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期末备考期,又有不少复习考试的同学加入了熬夜大军,大学生的睡眠状况究竟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你的睡眠还好吗?
超四成大学生零点以后入睡 “熬夜”成为大学生活必选项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越睡越晚”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通病,网络上甚至出现了“熬夜修仙”的流行语。大学生的睡眠状况究竟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睡眠情况。分析内容如下:
主要结论:
超四成大学生零点以后入睡
平均睡眠时长为7个小时 超两成睡眠不足6小时
“玩电子设备”是熬夜主因
约七成大学生有失眠问题
近四成大学生睡眠质量差
睡不好的最大影响是“精神状态不佳”和“学习效率降低”
在考前,很多学生都会选择突击复习,“熬夜修仙”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家常便饭。据“大学声”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同学会选择考前一两天熬夜进行突击。
,七成大学生的入睡时间集中在23点到凌晨1点之间,41%的大学生入睡时间在零点以后。男生更爱熬夜,零点以后入睡比例(48%)高出女生14个百分点。
寒假,只是换个地方继续熬夜,“玩电子设备”是熬夜主因
近八成(77%)的大学生会在6点到8点之间起床,其中42%的大学生通常在7点到8点之间起床。据麦可思统计,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小时。从睡眠时长的分布来看,65%的大学生平均睡6到8小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21%的大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
“其实这都和自律有关。”
“很多时候都是‘作’出来的吧。”
对部分人而言,凌晨1点前入睡已经算比较早,而有时并不是因为作业或赶图,只是单纯地拖延入睡时间。
除了备战考试,这群熬夜族也有自己的理由。例如处理社团事务,做兼职或实习,通宵上网打游戏、聊天、看电影,又或者是发呆,习惯并享受半夜的静谧时光思考人生等。
其中,玩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57.4%)是导致大学生熬夜的主要因素,男生因“玩电子设备”熬夜的比例(60.6%)高出女生6.3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为考试做准备或赶功课”(41.4%)和“压力大或有心事”(40.2%)。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结合大学生入睡时间分布情况来看,“熬夜修仙”这件事,已成为大学生活的普遍现象。
随着寒假开始,春节将至,不少学生表示过年在家免不了各种同学聚会和Party,通宵达旦在所难免;还有一些资深游戏迷则表示,终于可以摆脱慢如蜗牛的校园网,在家里更加畅快地玩游戏。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寒假也许只是换个地方熬夜而已。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熬夜对您或您身边的人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中:
72%的受访者表示“皮肤变差,有黑眼圈或长痘”,
45%的受访者选择“视力下降”。
52%的受访者表示熬夜后,第二天感觉“疲乏”,
8%表示“非常难受”,
28%表示“正常或精神饱满”
熬夜的你看这里,8招教你快速入眠
1.坚决不睡懒觉
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内部生物钟。周末“补觉”只能让你的生物钟紊乱。
2.晚饭早点吃
身体需要时间代谢晚餐食物,否则易出现肠胃不适等,影响睡眠。下午3点以后最好别喝咖啡。
3.定期运动
运动有助于睡眠,最好在6小时左右运动,以防运动后身体过热,适得其反。
4.睡前别用电子产品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建议把睡前读物换成纸质书刊。
5.保持卧室黑暗无光
入睡前和睡眠时暴露于光线之下,褪黑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影响睡眠质量。若窗户漏光或习惯睡懒觉,可安装遮光帘。如果休息空间无法做到完全遮光,可选择戴眼罩睡觉。
6.屏蔽噪音
如果环境噪音不受你的控制并影响休息,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声机器。
7.听音乐
舒缓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和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8.慎用助眠药物
助眠处方药物会有各种副作用,尽量避免服用。即便要用,也要控制在短期内,以免产生依赖性。
早睡早起更能让我们有精力去学习
希望上面的入睡小妙招能帮助大家安稳地入睡!
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