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焚纸楼(台北)
编辑 | 光影君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大人想吃的不是其他孩子的其他躯体,偏偏是眼珠?
事实上,吃眼珠是个隐喻,孩子的眼珠亦是。正如原作作者、制片与导演都背书过的说辞,《怪奇孤儿院》(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这部电影绝非一部变相的超级英雄电影,也与超能力没那么多关系。事实上也是如此。超能力只是表面,眼珠才是重点;超能力者间的大对决也并非故事真正的主旨,「坏大人想吃孩子的眼珠」才是。两者真正的意涵,在于揭示全片藏得略为隐晦的寓言寓意──当大人想重新成为小孩,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怪孩子最大的特色,在于他们不仅是小孩,更是永远的小孩。据小说原作者自言,《怪奇孤儿院》这则故事的出发点来自于他对搜罗老照片的酷爱,想像这些来路不明的照片背后有何故事是他的兴趣。这也就不难看出,故事核心的世界观「时光回旋」
一座孤堡每天都在1943年9月3日的24小时间渡过轮回──是基于照相术的物理特性延伸而成,因为照相不含时间,照片一拍即是永恒。这个设定的实质意义,在于它制造了一个「永恒童贞」存在的可能,裴利隼女士(Miss Peregrine)看护的怪孩子们不仅在肉身上冻龄不老,心智也仿佛永久停在孩子的阶段,数十年如一日。艾玛经历过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恋爱,面对杰克却仍像初恋的女孩;以诺有看人偶互砍互杀的怪僻,却不令他忌妒杰克时表现得比一个国中生更超龄。
这是一群对生活依然有梦想,对光影依旧有憧憬的人,微电影自制平台,自制剧即将推出,我们翘首以盼你的加入。