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基于中医诊断航空发动机故障并不雷人

基于中医诊断航空发动机故障并不雷人

2020-08-09 12:40:13


关注仰望岐黄,公众号内回复以下关键字

回复“入群”:加入本号中医微信群、在线咨询分享、上中医课

回复“ZYRM”:【岐黄原创】 - 无价之宝,3分钟教会从零开始自学中医

回复“切脉”:比现场魔术更装B,3分钟教会你老中医切脉

回复“音乐”:聆听失传已久的古中医五脏治病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回复“内证”:看看修真高人、内证的世界,凡人你不懂

回复“小店”:想健康养生的朋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岐黄小店




最近,一篇名叫《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的论文在网上引发热议,该文主要是探讨以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穴位”等方法论来诊断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该文作者称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建模”研究。



拿中医去给飞机看病?听起来是个天雷滚滚的命题,在网络上也被喷得火光四射。


骂这个研究的,大概无非三个道理:


第一,这两个领域跨界得不轻,古老而抽象的中医,现代而具象的发动机,两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第二,这些年的中医理论既有被妖魔化的倾向,也总有人借中医“胡言乱语”,而今这项研究又如此惊人,难免叫人心有警惕。


再一个,论文领域的脑洞大开,已经是见惯不怪。


基于以上背景,中医和飞机发动机的“学术关联”,真叫人感叹: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不过,专业学术的问题,用经验常识来质疑,这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据称,这篇名为《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的论文,在摘要中提到“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动态辩证观以及经验积累的方法,抽象出新的方法论,利用中医诊断理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新技术”。很显然,论文是以中医整体建模、辨证论治思维及经验积累的方法论,以此别开生面地推动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认知。


  如果翻译得再直白一些——人家不过是提出用中医的方法论去思考发动机故障问题。换言之,发动机故障诊断,当然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儿,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起码要用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这就像科学家拉小提琴、文艺工作者热爱竞技运动一样,触类旁通、启发心智,学术之间,总有相通的东西。更可怕的是,在完全没有了解作者论文的情况下,,这对于创新与创意为核心生命的论文研究来说,大概是一种致命的环境氛围。


其实中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西医无法解释和治疗的疾病在中医这边就是可以神奇的解决。况且中医的一些基本方法论,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民航飞机维修领域中也是适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望闻问切”。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望闻问切”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



望:也就是我们常用的目视检查,包括绕行目视检查、一般目视检查和详细目视检查绕行。


闻:包括听和嗅:飞机维修“闻诊”法,是通过部件故障声音和产生非正常气味的种类、来源和程度,维修人员凭听觉或嗅觉判断飞机故障


问:“问诊“法,是询问故障缺陷的表现,发生阶段,发生时机以及故障详细情况 “问诊”法在飞机维修中应用也相对较多,具体作法是:咨询机组人员,了解故障现象及相关参数变化范围,因为空中飞行信息是第一手资料。还有包括咨询之前维修人员的一些现象和事故症候。



切:“切诊”法在飞机维修中的具体作法是:一是用手摸,即用手感确认部件外观是否正常;二是作“位移”检查,如对“航线可更换件”可视故障情况拆下检查;三是作操纵检查,使隐蔽部位“位移”到可视位置如飞机舵面的检查,既全方位检查了舵面,又全方位检查了钢索。


历史总是在天马行空中车轮滚滚的。固守的逻辑、固化的思维,恰恰是人类进步的天敌。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专业学术领域,随便拉出几个论文,。


但问题是,大众的常识果真站在制高点,可以轻易睥睨并断出专业研究的是非来?科研要自重,这话是没错;但,尊重学术研究的自主与创新、甚至包容胡言乱语的思想与灵感——这个多元的世界,恐怕才会真正呼吸顺畅、生机无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