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使用干细胞预制心肌细胞,根据这些心肌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持续损伤的似然比,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Arun Sharma等给出了一份药物相关心脏毒性的排名表,其中还包括一些对患者危害最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这或有助于在研发早期对药物的心脏毒性进行评估。(Sci Transl Med. 2017年2月15日在线版)
Sharma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FDA标示为安全指数最差的药物也是心脏毒性最大的药物。”
在研究中,以患者日常用药剂量为标准并联合其他量表,一旦发现心肌细胞出现不规律的搏动、开始死亡、出现异常的电生理信号,研究者即认为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并据此制订了一种新的心脏安全指数(以是否低于0.1为评价安全性的界值)。研究者发现,Nilotinib(尼洛替尼,用于CML)、Vandetanib(凡德他尼,用于某些甲状腺癌)的心脏安全指数最低。
研究者检测了21个TKI,其中6个TKI的心脏安全指数≤0.1。6个TKI中有3个都抑制两种同样的信号途径,即VEGFR2途径和PDGFR途径。当将这3个TKI用于实验室培养的心肌细胞时,可逐渐上调胞内信号对胰岛素或IGF1的应答活性。鉴于已知用胰岛素或IGF1制剂可增强心脏功能,继而研究者们又开展了进一步的验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一旦被暴露于胰岛素或IGF1途径中,即使应用阻断VEGFR2和PDGFR的TKI,心肌细胞也不易死亡。
无独有偶,近期Burridge等的一项类似研究显示,尽管多柔比星可不加区分地杀死任何处于DNA复制阶段的细胞,但其正被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癌症特异性治疗药物(如TKI)所取代(Nat Med. 2016, 22: 547-556.)。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和心血管医学与放射学教授Joseph Wu表示:这类研究有助于制药公司更好地集中精力开发更安全的药物,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副作用更少的药物。但许多TKI都有心脏毒性,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撤出市场,所以能够在研发早期就识别出药物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编译 王利军)
全球肿瘤快讯杂志:肿瘤学界的参考消息
第一时间把脉最新肿瘤学进展 传递最专业肿瘤学资讯
扫上方二维码、长按指纹扫码、搜索官方公众号“goe-520”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