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你没被掏空,你本来就空

你没被掏空,你本来就空

2021-06-25 08:03:18


你经常觉得身体被掏空吗?图/爱沙尼亚艺术家Eiko Ojala



没有人能真的接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废物,但既然努力不一定能奏效,那就以一种颓废、消极的态度来消解这种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吧。



无论是“葛优躺”“北京瘫”还是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其实都是想表达一个意思:生无可恋。

 

这也是葛大爷那张来自1993年的剧照爆红的原因:他那唏嘘的须根,空洞的眼神,颓废的身体语言,直观地阐释了“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当你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又不想说话,给对方扔一张葛大爷的表情,TA应该就秒懂了。



葛优瘫当之无愧成为2016年最热表情。


“我知道我在虚度生命,但就是爽到不想停下来。”

 

一样东西成为爆款,必定因为它对某种社会心态有所投射,或者说,它扎到了某一社会人群的痛点。压在“葛优躺”图片上的种种说明文字,以谷大白话的最为带感:I know I am wasting my life,but I just don't want to stop——我知道我在虚度生命,但就是爽到不想停下来。

 

为什么生无可恋的感觉有时候这么爽?为什么我们就是想这么瘫着,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干?有评论认为,“这样绝望特质的发言,是青年人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的‘丧(sàng)文化’的崛起”,并列出除“葛优躺”之外丧文化的代表形象:强颜欢笑的网红青蛙佩佩、来自日本的随时瘫软的懒蛋蛋、眼角有泪的咸鱼(你一定知道周星驰那句话“人没有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



随时瘫倒的日本蛋黄哥。


这当然是一种自嘲。没有人能真的接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废物,但既然努力不一定能奏效(就是所谓“上行通道受阻”),那就以一种颓废、消极的态度来消解这种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吧。

 

这样的事情,很多作家也干过,不过他们的反抗方式很文艺,并发展出一种“颓废主义”。学者薛雯在《颓废:人类身体与精神的文化症候》一文中指出:“颓废意识的发生一般与人类的自我认识、处世态度与身体力行相关。”在另一篇关于颓废的文章《“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中,薛雯称“颓废是后工业文明众人的状态的集中表现,从而成为城市人的应世方式之一”。颓废者执行“自我原则”而非“现实原则”,以艺术化的个性活动方式对抗社会并进行超越,超越现实社会的矛盾但并不求生化,其典型代表就是不愿入仕途的贾宝玉——既不肯屈从,也不肯媚俗,更不愿意高蹈升华成佛成仙。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并不具备从理论层面解读颓废的能力,但他们在现实中不断受挫的经历,让他们直觉地反思“你必须努力,努力一定会成功”的成功学,并用“我可不可以不成功”“我就是个废人了那又怎样”等姿态来完成消解。



咸鱼表情包。


可以虚度光阴,但不要虚耗人生。

 

日本作家奥田英朗写有《精神科的故事》,描述了现代人“身体被掏空”的种种病症:病例一,38岁的大森和雄,积劳成疾,持续腹泻,“内脏就像乱了套的班级一样”;病例二,35岁的田口哲也,常年压抑情绪,于是生殖器反常地持续“暴起”,就像为主人忍气吞声而愤怒一样;病例三,33岁的岩村义雄,总觉得烟头没熄掉,家里会起火,自行诊断为强迫症……


幸运的是,这些病人遇到了一位名叫伊良部一郎的精神科医生。他的诊断方式,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病人打上一针,接着才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走出个人困境。比如针对持续腹泻的大森和雄,他如此建议:“你可以试试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暗杀地痞流氓。”因为这不过是麻醉剂的一种。“你会被人家追杀啊,对吧?连小命都难保的时候,你还有时间为家庭和公司的事情烦恼吗?”



