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聊一聊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套)书

聊一聊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套)书

2021-12-07 07:26:34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书,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书可以确立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那么, 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套)书吧,这书,不一定是最您最喜欢的,或许它只是对你的人生思想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或许是一个容易暴露年龄的话题。

先看看网友们的说法:

《增广贤文》,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远,对为人处事也有帮助。我也直接的让孩子从小就读此文。


二部书对我影响最大:一部是《十万个为什么》唤起了我儿时的求知欲望;一部是《唐诗三百首》为我开启了文学之窗。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培根的《培根论说文集》,教诲了我如何待人处事,如何追求真善美,如何辨别假丑恶,如何去伪存真。他的《论读书》一文中的名句影响了我一生:“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新华字典》《词语手册》,特别是《词语手册》,课文的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等,老师布置每周周末把一周学的抄写5遍或10遍,现在想来这种笨办法让我受益匪浅。


对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傅雷家书》,《三字经》教我识字,《傅雷家书》教我做人。其余的都是休闲阅读。


大概是博尔赫斯吧,在家里大书柜翻到一本老版的短篇小说选集,一下子就沉迷进去了,原来小说还能那么写!后来接触到旧书网也有这部分缘故,好不容易集齐了浙江文艺版的全集,后俩个月上译就宣布再版了这是最伤的。


《的葬礼》 初三元旦偷偷看的听着梁祝  一口气读完只觉得愁肠百结   辗转反侧  很喜欢这种章节插叙的写法想去看看北大的未名湖因为这本书又去看了哈姆雷特  那段时间刚好又学过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埋葬的何止是一个年轻的生命 陨落的有何止是一个韩星月?最纯洁的梦想  最痛苦的命运  最凄美的爱情。

《红楼梦》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读到现在每一次有不同的感觉。小时候喜欢黛玉,后来喜欢湘云,现在觉得宝钗也不是那么让人讨厌。喜欢里面的一副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独凉。

《傲慢与偏见》 记得上外国文学时讲泰戈尔的《素芭》,文末说素芭有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她应该过得挺幸福啊,结局的悲惨难道是为了折射印度宗教歧视女性?《傲慢与偏见》中也说伊丽莎白有双会说话的眼睛,达西的傲慢遇上她的偏见终究擦出爱情的火花。连年怨阔别,一朝喜相逢。真希望一场恋爱谈到结婚。

《飘》 英文名很美很贴切。美国南北战争的硝烟里,黑人白人对峙中。一场爱情亲情的博弈拉开帷幕。不管怎么样,明天都是新的一天了。

《简爱》 对爱情的看法,不必低到尘埃里。

《夜航船》张岱 杂谈奇异典故 。

《长恨歌》王安忆 梦幻泡影,终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苏东坡传》林语堂 年龄越来越大,官却越做越小,贬谪也越走越远。豁达乐观地面对官场浮沉,一蓑烟雨任平生。

《中国国家地理》 高中地理经常刷到类似的话题。地理爱好者和高考党的福音书。 

《文学回忆录》 一本。


《平凡的世界》,我心中的第一名。几次晚上看的时候都流泪了,为他们得到努力奋斗感到鼓舞,可是刺人的遭遇却让人感到不平。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都在一幕幕上映,在南方或北方。人们都在为美好生活努力,但是现实也很残酷。它带给我的影响很多,每个人对自我的觉醒,都是不经意的侧悟。


第一本是《中国上下五千年》,这部书让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历史充满了兴趣。第二部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集,当时一读,惊为天人,小说居然还能这么写?以后有意无意就模仿着汪曾祺先生文风,至今汪曾祺先生依旧是我心中最爱的一位作家。


大概是王水照的《苏轼传》,第一次真正了解苏轼并不是通过特别著名的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而是初中毕业时朋友赠的这本书,看了大概三五遍,每读一次都会有感动,结发妻子去世,仕途不顺,亲人离散却又在悲伤中依旧乐观向往美好,这大概才是喜欢苏轼的原因,他活成了我的榜样,活成了真正的舒适。



