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重读《诛仙》:那些牛逼的创新和深刻的思想

重读《诛仙》:那些牛逼的创新和深刻的思想

2022-05-25 10:09:52


凄凉婉转的男女情爱,犀利独到的人性谴责,正邪合一的武功至境,天道沧桑的人生苦叹,都是《诛仙》独一无二的创新思想。读这书、看这剧,不要落入俗套,仅仅把它当成刺激的斗法游戏。



视剧《青云志》的热播,起我高中的回忆。


那是无数个夜晚,宿舍关灯以后,大家都不甘心就这样去睡。同学瞎扯聊天,我躺在床上却没有说话,他们都以为我孤僻不爱说话,其实我在用手机阅读《诛仙》。

我特别喜欢在黑暗中,跟随张小凡的生命足迹,到另一个玄幻世界里草庙拜师,修道练剑,七脉会武,谈情说爱,肝肠寸断。

后来又跟着鬼厉纵横杀戮,仙魔斗法,在善恶之间浮沉,在爱恨之中挣扎。


那个时候,仿佛自己就成了那恢弘辽阔玄幻世界里的孤独灵魂,一个人行走在凄苦和辛酸中,感觉特别忧郁,又特别牛逼。

幻想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砍竹子的少年,通过因缘际会,成为赫赫神威的武将,挥舞着毁天灭地的诛仙古剑,在光芒闪烁和满天剑雨之中斩掉兽神的首级,天地肃杀,鬼泣神惊。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睡着,有时在梦里还要继续厮杀。

到了第二天又重新回到明净的教学楼和暖洋洋的课堂。心里依然意犹未尽,看看窗外,看看天空,心猿意马。

虽知自己不可能拥有毁天灭地的神威,但每天汲取知识,循序渐进,总有一天也会变得牛逼神气。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埋藏在心底里的剑仙梦早已呼呼沉眠,就像被狠狠爆掉的碧瑶,只能永远沉眠。

直到最近,当我看到《诛仙》这个故事被改编成电视剧,我又去重读《诛仙》。奇怪的是,《诛仙》给我的感觉完全变了。

不再那么刺激了,变得充满苦难和艰辛,变得沧桑、邪恶。

我看到的不再是光芒四射的修道斗法,而更多的是勾心斗角的权力阴谋,还有各种没节操的人心险恶。

好像也慢慢懂得张小凡的孤独,与世界格格不入,还有他的痴情深沉。

这或许是长大以后内心变得更复杂了吗?开始喜欢做一些伤感的慨叹,带着和无能为力去看待现实世界了吧?

不过,我也因此注意到了《诛仙》更加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我年少轻狂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发现,也不会深究。现在反而看得很清楚。

 


1. 凄婉欲绝的男女情爱

以各种炫酷的仙魔斗法为主要看点的剑侠小说,男女情欲一向是大忌。

近代的仙侠小说是拒绝男女关系的,万恶淫为首,碰了女人就会坏了修行,要修仙就要禁欲,跟葵花宝典、辟邪剑谱是类似的思想。

《蜀山剑侠传》主张精神恋爱,男女不能发送肉体关系,只能默默地守候在远方。

《诛仙》就完全不一样,里面的修道人不仅可以结婚,还可以生儿育女,丝毫不影响武功威力。这多么符合人性。

这部书把男女情爱写得非常凄凉婉转,震撼人心,让我等痴男怨女读得酣畅淋漓,浮想联翩。




比如说为情献身的碧瑶,冷艳坚忍的陆雪琪,痴情深沉的张小凡,这些人爱得奋不顾身,催人泪下。

陆雪琪在玉清殿上,斩钉截铁地说她不愿意嫁给李洵。为了张小凡,她虽然孤单无助,但绝不退缩,无怨无悔。

兽神凶恶无比,当她面对玲珑的石像,说出的却是一句无比矫情的话:你要我死,一句话就够了。

田不易性格乖僻,他死的时候,苏茹深情恬静地跟着他共赴黄泉。

诛仙的爱情感人至深,情深意切,再配上优美的语言,简直是诗一样的意境,无论读多少遍都让人心醉神迷。



 
2. 天地间第一邪物是人心

这是张小凡说出来的话。他应该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人了。

《诛仙》这片神州浩土,到处都是血腥杀戮,野兽横行。兽神的妖魔残害百姓,魔教门派之间火拼血斗,而正道之间也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残杀,争权夺利。

