机场,我们一位导引师(老学员),和我分享这次在正定义诊的心得,他突然感知到:“导引时应不加入自己的主观观点和引导,而不断唤醒对方内心的状态”。我点点头,他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导引内在品质……。
2、当我们用心帮别人导引时,我们会有一种陌生而全新的感受,因为中国人几千年很少很少有这样的身体接触。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内心将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建立与别人内在的关系。大家会发现我们的相处关系会因为这一次的接触,内心距离拉得很近,随着以后我们不断的练习,内在的感恩慈悲仁爱越来越由心透发到手上,我们的德行能量就这样不断在增加。
3、当我们被别人导引时,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的内在愿不愿意这样被别人触动呢?为什么对方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流动,内在的感激,随着对方的手其实是心越来越升起。而多年来积在心中的怨、恨、烦、躁等等负面情绪,随着我们一点一点去接纳别人、允许别人一点一点在消除,导引会帮助我们越来越开启智慧,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