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网络作家专访系列】管平潮:写仙侠小说的“学霸”男人

【网络作家专访系列】管平潮:写仙侠小说的“学霸”男人

2021-12-07 06:58:59


当“互联网+”的风  吹拂“浙江”这片文学热土

本刊记者:郭黎霞

数当今网络文学众多类型的作家,在浙江都有着最为典型的代表,不少甚至都是“开宗立派”级别的顶尖人物。南派三叔的盗墓类,流潋紫领衔的后宫类,沧月领衔的女性武侠和玄幻类,曹昇代表的历史演义类,天蚕土豆、烽火戏诸侯代表的玄幻类,管平潮的仙侠类,陆琪代表的职场和两性情感类……

些拥有数以百万计忠实粉丝基础的网络作家们,通过网络付费阅读、实体书的码洋、影视剧和动漫的改编、同名游戏的上线等全产业链的布局,让自己站到了作家版税排行榜上。举个例子,如果综合小说、影视剧、动漫、游戏和话剧等内容,盗墓类小说的一代“开山鼻祖”南派三叔身上的“IP”估价总值在30亿左右;天蚕土豆身上也有15亿左右的“IP”估值……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行走的IP”。

那些艰难写作的岁月里,他们都在思考着什么;在年少成名的背后,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带给读者波谲云诡和天马行空的阅读感的文字,又是怎样从脑海流淌到手指,再轻轻划过键盘的?

《浙江行》带来独家专访,深度解读浙江网络文学的发展模式,更有南派三叔、流潋紫、沧月、天蚕土豆等11名网文圈“大神”级人物的采访。

(本专题感谢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人物名片


管平潮:本名张凤翔,江苏南通人,定居杭州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博士毕业于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复合科学系,攻读情报学,供职网易多年,属于高级IT技术人才。



理工科学霸心中  难解的“侠义”情结

高中时,得过江苏省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二等奖;在国内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后,又拿到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飞渡重洋去攻读博士学位。相信谁都不会否认张凤翔是个学霸级人物,可这位纯理工科的男人却自小就喜欢看小说。

那时候他生活在农村,每次父母要进城时,他唯一的要求便是让他们带点书回来读。《聊斋》和《蜀山》这些中国传统武侠演义小说,让他追慕中国传统神幻情怀;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他沉浸在刀光剑影的虚拟江湖和忠肝义胆的侠客风范之中。

2004年的张凤翔,还在日本留学,却已经在网络上看了5、6年的网络小说了,属于最早一批接触并接受网络小说的人。当时国内和国外的很多小说他都看,看得多了,他便想着自己能不能写一部东方的玄幻小说呢?于是就有了《仙剑问情》,用他的话就是“因为我无聊、也因为我喜欢、当然关键是我觉得我可以!”

在采访中,张凤翔说在创作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时,谋篇布局非常重要,以及前后逻辑和条理一定要清晰。在这方面,他认为注重逻辑、偏于理性、受过良好理工训练的工科男,更有优势。同时,理工学科学到的各种知识,都有可能激发小说内容方面的灵感,拥有更宽广、更深厚的构思维度。

所以,这应该就是属于理工科学霸的一种任性吧?



小小少年的梦想  成为笔名由来

很多人都觉得管平潮这个名字,是真名,听起来还挺有文艺气息,其实这只是一个“长”得比较像真名的笔名。管平潮说,这个跟他的家乡有很大关系,他的家乡是江苏一个水乡小镇——平潮镇,他当时就读的平潮中学就在这个镇上。中学时期,往往是一个少年心中最抹不去的记忆。当然,也有着许多年少轻狂时候的梦想,对中学时期的张凤翔来说,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管理这个小镇的镇长,那多牛气!

