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对中医的五大误解,你知道多少?

对中医的五大误解,你知道多少?

2022-05-28 15:25:21


关注仰望岐黄,公众号内回复以下关键字

回复“入群”:加入本号中医微信群、在线咨询分享

回复“上课”:进入仰望岐黄大讲堂直播间,免费上中医普济课

回复“自学”:【岐黄原创】 - 无价之宝,3分钟教会从零开始自学中医

回复“切脉”:比现场魔术更装B,3分钟教会你老中医切脉

回复“音乐”:聆听失传已久的古中医五脏治病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回复“内证”:看看修真高人、内证的世界,凡人你不懂

回复“小店”:想健康养生的朋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岐黄小店



是否觉得中医只是吃几幅中药这么简单?生活中很多人对于中医的了解就是吃吃中药、做个针灸、拔个火罐这些,却不知这是及其狭隘的理解。


中医是五千年祖国文化的沉淀,是所有医疗方法中最博大精深的一门学术,对于治病救人有着独特的方法,尤其是在治疗慢性病或不治之症,它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个是西医所不能及的。


近几年,大家对中医的热衷度越来越高,觉得中医能够防病养生,且不会对身体构成伤害。话虽如此,但有些观点确实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们不得不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生活中是否出现过这样的误解。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中医五大误区!


误区一: 中医就是吃中药



对于中医的认识,其实很多人是从中药开始的。觉得中医就是吃中药,因为中药对人体的伤害相对比较小,所以人们才越来越喜欢中医。


其实,中医并非只是吃中药,它还有很多的疗法。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非常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中医除了吃药,还有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相互配合、疗效甚佳。


误区二: 中药治病效果慢



一般情况下,大家只有在治疗慢性病或者调理身体时才选用中药,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医的治病见效慢。其实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 西医治不好才会尝试中医



中医好像一直是个备胎,只有西医治不好的时候才会选择尝试中医,如果中医此时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曾经咱们就有个案例,艾友在调理腱鞘炎的同时竟然把血糖降下来,就因为调理腱鞘炎的同时刺激到了一个穴位,阳池穴,因为它是调理糖尿病的重要穴位。艾灸很适合调理糖尿病,配穴为:①脾俞、中脘、地机、足三里、阳池;②三焦俞、肾俞、气海、三阴交、然谷。一天一组,循环艾灸。



误区四: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 中医养生与年轻人无关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总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身体各方面指标都很正常,中医养生离自己还很远。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医养生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事,中医养生指的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近几年,国家对中医的大力支持,让普通老百姓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尝试不断的接触中医,了解中医。尤其是中医养生深受人们喜欢,尤其是在“治未病”方面有独到之处,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