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十七篇】
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及个人理解
(一)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学了这么多年政治经济学
终于觉得有用武之地了
这个“用”指得是当下要用
你攒着一堆一次性筷子
就是为了一年偶尔可能会去的一两次野餐
这明显就不符合当下
(二)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陷阱
没办法
现在的商家已经将这一心理用到了极致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在中国才会有
小到路边店铺:
两块钱不算多,去不了香港,到不了新加坡
大到各种卖场:
原价5万元的包,现在特价只要三万元
你心心念念想着现在不买
感觉要亏两万
却想不通如果买,要实实在在花掉三万
摆脱这种陷阱的方法
仍然可以通过是否有用来决定
(三)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反正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
因为不想收拾,所以家里很乱
因为家里很乱,所以不想回家
因为一直没回家收拾,所以家里越来越乱
如此的恶性循环
迟早会爆发,爆发的时候又会异常辛苦
辛苦的再也不想收拾,所以家里很乱
……
执着过去型——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执着于过去的人
往往会把自己溺死在回忆里
他们很有情怀,然而进取力会不足
毕竟回忆也要耗时间的
读大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
必做的一件事——挑书
那时候小学的课本、日记本、课外书……
满满两箱子
每次回去都要在老太太的督促下优中选优
如今小霸王学习机没了、小学的日记没了、整套的卫斯理的科幻小说没了……
但是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
可以买、看更多的书
参加更多有趣的活动
其中有四本书是千淘万漉留下来的
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我们的父母长辈更多的属于这一类
比如以为你喜欢吃啥,一直给你留着,留了很久很久
毕竟一年只能回去那么一次两次
再者,经历过穷日子的人难免会精细些
(四) 破烂儿可以分三类
不用的东西
还在用的东西
充满回忆的东西
不用的东西八成新以上可以考虑置换或捐赠
还在用的东西用完马上归位
充满回忆的东西
花一点心思布置装点一下
让其为整个房间增色
一直闲置的笔记本和洗出来没地方放的照片
(五)让家成为最放松的地方
不爱回家的人都是有问题的
哪怕动物受了伤
也会回到住的地方舔伤口
即便一个人独居
(虽然匪叔一直不认为一个人住的地方能够称之为家,只能算的上住的地方)
也要让日子精致
让自己住的开心
欢迎关注并订阅公众号:儒匪
或者搜索微信号:heyouqingren
我们一起聊《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