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9月16日(周六)晚7点
虞山琴家王力刚做客慢书房
一场关于古琴的分享会
古琴悠悠、丝桐雅韵、禅语心声
在古琴声里寻求一份心灵的平静
诚邀古琴爱好者与古琴研习者
琴 人 简 介
王力刚:虞山琴家,号七峰散人。师从汪铎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打谱传统虞山派曲目,颇具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虞山琴风。
古琴声响,总能给人一片禅意和古意之感。
一张只不过三尺六寸六分的古琴,奏响的却是天地正音。听古琴能静心,静心能懂古琴。
听一首古琴,仿佛找到了一块净土,豁达的时候,能让人心旷神怡,如同发现新的世界;悲结的时候,能让人抽离悲伤,看淡尘世;烦躁的时候,能让人心如止水,安静下来。
静夜听古琴,让心灵安静一会,守护心中那一片净土。
古琴,又称瑶琴、丝桐和七弦琴,古时“琴棋书画”之“琴”就专指古琴,十九世纪后期为了与钢琴等乐器区别而改称古琴。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黄帝、尧舜造琴等传说。与其他民族乐器不同,琴不仅仅是乐器,也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之典范。《礼记·曲礼下》:士无故不撤琴瑟。嵇康《琴赋》: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琴集道家和儒家思想于一身,讲求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琴乐和润清远,可以修身静心,达到养生目的。琴是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又被视为“八音”之首,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千百年来,古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时琴音分南北,川陕属北,吴楚属南。唐初琴家赵耶利云:"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形象地表述了吴蜀两地其实也是南北两音的区别。自宋起,,南方琴事更盛,逐渐出现明确的古琴流派。明末在常熟出现的虞山琴派为至今为止琴界最大的流派,被称为“古音正宗”。
吴门一脉(吴门琴派)是近代虞山琴派在大陆的继承和发展。吴门琴派是由吴兰荪、吴浸阳两位古琴大家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并由一代古琴大师吴兆基集大成以及其追随者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古琴流派,它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琴坛备受推崇。
今虞琴社创始人之一吴门古琴宗师吴兰荪先生琴宗虞山派,其琴风中正平和、古朴纯正、清微淡远。吴兆基之师吴浸阳先生源出蜀派,因久居江南而深受熟派影响,其琴艺潇洒恬逸。吴兆基得父吴兰荪、师吴浸阳两位大师的琴学真传,融会贯通,加上致力于太极拳气功与古琴操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弹起琴来已不着意于技,而更注重意境、情趣与韵味,完全不同于当今琴坛的演奏琴热潮,呈现出“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的特点,独树一帜,可谓是虞山派在当代的典型代表。
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沉堕,丝弦断产,钢弦取而代之,无论南北东西,学院内外,演艺琴一统天下,琴的文化哲学属性完全被忽视。"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八音之中,“丝”就专指琴。丝弦不复,琴何为琴?近年来,吴地琴人在老琴家汪铎先生引领下,亲手研制丝弦,倡导丝弦琴研弹,旨在正本清源,承嗣雅操传统。国内琴人对丝弦古琴认识也成燎原之势。
9月16日(周六)晚7点
虞山琴家王力刚做客慢书房
一场关于古琴的分享会
古琴悠悠、丝桐雅韵、禅语心声
在古琴声里寻求一份心灵的平静
分 享 琴 人 简 介
王力刚:虞山琴家,号七峰散人。师从汪铎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打谱传统虞山派曲目,颇具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虞山琴风。
知 名 琴 曲 简 介
流水:据《德音堂琴谱》,传为伯牙所作。与高山初本一曲,唐人分为两曲,大抵皆山水之趣。流水以有得于智者乐水之意也,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极尽烟波浩渺,活泼迂回之致。故子期听其一弹再鼓,美之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为千古知音,诚弦中之绝唱也。此德音堂流水,为较早之谱本,无后世之七十二滚拂,尤觉气韵生动,混沦涳濛。
渔樵问答:据《枯木禅琴谱》,明杨表正所作。因见青山绿水,万古长新,惟渔夫樵子泥涂轩冕,划迹于深山穷谷,埋声于巨浪洪涛,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是以金兰同契,拉伴清谈,治乱与亡,得失是非,尽付于渔樵谈笑之中。其声优裕平顺,出落自然,得隐逸之风调。
蝶恋花:李煜词,林屋山人谱曲
词: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白雪:据《西麓堂琴统》打谱。古籍记载,白雪是最早的古曲之一。曲中九声音阶富有变化,左手指法极其丰富,泛音空灵多变,声韵并茂,凌然清洁,有竹雪琳瑯之音。
鹤鸣九皋:据《西麓堂琴统》。毛敏仲作此,指辞命意多傲诸宵雅,以喻人臣陈善纳悔之诚,宛有都俞吁咈气象,盖得六义之比体欤。
沧海龙吟:最早刊于明代《杨抡伯牙心法》。此曲又名《沧江夜曲》,描绘夜雨江涛,水天一色,云雾迷漫波涛汹涌的雨夜景色。“以清冷和缓之调,寓飘忽动荡之势”,大有苍龙出云入海,飞潜莫测之意境。
阳春:据《大还阁琴谱》。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传为春秋师旷所作。严天池认为阳春一曲每弹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弹一辈子也难穷其奥妙精义。他有一句名言“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西楼下指迟。”
鸥鹭忘机: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形可欺而神不可欺,机心生而物逝,猜情起而人疏,非智也,气之感也。本曲打谱自《西麓堂琴统》,与时下流行谱本不同。
高山:据《枯木禅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后四十余种琴谱有刊载。高山流水,本只一曲,仁者乐山,无所不容而巍巍,智者乐水,不拒细流而洋洋;一动一静,意平气悠,巍巍洋洋,各自成趣。
月出:出自《诗经·陈风》,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歌月怀人的诗。
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石上流泉:据《琴学入门》。写山涧涓涓泉水,时而缓缓细流,时而急促吐涌。此曲宜不紧不慢徐弹,琴音自然,气韵生动,跌宕起伏,宽容放达,方能见山、见水、有石、有林,意趣横生。
潇湘水云:据《五知斋琴谱》,南宋郭楚望所作。初咏大自然水光山色、云展风帆、满目清和之景,继而抒发对半壁江山的怀旧之情。曲中行云流水、远山近峰,似诗如画、绘声绘色;忽而风云突变,山暝排空,忧国之士为之沈吟。
神游六合:(又名《骑气》),据《西麓堂琴统》。昔黄帝受至道于崆峒子,悟性忘形,恍若驭气神游太虚之表,后人仿而作此。是曲之趣也,御六合之气,上朝于九天,振影清虚,睥睨江汉,何其大哉!
采真游:据《西麓堂琴统》。庄子曰: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拖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古者谓是采真之游。故道家修真乃至高境界。此曲孤本寡传,大音希声,乃仙家傲世之游。
—FIN—
图文丨网络
排版 | 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