因加班太多,“睡在公司”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文化。


不是每个病人都能遇到像伊良部一郎这样的怪咖医生,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为《精神科的故事》第二部《空中秋千》做宣传时,编剧、作家史航谈及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虚度,不服从、不迎合主流的价值体系,只迎合自己。在他看来,虚度是人生的真谛,他本人就在忙着虚度光阴,重要的是“度”,是在感受。另一种是虚耗,“该上班但不想上,想去网吧打游戏又觉得自责,特别困还不能睡觉,一下午在网吧掐着大腿不能睡觉,第二天被扣工资,这就是虚耗”。和虚度不同的是,虚耗“哪样都没有做到,在这个矛盾体中内心纠结,还完成对自己的鄙视”。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古话说,“知止而后能定”,知道自己的底线和边界所在,就有了定力,不会为别人所左右。史航说自己是不会游泳的双鱼座,觉得海洋里最美好的东西是潜水艇,人在里面可以看到周遭的一切,鱼也围着打转,但外力进不来——“这就是我对人世间的态度”。他的意思是,一方面保持对世界的开放心态,另一方面坚持自我,“我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跟它们非常亲近,几乎我们都接上吻了,但是我们中间隔着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跟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日剧《Dr.伦太郎》中,精神病科医生伦太郎治愈了很多有心结的病人。

 

正如心理学者李松蔚所说,有的时候人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焦虑也随之放大,比如人们常说的“拖延症”“懒癌”,心理学上并不存在这些病症,那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而已。“身体被掏空”的说法也一样,你并不是真的被掏空,而只是在撒娇。

 

或者,更糟糕的是,你没有被掏空,因为你本来就是空的。


《感觉身体被掏空》末尾喊出的那句“不要加班”,几乎是我们当前所能想象的最终极的反抗。

 

在《隔间》(Cubed,即我们常说的“格子间”)一书的开头,印度裔作家尼基·萨瓦尔(Nikil Saval)展现了一段让上班族大快人心的视频所记录的景象:在日光灯照明的狭小空间里,设置着密密麻麻的方形格子间,员工双眼都盯着电脑。一个穿衬衫打领带的男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有个同事蹲在他桌旁的档案柜前取文件——一切都很平常,正是上班族熟悉的场景。


突然,蹲着的男人抓起文件扔向坐着的同事,同事往后倒退;接着,这个男人举起沉重的电脑显示屏(还是那种巨大的显像管屏幕),摔向旁边的格子间,撞到桌角摔落到地上冒出黑烟。他又跳到桌子上,猛踢将办公室隔成方格的薄隔板,直到扭曲变形。两名同事躲在角落内用手机拍摄,这个盛怒的男人从一张办公桌后面找来一根长棍,立刻拿来攻击复印机。最后,终于有一个员工奋不顾身地从他手中夺走棍子,把他制伏。失去武器的男人被压在地上,遭电击,不断扭动,抓着自己的肚子、领子和领带。

 


长沙世界之窗设置的减压节设置了“打老板”的游戏。


这段得自监控摄像头、渣像素的视频,2008年被人放到Gizmodo网站上后立即引发强烈的反响。有评论说,这一幕,“是所有办公室居民的幻想”。也有人质疑视频造假,因为这年头谁没有平板液晶屏幕?姑且不论其真伪,,同事则是狱友),很可能,在内心深处,他们已经上百回、上千回这么干过了。

 

对很多人而言,上班即意味着加班,所以《感觉身体被掏空》末尾喊出的那句“不要加班”,就像专栏作家沈河西所说,“几乎是我们当前所能想象的最终极的反抗”。



延伸阅读

中国人的50面


范冰冰在节目《出彩中国人》上戴猪头面具扮丑。


作家梁晓声说,一共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等;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郁闷、愤怒;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一边为追名逐利义无反顾 一边是人心的焦虑导致拖延症、囤积症、选择障碍症、亲密关系恐惧症等奇怪病症出现。

一边是情怀;

一边是商业。

一边是适应社会;

一边是改造社会。

一边烧钱“申遗”

一边把“世界遗产”当摇钱树,过度开发。

一边骂着小三

一边寻找着红颜知己。

一边痛恨高考

一边教育孩子这是拼过富二代的唯一机会。

一边是“布鞋院士”李小文,甘于淡泊

一边是“叫兽”,德行有亏,“”女学生。

一边是一毕业即创业

一边是“就算是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一边抵制“洋货”

一边到香港抢购洋奶粉。


内地居民杀到香港抢购奶粉。

一边骂美国、骂移民国外的人“子嫌母丑”

