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修真③
弹指一念间
目录
线分娑婆界
1.重回十六字真言……………………………………………001
2.顺势而为……………………………………………………005
趋势如何表示………………………………………………005
自己动手优选切线派………………………………………010
因地制宜,放大格局………………………………………014
随机应变,对应万全………………………………………021
智理百宝箱
1.师傅的百宝箱………………………………………………027
什么法宝收什么妖…………………………………………029
趋利避害……………………………………………………044
时空转换……………………………………………………046
弹指一念间
1.弹指一念间…………………………………………………048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056
1.重回十六字真言
上回书说到小炎按着师傅的要求把自己所学所用形成的盘感转化成技术图形,最后因为图形胜率的不确定性而产生迷茫,对师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也是一头雾水,最后师傅交代一个任务就匆匆下线。什么任务呢,师傅说自己在短周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纪律但是概率已定没有太过执着的必要,要放开眼界把盈利段做到最大,让自己研究十六字真言的“顺势而为”。
“势可以顺,怎么顺?”师傅之前提到过,要研究顺势先要知道什么是势,貌似也不难,势就是趋势,趋势其意是指事物发展的动向,现收藏于汉语词语字典之中。趋势表示事物发展。在金融交易市场表示股票、期货、外汇运动的方向。极端的趋势会形成气场,这不禁让小炎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论述:
“做事,做市,做势:有专家这样评价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企业的沉浮,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所谓做事,就是拘泥于具体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如同老黄牛耕田一般,只知道低头做事,不知道抬头看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做着一件又一件事情。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事情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关键看怎么做。没有方法的做事,永远事倍功半;没有目标的做事,永远得不偿失。而沉迷于事务的漩涡中,以这种方式做事,则只有忙于应付的份儿,费力不讨好,而且永远也脱不开身。在实践中,我们不时发现,总有这样沉迷于具体事务的企业老板或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看不见方向,没有目标。总是让自己显得非常匆忙,但是却对绩效无暇顾及或者压根儿也不考虑。他们就像老式的农民,总要让自己忙碌,否则,心里难受,或者感觉到不自在。他们虽然忙碌不堪,但是不一定有好的业绩。这一类人之所以能够被我们发现,是因为我们另外发现了一类人,他们善于做市。这个市,是市场的市。所谓做市,是善于谋划市场。他们很有做生意的头脑,善于勾画自己的市场。在市场中,他们总是能够呼风唤雨,整合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他们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太会做生意了,别人“吃一堑,长一智”,久了就防备了你,从此你的生意也变得难做了。以战略与战术来区分,这类人善于做战术,而不擅长于战略。事实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商场上也是这样,没有永远得胜的将军,也没有永远失败的将领。胜与败,是一种博弈。善于经营企业的老板,在善于做事和做市的基础上,必须善于做势。所谓做势,就是善于谋形划势。势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一种必然,一种出于对宏观把握的结果,一种规律性的认知。善做势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善做势者,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有人说,做事的是富人,做市的是富翁,做势的是富豪。富不富姑且不管,我们是要看看“做事、做市、做势”和做我们有怎样一个联系。我这样做个形容:一遍又一遍的央视管家婆广告就是在“做势”,一次又一次的助跑巡展就是在“做市”,一套又一套的卖货就是在“做事”。大势可以所去,大势可以所趋。势强于市,市强于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纲举则目张”。而“势”又从“市”、“事”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如平地,“势”如高楼,没有平地高楼无从高起。“事”“市”“势”的不同,阶段性地体会到了从做事到做市到作势。踏踏实实地做事,一心一意地做市,骄傲地感到公司在黑土地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势。但我们从来不“装腔作势”,而是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遵循规律,在全国大势下摸索适合我们自己的的势。夯实地基,向全国看齐,看到高楼正在一层层盖起......在全国大势下造我们自身更大的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还要去邂逅将军,我们还要去茅屋前见那位老人,直到白光射出。从“事”到“市”再到“势”,新一层次的从“事”到“市”再到“势”,无为而无不为。”
想到这里小炎不禁一叹,好一个‘无为而无不为’,像极了师傅的语气。这样想来,也就能明白师傅的用心了,师傅是让我做好了事就准备做市,未来所谓的创造‘其然’也许就是等待大势所趋吧,提前预判大势,顺势而为。目前的顺势而为,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属于‘做市’的第二层面而已,呵呵通了,小炎不禁一笑。
好吧,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点一点夯实地基,图形中的势怎么确定,连续的重心上移肯定就是趋势,用什么表示更好些呢?