六尾白狐就大骂人类滥杀其他族类,它说人与其他族群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把别的物种看作是妖孽,。

所谓名门正派的斩妖降魔,说白了就是弱肉强食,非常卑鄙。




其他仙侠小说,大部分修道是为了求长生不老。但是在《诛仙》里面,无论你怎么修道,都成不了长生不死的神仙。序章就明确的说:

“当长生不老看起来那么遥远而不可捉摸,修炼中所带来的力量,便逐渐成了许多人的目标。”

很明显,《诛仙》这一帮修道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掌握爆掉世界的强大力量。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毁灭对手,争夺霸权,登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修行,就变成了赤裸裸的邪恶,名义上是除魔卫道,实际上是在追求震撼天地的霸权。人的贪婪和野心,人性扭曲成什么样,我就不多说了。默默地引用水月大师的话吧:

“其实什么是道,什么是得道,我修了一世,时至今日,却当真有些模糊了。一世修行,修行一世,修得了道,却修没了人性,这却又是何苦?”



 
3. 修道的至高境界是正邪合一

历来的武侠小说对正邪都有严格的区分,国外的奇幻小说如《魔戒》更是正邪水火不容。

《诛仙》有佛、道、魔、鬼、巫五个派别,佛道是名门正道,其他三个是邪魔歪道。

讲究体悟自性,道家遵循造化自然。于是静坐默虑,照见五蕴皆空。道家吐故纳新,吸收天地精华。

其他魔、鬼、巫等修行方法,有的用人兽的血,有的驱使阴灵魂魄,有的用毒术,有的吸收阳气,武功里充满了血腥味和诡异的气息。




但是说到底,这些都是表面,只是练武功的方法而已,不能靠这个划分正邪啊。

比如,魔教最大牌的经典是《天书》,,又有道家思想,面面俱到,集各种修道方法的大成。那你能说《天书》就是邪恶,修炼《天书》武功就是邪魔歪道吗?

另外,青云门的镇教之宝“诛仙古剑”,本身有凶狠的戾气,在使用中会侵入人体,扭曲人性,使人走火入魔。道玄想要诛仙剑开挂,结果蓝屏短路,本来是除魔辟邪,最后自己却成了邪魔,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所以说,用武功武器来判断正邪是不公正的。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正邪合一。


看看张小凡,身怀普智传授的佛门内功,又兼备青云门的境界心法,后来又领悟了天书的魔法,手里拿着摄魂棒、嗜血珠,反而融会贯通,各方面都很平稳。尤其是后来他被诛仙古剑的戾气侵蚀,反而把所有武功融合,变得百毒不侵,万恶不害。

正邪两股力量竟然可以亲密无间、合二为一,这就是《诛仙》最有超越性的创新。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张小凡经常问苍天:“天道是什么鬼?”

《诛仙》又反复引用《道德经》那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的本意是,天道自然,天地是自然的存在,不具有人类的仁爱之心,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是对待刍狗,任凭自然发展,不加拘束。

读《诛仙》,看到张小凡的身世和经历,感悟到的不是天道自然,而是各种心酸、有苦难言、无处申诉、自暴自弃、感慨万千。

好像天道从来不会可怜你张小凡,任由你自生自灭,不给你丝毫的帮助,不施舍一丁点同情和仁慈。

所以我觉得萧鼎肯定是一个很悲观的作家。若不是一个内心忧郁敏感的人,不会写出张小凡这种坚毅孤独的性格,不会有他对世界的失望和坚定。

《诛仙》说的其实是,天地无情,天道残酷,人生充满苦难艰辛。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主题。




【声明】原创文章,不得抄袭。

欢迎转载和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