《中国哲学简史》 中哲的入门书,中学连读十几遍,笔记记了一沓。

《厨艺的常识》 原来都是随心所欲全靠舌头尝,从这本开始思考食物碰撞为什么味道会不同,应该怎么搭配 。

《全民审判》 越读越有趣,故事还可以这么写 。

《戏剧浮生》 读的时候想法止不住的往出冒,无论是戏,人生或是其他方面,很多道理都是互通的。


茨威格小说《良心反对暴力》,茨威格的文笔细腻,他写的传记关注的都是被人唾弃鄙视的小人物、负面人物。这个故事中才知道,曾经的反对者、改革家加尔文,掌权后却不能容忍反对意见;而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却能在强权面前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宽容的重要。这本书影响了我,,但正义之声永远存在。


《冒险小虎队》系列吧……好像大家都在答偏有点文学修养的书…… 这个好玩啊!用解密卡来看秘密! 后来我的一些创造性都是由它引发出来的。


说个大家可能都没读过的:《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作者是当时尚不出名的一个小警察——何帆。这本书中没有什么大道理,甚至情节都很零碎。但是教会了我什么叫专业,什么叫坚持,什么是年轻人应该活出的姿态。


一本非常小众的书,在哈尔滨果戈里书店邂逅的,《孤独这件事,遇见你就好了》。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书评,我只记得遇见这本书之后,我心里所有的阴霾全部消失,豁然开朗。


我喜欢的好像大多都是中短篇了。苏童的《妻妾成群》,路遥的《人生》,刘云生的《蓝蓝的山桃花》……有时候半夜醒来,会琢磨到底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呢?还是"命数天定"呢?


三年级在学校礼堂的角落里读注音版,我记住的只有黛玉和那个下午,深秋雨水的气味,地上落满梧桐叶。五年级借回了班主任的书,花了大半个学期只读了一小半。初中哭着写关于黛玉的作文,高一的冬天拥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半夜读到黛玉和湘云对诗,说不出的快意。越长大读得越慢,不过我还有大半生。


《呼兰河传》吧……第一次是在六年级语文书上看到的,那篇课文叫《祖父和我》。觉得描写的那个小院子特别美,天那么低,好像随手就可以摸到;蝴蝶随意的飞,花也自由的长。之前完全没有想象过世上哪会有这样的地方,哪会有人写出这样的文字。


第一本是《简·爱》,看的第一本可以称之为文学的书,引发了我的爱好;第二本是《白鲸记》,我心中浪漫的巅峰


《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青春期的安慰。《荒原狼》黑塞,精神的追索没有尽头。《忏悔录》卢梭,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邓肯自传》邓肯,自由的精灵,美好的舞蹈。


小学时读到的三毛的《沙漠观浴记》,印象极其深刻:两三平米的小屋,妈妈年轻时代的书,在一个旧柜子里堆积着,黄色的纸张,黄色的灯,黄色的撒哈拉沙漠——生活贫困却妄想拥抱整个世界,大概从那时起就埋下了对自由的执念吧。


《诛仙》人们看书会把主角代成自己,如果这样。每个张小凡心中都会有个田灵儿。

《基督山伯爵》爱上贵族精神,对我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红书》真的可以让我去悟许久。

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童年时给予我未知世界的美丽呈现。


影响最大 emmm……既为最,必稀 今年大二之前的人生里 《安徒生童话》教吾善良,今编故事全靠它做模板。《诗经》初中读之,今虽未全记,但自认行事文风受其影响。(如今记忆力可能全是那时背《诗经》练出来的。《史记》唯一读过两遍的书,小学便读之,从此好史。


读的第一本小说《茶花女》、小学的时候买的、刚开始被书面吸引、后来被内容吸引、刚开始不懂、就是觉得情节好、后来长大了、这本小说读了好多遍、觉得人生而平等、都会为了爱情一腔孤勇、不要为了面子丢失爱人、还有、要互相信任。


《一句顶一万句》能不说就不说,必须说就少说。《白鹿原》,眼界更开阔,如何看人,如何看格局。《局外人》,。


应该是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吧,这是我读科幻小说的起点。初中时的自己读得都是纯文学,视野很窄,觉得中规中矩的经典才应该是我阅读的选择,直到偶然读到卫斯理科幻系列之中的一本,才发现想象可以无限大,思维也可以超越现实奔跑。真的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世界。