一边想去美国抄底买房、定居。

一边鄙视受贿送礼

一边苦于攀不上关系。

一边是绝对的自卑,觉得自己是狗屎

一边是绝对的自傲,觉得别人都是狗屎(柏杨说的)。

一边自恋

一边自黑。

一边猛灌心灵鸡汤

一边对世界充满深深的不信任。

一边小清新

一边重口味。

一边理客中(理性、客观、中立)

一边鸡主极(鸡血、主观、极端)。

一边相信“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一边哀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边自嘲为屌丝

一边发着土豪梦,或跟土豪成为朋友。



首富王健林和儿子王思聪双双成了国民偶像。


一边是“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回到家乡却成了陌生人

一边是在城市矫情地抒发“乡愁”。


一边是韩寒,代表着忙碌又焦躁不安的部分

一边是郭敬明,代表着功利化、纵欲的部分。


一边是随波逐流

一边是宁愿自己慢一点、笨一点,过得老派一点。

一边热衷于过洋节

一边不想回家过年,变成“恐归族”。

一边抛弃传统

一边集体怀旧——比如所谓“民国情结”。

一边是出国就变好人,不敢随地吐痰,不敢乱扔烟蒂

一边是回国又打回原形,大家都一样德性自己何必独善其身。

一边身体在国内

一边心灵在国外,电脑、手机和社交网络上统统用英文界面,并分享如何“假装在国外”的技巧。

一边努力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一边热衷于围观明星八卦,成了鲁迅所说“无恶意的闲人”。


张纪中妻子被曝出轨,引来大批网民围观。

一边发誓“再淘宝就剁手”

一边忍不住“买买买”。

一边对所谓“人生赢家”羡慕嫉妒恨



一边鄙视那些韩寒、王思聪一发微博就喊着“岳父萌萌哒”、“老公么么哒”的人

一边在他们微博表态“岳父/老公,你看我说得对吧”。

一边在网络世界相互点赞

一边却从来不对任何一个话题深入交流。

一边频频出入饭局

一边频频健身减肥。

一边呼吁女性在经济上、思想上独立

一边有人开“女德班”教育女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

一边是大龄未婚男被称为“钻石王老五”

一边是大龄未婚女被称为“剩女”、“灭绝师太”。

一边是坚定的丁克族

一边是早年“丁克”到了中年却后悔不早生一个的“悔丁族”。

一边是只能生一个时想生二胎

一边是可以生二胎时却不敢生、生不出。

一边看着电视上的亲子节目感动得一塌糊涂

一边忘了回头看自己的父母一眼。

一边是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病人没有感恩之心

一边是医生们在手术室玩自拍。



温岭杀医事件后,医务人员抗议医疗秩序未能得到维护。


一边在三四五六线城市过着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日子

一边在穿越小说创作中YY自己回到古代建功立业。

一边是患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不明事物

一边却盲目相信一切道听途说的养生之道。

一边慨叹都市的孤独

一边拿着手机在饭桌上各玩各的互不理睬。

一边追逐一切热门的东西,努力与时代同步

一边无视自己已经糟透了的生活。

一边满身洋人范儿

一边是趣味上很中国——不学点茶道啥的,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一边是年纪轻轻就成为房奴,像中年人一样精打细算

一边是恨不得“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一边是数字中国,也就是日益富裕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富豪榜;

一边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

一边是5000年的历史

一边是寿命超过50年的建筑不多见——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25至30年。

一边是鼓励“批量制造乔布斯”;

一边是创新不足,仍停留在山寨阶段。

一边鄙夷着中国式填鸭教育

一边给孩子的休息日排满了课程。


一边在现实中胆小怕事

一边在网络上义愤填膺(比如“键盘侠”)。



2016年,键盘侠到外网四处出击。


一边想要田园生活的宁静

一边希望高速Wi-Fi、iPad一样都不能少。

一边对被撞倒的小悦悦不管不顾

一边爱心爆棚,在高速路拦车救狗、在公园放生。

一边在国外旅游时住廉价旅馆、吃便宜饭

一边血拼狂买奢侈品。

一边谴责别人插队“没素质”

一边自己也在插队,不插白不插。

一边抱怨空气质量爆表

一边忙于摇号买车。

一边是腰围随着钱袋子的饱满而日渐增长

一边是内心极速萎缩,参禅、修行等种种手段也无法弥补空洞。

一边胡吃着马云的成功学

一边海塞着星云的美丽人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