2.顺势而为
趋势如何表示
趋势直观上从k线上就能看到,技术上喜欢用均线类指标表示,那就看看他们有什么优势。
1.侧重收盘价的重心线:(H+L+3*C)/5;
2.侧重高低价重心线:((H+L)/2*0.809+(C+O)/2*0.191);
图形上看差别并不大,和k线的趋同性强,因此看趋势的话也没有优势可言。
两者的区别研究意义也不大。
3.expma指数的5天线和ma的5天线区别也不是很大。
4.最后是cyc成本均线的图,也都差不多趋同性弱于ma5平滑度类似expma5,所以对趋势的研究价值也不是很大。
不用均线用什么呢?对啊,小炎想起了书中的箭头画趋势的办法,不错这就是切线派技术。1.带未来函数的划线指标趋势线,马后炮高开低收连线为第一段,第二段趋势为低点收盘和最近收盘的连线,虽然趋势表达清楚了,但是因为是随时可变的划线,所以盘中时不适合作为执行依据。
2.第二种缠论的高低点画笔趋势线,类似于趋势中轴线,可以判断趋势但是不能短线临盘执行,也属于马后炮划线的一种。
3.其他画线指标的划线,也是类似中轴线画法,比缠论画法少了些细节反弹趋势的划分。
自己动手优选切线派
最后都是不满意的,小炎自己动手做起了实盘型划线,如果是我的话每一个位置我会如何划线如何做出买卖策略呢。
首先破平台后下跌趋势确定形成,高点形成压力趋势线,构筑平台突破第一条下降趋势线,破位回踩第一条趋势线再次横盘形成小的上涨趋势,反复后破位,单针止跌于大下跌趋势线上形成新的向上趋势,构筑平台震荡形成大的向上趋势,突破平台留上影,重心上移趋势继续。这么说的话,少画一条大的下降趋势线,多画一条最后的向上小趋势线。
不错,经过反复研究这张图才是小炎满意的,三种方向,每次的重要点位都有买卖依据,初次形成趋势后的确定性比较大,下降趋势的话,初期可以规避,上涨趋势的话初期可以积极操作,横盘时要时刻关注方向的选择,实事求是有所取舍,符合实战要求,小炎心里高兴着。大趋势,小趋势都会一目了然,如果每一步都要操作,按最近的趋势操作,如果事后分析可以按大趋势操作,这样‘势’,就找到了,顺势也自然而然的根据上进下出的原则操作,‘为’这个字就按师傅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小炎也开始乱引用名言了,在趋势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有利概率最大的那段‘为’,过小的图形改变可以‘无为’。
“师傅,这张图如何,按您的提示顺势而为?”
“哈哈哈哈,点位起心,趋势动念,图是好图啊!”
“怎么理解的师傅?”
“重要的止跌或者滞涨点位你会提起注意他的心,当形成新的趋势时你开始有了动的念头,说白了就是1根k线引起你的关注2-3根k线决定小的趋势。”
“是的”这样解释小炎就理解了师傅的意思,有的时候交流用的术语不是一套就需要注释,小炎发现股市中尤为如此,因为门派众多,自悟成才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交流术语就不一而足。
“但是,小炎你想过没有,你的这个思路需要盯盘,即使尾盘看的话也需要每天跟踪,有没有更省心的办法呢?如果我只做图中的1和9的点位和趋势是不是更好些呢?”
“师傅说的有道理啊,我是超短线,盯盘是爱好,但是很多人是不能盯盘的,所以师傅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针对于股票图形而言,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买入的价格时间节点都可能是同一位置,你怎么能用技术证明你是智者还是愚者,超短线领域你能做到足够的快,但是没多少人有你的经验的,未来你的格局可能会很大,是时候研究波段派的东西了,其实顺势而为最匹配的门派是波段派,是你最近研究的方向,当波段研究出足够纪律的时候,为师再教你更高的技术--中路抓板,江湖人称弹指一念间。”
“中路板?弹指一念间?师傅何不直接教我这个呢”小炎想起来曾经去过淘股吧研究过龙头一板战法,确实有打板,板后,和中路板几类,只是盘中很少看到有人真的这么做,只看到过马后炮的吹牛单和截图。而且,当时觉得打板风险过大,自己还是不太适合,所以就没有深入研究。
“哈哈哈哈,学技术要循序渐进,就像上学一样,每年级有每年级的课程,跳级毕竟是少数人,而且该学的内容还不能落下。”
“哦,这样啊”
“是的,顺势而为做好了才能达到顺势擒龙的效果”
“顺势擒龙?这名字霸气!”
“不错,顺势而为求稳做波段,求快做强势,股票中涨停就是强势的特征,龙头就是涨停当中最强的,你只有先把趋势研究透才适合去擒龙。”
“好的,听师傅的”小炎知道师傅说的没错的,万事万物都是最适合的时候才是最好的,不可操之过急。
“那就言归正传,波段,顾名思义像波浪一样一段一段的,正好符合股票涨跌互换的原理,而波段派的目的就是抓住股票上涨的行情,同时规避下跌的行情。你来看下面的图,告诉我他们最适合作为波段派依据的东西。”
(待续......下节‘因地制宜,放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