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师太最近又火了一把,作为一代人的爱情观世界观是启蒙者。发达的网络不仅扒了她是语录、深扒了她的三观,甚至扒出了她的感情史。“亦舒女郎”又重新树立了新时代女性的标准,独立、优雅、自尊自爱。
可是偏偏没有人去关心她身后另一个大神的存在——倪匡。
倪匡原名倪亦明,亦舒名倪亦舒,标准亲兄妹。
童年亦舒和倪匡
亦舒和倪匡,兄妹俩真的很像啊
犹记得小学毕业的某天,在旧书摊上发现了倪匡的书,他著名的卫斯理系列。会说故事又极具脑洞的倪匡迅速把当时对世界充满好奇天天研究《飞碟探索》的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未知、玄之又玄的世界。
在倪匡的世界里,有个玩世不恭、不羁而充满正义的主角卫斯理,多金而聪颖,有一身好武功和超级人际关系网,他的生活就是探索未知世界,也总是主动或被动地陷入一场疑点重重的神秘事件。外星人、诅咒、时空、鬼神、生死……任何故事都能在开头点燃你的好奇心而欲罢不能,与其说是科幻,更像是定义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幻想,没有大多数科幻小说那么多深奥的理论推理,只是简单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开拓出无数脑洞,那样的体会在当时小小的我看来真是玄妙至极。
现在看来我如此热爱科幻、悬疑电影和小说,也是源于那时候的“卫斯理”系列对我的影响吧。
1
无法代替的童年回忆——卫斯理
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为难鬼神了。
——倪匡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作过工人、校对、编辑,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不得不说写作能力也是天赋使然,倪匡似乎一直思如泉涌,下笔有神,写作速度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手写),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他写作涉及题材很广,有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题材小说,也会写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邵氏400多部武侠剧,有261部是他写的,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六指琴魔》、《精武门》。
倪匡有一段时间的笔名就叫卫斯理,在后来的很多影视剧上,“卫斯理”这个名字就已经家喻户晓了,也许你没看过他的书,但是一定听说过《蓝血人》。后来被拍成烂片,我也压根没打算去看,因为必然如此。一部这么经典的小说,即使现在拍也很难有中国导演能把这个故事能讲利索吧。就像《三体》,好在制作团队自己也意识到拍不下去了,否则以现在的拍摄水平,几乎可以断定又是一场被改得体无完肤的亵渎。
看到这个画面,就觉得剧情3分不能再多了,滚粗。
但是,《蓝血人》在年少的我心目中依然是不可取代的经典,曲折离奇的情节让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充满了想象,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着无限好奇和热爱。有趣的是,前几年再读卫斯理,发现老爷子那么多年前的想象力依旧没有过时,依旧充满了跌宕悬疑色彩。(《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2
倪匡和他的朋友们
现实世界里,“卫斯理”倪匡的朋友极多,古龙、金庸、三毛、蔡澜、张彻、黄霑、李小龙……而他的儿媳也是美女加才女的周慧敏。
据说有次倪匡爱上了一个妈妈桑,便每次都叫蔡澜,黄霑两人同行一起去捧场。他们三人聊的笑话总能吸引夜场的女人们围过来听,逗得那些女人哈哈大笑。蔡澜觉得简直就是花钱给别人去讲笑话嘛。黄霑想了一个主意:不如由他们三个人做节目,请些大明星来,又可以喝酒,又可以看美女,还可以赚钱。那个节目的名字就叫做《今夜不设防》。
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脑筋很灵活,他想的东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讲话非常愉快,我们常常哈哈大笑。
——蔡澜
同样可爱的胖老头蔡澜还写过一本书——《蔡澜谈倪匡》。记录了倪匡归隐美国三藩市13年,他们喝酒吹牛的点点滴滴,更像是一本对话记录。
倪匡在朋友们的面前更像是一个聪明灵气又爱捣乱大孩子,可是无论是谁都又对他特别宠溺宽容。也许因为敬佩和欣赏他的才华和敏捷的思维,也许是被他的真性情融化和感染。
“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是倪匡自认为很得意的事迹,1967 年,金庸离开香港几个月,倪匡帮他代写正在连载的《天龙八部》,老金当时开出的唯一条件是不可以死人,因为个个都有用。结果金庸上午上飞机,倪匡下午就弄盲了阿紫的眼睛,因为倪匡觉得她实在很讨厌。
古龙是倪匡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们相交近二十年,古龙过世,倪匡伤心欲绝,因为古龙爱喝酒,倪匡买了48瓶XO在古龙的追悼会上,吊祭时泪洒灵堂,然后还把他买给古龙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
两人都是豪迈洒脱的性情中人,都是仗剑走天涯的江湖豪侠,也许正因为看穿生死,活着才能如此透彻。
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今年九月廿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以他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采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姿多采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出那么多好看之极的小说。
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时间:七十四年十月八日下午一时,地点: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
古龙治丧委员会 谨启
3
“短短几十年,要做你喜欢做的呀!”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料,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越来越觉得,学习力是一个人可以不断成长的关键,而人格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父母追求的是“听话”、“乖”,是自己家孩子最好和大部分的孩子一样不要有奇怪的想法,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不一样,也千万不要说出不符合他们逻辑的想法。渐渐我们的性格被压制成一个个批量生产的孩子。
可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敢于在遥远的20世纪中期就号称自己见过外星人,坚信自己有过两次“遇鬼体验”,经历过“狐仙显圣”。每天喝上一公升的酒,嗜酒如命,但是某一天突然会用听到上帝的声音来作为戒酒的理由。这么一个奇奇怪怪孩子一样的顽童,就是倪匡。
倪匡是业余刻图章高手、业余海洋贝壳分类专家,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我有幸在我正在树立三观的重要时刻通过书中结识了这么有趣的倪匡,让我保持着对这个世界有这如同他万分之一的热爱和好奇,也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