多年以后,当张凤翔在日本留学期间、准备写小说时,他就琢磨着给自己取个什么笔名。那天,他正在东京东西线的范田桥县坐地铁,那个地铁站很长,他在换线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想,在上一个阶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那个少年时的梦想,就叫管平潮了。


因为热爱  所以能坚持

2008年,管平潮回到国内,选择在杭州工作,他进入的是网易,从事网络游戏系统开发工作。然而,《仙剑问情》太有名了,他不仅红遍了整幢办公楼,也惊动了公司老板丁磊,经常把他的书送给客户。后来,当网易进入数字阅读领域后,他还被专门调去专门指导写手们如何进行创作。

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众所周知,更别说管平潮还担任着比较重要的职务,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段时间,每天下班回到家就已经深更半夜,根本无法从疲惫的状态投入到创作当中。但写作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具有无限吸引力的黑洞,一到周末的空余时间,他便静下心开始写小说。80万字的《九州牧云录》,就是花了这样的三年时间写出来的。

对于每个作家来说,创作之路都是“一路写、一路成熟”的过程,管平潮说,这几年他的写作习惯也有着不小的改变。以小说的大纲设定这方面为例,在写《仙路烟尘》时,他没有任何落于文字的大纲或设定,整部书都是在他的脑海里构思成型;到《九州牧云录》时,依然类似。只是在最后20万字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的谋篇布局目标,对这最后20万字剧情体量,作了大纲设定;到了《仙剑奇侠传》,已经有了总体简略的大纲;最后到目前正在连载的《血歌行》时,管平潮的写作习惯已彻底改变了,因为他为这本书提前两年构造各种设定和大纲,并且几次彻底推翻剧情大纲,最终成品与最初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典型的便是,最初他想写一个西方奇幻,最后全部转换成东方仙侠幻想。

仙侠类的小说,虽然也带“侠”字,但更重要的是“仙”,基本也属于脱离于现实的创作,所以灵感来源也变得尤为重要。管平潮常从游戏中获得灵感和创意,同时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笃信“粉丝经济”的力量,所以空闲时间,他创立了多个人数不一的读者群。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跟他们进行交流。读者,是市场的最终导向。

这样的习惯,让他没怎么遇到过写作的瓶颈,没有出现“想不到、没得写”的状况,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写得过于勤奋,以至于脑子好像被打结,浑身也很疲乏,这时候就去外面散散步、看看电影、或者吃顿好的来调节一下。当然,阅读也是一名作家的必修课,管平潮平时比较喜欢看的是外国名著和中国古典文学。



宛如“热恋”的《血歌行》

管平潮目前正在连载的最新长篇小说《血歌行》,根据整个剧情的规划,总共预计约150万字。根据目前的速度,差不多连载到2017年的暮春。这部作品开始连载前,已经攒稿20万字,之后边写边发。他说,以前的小说如果算他“初恋”的话,那么《血歌行》就是他的“热恋”。

对于未来的创作方向,管平潮说长篇小说暂时还打算沿着仙侠题材走,但短篇类的,比如微小说之类,题材类型可以很广泛,或许写现代言情的也说不定。

同时,在本次的采访中,还得知他在某杂志上已经连载了一年多的摄影游记,爱好着实广泛。

成名多年,如今的管平潮有了自己的影视文化工作室,却没有从公司辞职进行专职写作。他说,他现在的三成精力用来写作,六成时间用在本职工作,还有一成用于IP开发相关工作。对于最后这个占比,他解释说,因为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和游戏时,他每次都坚持不做编剧,只充当顾问角色,是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小说作家,编剧则是完全另一种职业,那么,专业的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对大家都有好处。这大概又是理工科“学霸”逻辑缜密的一大表现吧?

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管平潮觉得很满意,因为写作和谋生职业可以兼顾,家庭也能照顾到,时不时还可旅游和会友,各方面事情处理得都还算均衡。如果说接下来的规划,也是简单又兴趣:继续拼搏,争取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进行全职写作,毕竟这已经是他认定的终身职业。


明日预告

曹三公子:写小说  是为了表达对历史的爱


   主管: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浙江省对外传播中心

   运营:《浙江行》杂志编辑部

   邮箱:zhejiangxing1998@sohu.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