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分泌系统器官,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多器官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无论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还是各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19%~67%,其中癌占5%~10%。
超声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在诊断、穿刺活检、术中监测和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疾病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术语不统一、报告不规范和诊断水平差异较大等,与临床医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也需要深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9年,智利学者Horvath等借鉴ACR的BI-RADS,首先提出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甲状腺超声报告进行分级(或分类)。
1级:正常甲状腺
2级:良性
3级:良性可能性大
4级:可疑恶性结节(4a,4b)
5级:恶性可能性大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
Horvath认为,需要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危险分级、评估以及管理,同时便于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以解决超声检查对操作者经验的依赖性等问题。Horvath提出,2级和3级的结节一般只需要随访,而4级和5级的结节需要进行FNAB。
2009年,韩国学者J.Y.Park等以边界、形态、声晕、边缘、内部回声和淋巴结异常等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为参考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逻辑回归方程预测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可能。
0级:无结节
1级:良性(恶性可能0%~7%)
2级:可能良性(恶性可能8%~23%)
3级:性质不确定(恶性可能24%~50% )
4级:可能恶性(恶性可能51%~90%)
5级:恶性(恶性可能91%~100%)
Park认为,TI-RADS的危险等级与组织活检间存在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减少假阳性结果,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和管理提供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也陆续推出了多个TI-RADS版本。例如:
Kwak版本——
1级:正常甲状腺
2级:良性
3级:良性可能性大
4级:可疑恶性(4a、4b和4c)
5级:恶性可能性大
Russ版本——
1级:正常甲状腺
2级:良性结节
3级:良性可能性大
4级:可疑恶性(4a和4c级)
5级:恶性
CATO(2016)版本——
0级:影像学评估不完全,需要进一步评估
1级:阴性
2级:良性
3级:可能良性
4级:可疑恶性(4a、4b和4c)
5级:典型恶性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
1级:良性(恶性率约为2.2%)
2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约为18.87%)
3级:性质不确定(3a倾向良性,恶性率约为30.86%,3b倾向恶性,恶性率约为67.98% )
4级:恶性可能性大(恶性率约为86.69%)
5级:恶性(恶性率约为97.42%)
华西版本TI-RADS建议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查,应该以常规超声(二维和CDFI)为基础,必要时可以结合弹性成像(EUS)和超声造影(CEUS)的使用;在甲状腺外科的手术方面,手术恶性率是反映手术是否规范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无压迫症状的良性结节通常不需要手术,恶性率过低(例如低于50%)意味着不需要手术的比例过高;在甲状腺结节的CEUS应用上,CEUS恶性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CEUS使用,恶性率过低意味着过度使用。对于1级和2级的结节以随访为主,减少EUS、CEUS和FNAB的使用,而3级以上的结节,结合超声风险评估(结节的大小、与被膜的关系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征象),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FNAB,或者是EUS、CEUS和FNAB的综合应用。
2016年7月31日,美国放射学会(ACR)推出了TI-RADS最新版本,ACR(2016)版本——
1级:良性
2级:可能良性
3级:低度可疑恶性
4级:中度可疑恶性
5级:高度可疑恶性
由于TI-RADS有多个不同的版本,而且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阶段,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应用TI-RADS,也在应用不同的版本,因而使用同一版本的可能性较小。TI-RADS的临床应用中,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根据各自中心的数据,制订适合的诊断标准,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2、强化对超声医生的培训,培养甲状腺亚专业超声医生,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降低个体差异的影响。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潘非
快来点击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