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八仙中的曹国舅原型为北宋仁宗皇帝曹皇后(慈圣光献太后)的长弟。叫曹佾(yi),字景休。他在宋代就已经被内丹道收编,成为吕洞宾弟子,并在宋金元时期以固定的形象出现于八仙队伍之中。
曹家几世在朝为官,加之他国舅的身份,所以这个神仙的形象是官袍、玉带、朝靴、手持在朝堂上奏的玉笏。曹国舅事迹见于《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宋史》、《陔余从考》、《历代神仙史》、《神仙通鉴》等记载。
据《列仙全传》记载,他是由钟离权、吕洞宾共同度化成仙的:曹国舅在山中修道,钟离权和吕洞宾找上门儿来,吕洞宾问:“闻子修养,所养何物?”曹国舅答:“养道”,吕洞宾又问:“道安在?”曹国舅指了指天。吕洞宾问:“天安在?”曹国舅又指了指心。钟离权笑着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识这其中的本来面目了。”两人随即将曹国舅度化为仙。《宋史》记载,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
《神仙通鉴》:“曹国舅,系宋仁宗曹皇后之弟也。”曹后有弟,长名景休,不亲世务;次名景植,恃势妄为。帝每为戒饬,不悛。尝不法杀人,至是,包拯案之,伏罪。景休深以为耻,遂隐迹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
曹景休的弟弟曹景植,小时候给曹景休带出去玩儿,弄丢了,成年以后才找到,没有教育好,但曹母万分疼惜这个小儿子,觉得亏欠他,十分纵容,有求必应。曹景植好吃懒做,不学无术,想强占民女不成,把人家给杀了。伸冤的百姓把尸体抬到国舅府大门口,影响十分恶劣。曹景休是吏部的官员,又是皇戚,本应该大义灭亲,但是念及老母亲的感受,包庇了弟弟。后来,包公和八贤王破了这个案子,曹景植伏了法,曹景休也给皇上罢了官。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安徽萧县城东南有个黄桑峪,其山林深处有一寺,叫瑞云寺(玉虚观),寺旁有仙人床、仙人桥等,而据《江南通志·仙释》中说,曹国舅就修道于此。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助他精进。不久,曹景休成仙了。
说道“八仙成道”,各家都说,曹国舅比较容易,这个是错误的。
解说
金乌西坠兔东升,日夜循环至古今。这一句天机是双关的。其一,一个人要修道悟道得道,岂是一朝一夕,那是日日夜夜精进的所得。其二,不是表面上对了几句“禅机”,表示思想觉悟很高就悟道了。
“金乌西坠兔东升”是一种修炼的境界,说的是眉心月轮的一点坎水和丹田脐轮的一点离火,水火既济出彩虹!是三华聚顶,五气朝元的至道境界。这种境界,没有日以继夜,没有汗流浃背,不知寒暑,如何得来?
所以诗解曰:心中用事,所作有功,如弓上箭,一发当空!
无论何事,要想成功,除了放下,心无旁逸,还需日夜用功,时刻准备着。
此外,还等待仙机。等待贵人。
▲更多资讯,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