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法净养生】“宝掌和尚”为什么能活1072岁?

【法净养生】“宝掌和尚”为什么能活1072岁?

2020-10-06 16:22:26

“千岁宝掌和尚”给我们的启示
愿力不可思议
千岁宝掌禅师是中天竺的开山祖师。
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中印度千岁宝掌禅师来杭州中天竺结茅创庐,传扬佛法。
宝掌禅师活了1072岁,许多历史文献记载此事。《大藏经·史传部》之《释氏稽古略》、《五灯会元》、《古会稽记事》、《唐汇搜奇》、《白氏类林》、《罗浮旧志》、《天台会纂》、《法苑珠林》、《雁荡集》、《清揞黑豆集》、《峨眉山志》等书目,均有千岁和尚生平行实内容的记录。 
那么,为什么宝掌禅师能住世千年呢?我们试从《五灯会元》卷二《宝掌千岁和尚》一文,寻找答案。
宝掌和尚是在圆寂后90多年(公元前413年)才出生世间的。他叹息自己没有能够亲闻的言教,于是不顾寒冬酷暑,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研读宣讲的经律论三藏,依教奉行,历练不殆。他还期望能学到教外别传的禅宗。为了这个目标,他走遍了天竺国度(古印度),参访善知识,历时五百多年。 
宝掌和尚在东汉末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年),从今天的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到达四川。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9年)十月,抵达建邺(今南京 梁朝都城),遇见达摩。
随即,达摩一苇渡江北上。宝掌顺浙水(新安江)南下,抵达杭州中天竺结茅创庐。
之后,宝掌游历宁波、绍兴、台州、温州、丽水等地,又回到杭州中天竺稽溜峰。他赞叹道“,此中偏称道人游(意思是:走遍了半个中国,还是杭州天竺值得留恋)。”这时已是唐朝贞观十五年(公元643年)了。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正月初十,宝掌和尚在浦江宝掌谷示寂。他对自己的徒弟慧云说:“我在这个世上已活了1072年,今天我将与你告别。你听我留下的偈语:‘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他世,下生复来此’ 
宝掌和尚,刚到四川时,曾对他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吾有愿住世千岁。”
,原是驾驶员。2000年初夏,一次车祸,两腿多段骨折,医院用钢筋将她的腿骨串起来。可没多久骨断处出味生蛆,医生说要锯腿。
女居士咬咬牙坚决地说:医生,你帮我消炎,处理干净,钢筋一定要拿掉,其它事你就不用管了。
这位坚强的女居士,发愿每天诵读三遍《地藏经》回向冤亲债主。开始诵读一遍经文,要两个多小时。一年后,诵读21500多字的《地藏经》(加开经偈、补缺偈、回向偈),她只要48分钟。她的双腿,慢慢灵便多了,拄着拐杖可以走路。三年后,她终于把拐杖也摔掉了。她对人说:“有愿力就有力量,有佛法就有办法。”
佛菩萨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自己的愿力更不可思议。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上说:“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及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
很多经典,都有类似的语句,真实不虚。可见,通过发愿诵经持咒,却病延寿,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 
认为生命无常,人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分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消除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另一方面,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烦恼纠结,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三恶道而失去人身。 
学佛人为“藉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延长有限的生命,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定力,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五灯会元》卷二之 《宝掌千岁和尚》全文:
千岁宝掌和尚,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质,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常不食,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有咏之者曰:“劳劳玉齿寒,似迸岩泉急。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
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岁称之。
次游五台,徙居祝融峰之华严,黄梅之双峰,庐山之东林。寻抵建邺,会达摩入梁,师就扣其旨,开悟。
武帝高其道腊,延入内庭,未几如吴。有偈曰:“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更尽佳山水。”
顺流东下,由千顷至天竺,往鄮峰,登太白,穿雁荡,盘于翠峰七十二庵,回赤城,云门、法华、诸暨、渔浦、赤符、大岩等处。天竺,栖之石窦。,此中偏称道人游”之句。时贞观十五年也。
后居浦江之宝严,与朗禅师友善。每通问,遣白犬驰往,朗亦以青猿为使令,故题朗壁曰:“白犬衔书至,青猿洗钵回。”
师所经处,后皆成宝坊。
显庆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问其徒慧云曰:“此肖谁?”云曰:“与和尚无异。”即澡浴易衣趺坐,谓云曰:“吾住世已一千七十二年,今将谢世。听吾偈曰: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顷时,嘱曰:“吾灭后六十年,有僧来取吾骨,勿拒。”言讫而逝。
入灭五十四年,有剌浮长老自云门至塔所,礼曰:“冀塔洞开。”少选,塔户果启,其骨连环若黄金。浮即持往秦望山,建窣堵波奉藏。
以周威烈丁卯至唐高宗显庆丁巳考之,实一千七十二年。抵此土,岁历四百余,僧史皆失载。开元中慧云门人宗一者,尝勒石识之。

阅读闻思获利益,
点赞随喜皆功德,
分享转发广结缘,
你我同种福慧田。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