《活着》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有钱的爱赌爱嫖的二流子,到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经历了破落、贫穷、战争,一步一步,失去了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只有一头很老的牛陪伴余生。在悲剧的人生中,他学会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双鞋,最饿时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学会了宽恕,宽恕间接害死了自己儿子的战友。独自一人活着。这本书不同于张爱玲的《小艾》,小艾经历了一系列悲惨的遭遇,最后的结局还是给人一些希望的,看完以后,积聚的压抑在结尾处有一些释放,而《活着》看完很沉重,感觉呼吸困难,看着生命之手一次又一次给予希望,又一次一次的剥夺一个人身上的珍宝,却无力反抗。也许只有懂得了爱,懂得了你所拥有的珍宝,在失去时,你才有勇气去面对一个人的寂寥。毕竟,回忆是一个人的历史缩影。


《十万个为什么》。当时同龄人人手一套,全面简单的科普,对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是很棒的入门书。精品书有很多,然而没有入门书的引导,就失去了长大后更广阔的世界。


《万历十五年》。获得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看事物要从技术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尽量避免道德评价。


《国史新论》对中国文化的无条件热爱。 《日本行,中国更行》对日本的重视。

《福尔摩斯探案集》“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就算再怎么不可能,也是真相。”


《堂吉诃德》吧,如今还放在我的枕边。一个孤独的真诚者,一个不顾一切追逐自己所爱的人。还记得看到他临终时我一边流泪一边给他写悼词的样子哈哈哈。


《的葬礼》,爱恨交加的几代人,从此爱上班里一个又一个女生。《鲁宾逊漂流记》,开始羡慕流落荒岛的人,竟然有自己的军火库并希望自己也能(小学五年级)《地球未解之谜》,虽然大多数都是假的,但是看过以后觉得人类文明太神奇了,以后要做一个探险家,可能现在踏上地质的不归路也与其有关。


一下子能想起来的就是东野圭吾的《嫌疑人 x的献身》,第一次接触悬疑题材的书,之后就开始喜欢这种悬疑推理的书和剧进而接触精神分裂相关的书籍或电影,就是感觉对大脑很有冲击力。


在虐文(特别是毫无技巧和深度可言的为虐而虐)盛行的今天,我没有沉迷其中,要感谢儿时《牛虻》的启迪,那种无法言说更无法排解的痛苦根本不是现在的速食小说可比的。

《岳飞传》《三侠五义》奠定了我最初的三观,以及,让武侠成为我毕生最爱。


。高一暑假读的,一口气看完,哭成个泪人,从此知道了生活不易,活着就好,尽管很辛苦。


杜拉斯《情人》。遗忘的可怕在于我们记得自己的遗忘,在每本读过的书中,全部都是自己。


《金明馆丛稿》从这套书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不止可以展现学术成果,还能体现一个大学者的情怀与担当。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林汉达。小时候的读物,对我性格和三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谢林先生。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思辨性多角度看待问题 《观念的水位》——刘瑜,形象的比喻 ,观念真的有水位 《异端的权利》——茨威格,所谓宽容,所谓自由 《乡土中国》——费孝通,有趣的中国社会,差序格局 《中国好人》——刀尔登,历史熟人的生面孔 高中大学是读书的好时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完这部书从此影响了我人生思考的主题方向:「荒诞」「真实」「美的落差」「文字的迷信」。


《新华字典》(小时候为了认字识词被逼着抄了一遍 虽然抄到b就放弃了 但是还是学到了很多)

《毛选》(看鲁迅的文章只觉得很不舒服 但不知道哪里不舒服 看了毛选 我擦 原来如此? )

《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4本装 小时候的博物学启蒙 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


《庄子说》,六岁,有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蔡志忠的漫画起到了很好的思想启蒙作用,从此对万事万物都多一分思索,对主流思想也产生了怀疑。

摩罗先生的《中国的疼痛:。,读完此书以后我成了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者。

哪本书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呢?留言说说吧



责任编辑:立秦 羽翼之上

文艺众家,欢迎关注,欢迎赐稿

微 信 号:wyzhj23456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作品须原创且为微信平台首发。题材内容不限。

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关于稿费:稿费来自赞赏,赏金的百分之50为作者稿费(一周内内)2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百分之50用于平台维护费用(注:赞赏总金额低于10元不发放稿费)。

名誉主编:刘家魁 张国领

顾  问:王佩飞 胡继云 郑剑

主  编:华双鱼

编委会成员: 华双鱼 祁国平 白庐 立秦 陈素娟 羽翼之上 年轮 书带草


请扫码关注文艺众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